工业,托起崇左经济发展的脊梁

——崇左建市十五周年工业发展综述

□ 本报记者 罗承品

15年前,崇左初建市,工业几乎空白。

15年来,崇左工业由起步到爬坡,再到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轨道:

全市工业由建市初期的糖业一枝独秀,到当前形成以糖、锰、电力、建材、化工等为主的五大传统产业,以口岸加工、木材加工、稀土加工为主,加快培育铜、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尤其是两大传统产业糖业和锰业正在加快推进“二次创业”,林木产业成为继糖业、锰业之后又一优势产业,新兴口岸加工业越做越强……

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中,崇左正日益成为产业聚集高地。

工业,正在托起崇左经济发展的脊梁。

多元产业共同发展

建市之初,崇左市工业以糖业为主,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急需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崇左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等“三换”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如今,全市由建市初期的糖业一枝独秀,到当前形成以糖、锰、电力、建材、化工等为主的五大传统产业,以口岸加工、木材加工、稀土加工为主,加快培育铜、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全市制糖业实现产值384.98亿元,比2003年的36.91亿元增长了9.43倍,年均增长18.23%;锰业实现产值125.83亿元,比2003年的4.1亿元增长了29.69倍,年均增长27.71%;电力业实现产值53.39亿元,比2003年的3.47亿元增长了14.39倍,年均增长21.56%;建材业实现产值62.85亿元,比2003年的1.31亿元增长了46.98倍,年均增长31.85%;化工业实现产值90.82亿元,比2003年1.79亿元增长49.74倍,年均增长32.38%。

另外,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猛。尤其是口岸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爆发式增长,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稀土加工产业从无到有。

2017年,口岸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稀土加工产业三个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分别实现53.04亿元、75.38亿元、6.51亿元,产值占比14.4%,比上一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口岸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增幅分别达到71.15%、115.17%。

糖业、锰业全面“二次创业”

建市以来,糖业在崇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崇左市糖业在生产规模、工艺水平等多方面处在全国领先地位,2010年4月,崇左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糖业协会授予“中国糖都”称号。

随着国际糖业的强烈冲击和农村农业的发展变化,崇左市糖业这一支柱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将甘蔗“吃干榨尽”“吃出新花样”?

崇左市围绕“第一生产车间”(甘蔗)、推进制糖企业兼并重组和糖业全产业链发展这三大主战场,加快推进糖业“二次创业”。

据统计,2017/18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758.38万吨,是2002/03年榨季1085万吨的1.62倍,产糖205.57万吨,是2002/2003年榨季130.6万吨的1.57倍,连续15个榨季产糖量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占全区三分之一。

目前,全市共有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广西湘桂糖业集团、中粮屯河糖业集团等7家制糖企业集团共计16家糖厂。

围绕制糖业,积极发展糖业循环经济,目前全市蔗糖循环经济关联企业超过15家,形成制糖、造纸、酒精、酵母、酵母抽提物、味精、焦糖色素、生物肥、生物质发电、饲料等多条蔗糖循环经济产业链,据估算,全市糖业循环经济(不含制糖业)产值约50亿元。

锰业是崇左市仅次于糖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在崇左市,锰业行业涌现出中信大锰、新振锰业、法国康密劳等一批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崇左市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区域性锰业生产加工基地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锰加工企业19家,主要生产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硅锰合金等产品,同时也能够生产锰铝合金、氮化锰、高纯金属锰粉、四氧化三锰、高纯硫酸锰、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全市锰加工全部产能达到97.5万吨,2017年,全市锰业实现产值125.8亿元。

当前,全市锰业按照自治区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部署,重点围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和拉长产业链条两大主攻方向提质升级。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铁合金产品转型升级,重点加快推进大新县新振锰业年产20万吨中低碳锰铁项目建设,将硅锰合金6517产品转为原料,升级生产更高端的中低碳锰铁产品。另一方面,围绕“锰矿石—电解二氧化锰—高纯度硫酸锰—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应用产品”锰深加工高附加产业链进行发展。2017年6月1日,中信大锰1000吨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项目投产。

林木产业、口岸加工快速发展

建市15年来,根据产业实际,采取不同策略,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对于新兴产业,重点加快发展步伐,培育产业做大做强。

得益于丰富的林木资源,我市提出打造百亿林产加工业产值目标,以南崇经济带为总体布局,积极在林产品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大力实施林产加工业提升工程,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

木材加工业成为我市继糖业、锰业之后又一大优势产业之一。

当前,崇左市布局有龙赞东盟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广西山圩产业园林产加工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林产加工区等“三大园区”。

2017年,全市拥有非红木类林产企业650多家,年生产能力534万立方米,从业人员2万多人。其中,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40家,201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38亿元。

龙赞东盟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是2014年10月北京驰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崇左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的模式联合开发运营的一大林产加工园区,也是广西民营企业运营首个产业园区。2015年启动建设,到目前就已成功引进40多家企业,计划总投资20.99亿元,并成为“中国十大木业园区”之一。

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及进口增速四项指标连年稳居广西第一,友谊关口岸保持广西对东盟出口第一大口岸地位,口岸加工业成为拉动崇左市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崇左市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崇左市口岸经济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大力发展口岸加工业。

目前,全市已形成由红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出口加工三类产业为主的产业框架。

其中,红木产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红木企业多达1200家,经销商500多家,加工厂300多间,从事红木产业的各类人员超过10000人,红木产品年交易额达50亿元以上。

特色农副产品方面,主要是通过互市贸易进口坚果、水果、杂粮等农副产品进行加工,不断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吸引了大批坚果加工企业入驻。

出口加工方面,尽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有少量的电动车等产品出口,但未来发展越南等东盟国家需求量巨大的机电、服装加工业潜力巨大。

目前全市共有29家规模以上口岸加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工业由量变到质变华丽转身

崇左建市时工业几乎空白,原南宁地区直属企业留在崇左境内只有4家,崇左第二产业总产值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7%。三产结构呈现中间凹陷的畸形,加快发展二产,实现工业突破,是摆在崇左市面前的难题。

经过15年来的努力,全市工业实现由起步到爬坡,再到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实现15年翻四番以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尤其是“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深入建设,作为节点城市的崇左,成为产业聚集高地。

布局在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上的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中泰(崇左)产业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重点产业园以及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凭祥)边境自由贸易示范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平台,成为崇左拉动工业发展的着力点。

同样是一组亮眼的数据,让我们看到崇左工业正由量变到质变华丽转身:

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950.94亿元,比2003年52.4亿元增长了17.15倍,年均增长2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86亿元,比2003年42.18亿元增长了21.26倍,年均增长24.81%。

全部工业增加值334.52亿元,比2003年的18.36亿元增加了316.16亿元,年均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9.93亿元,比2003年的16.47亿元增加了313.46亿元,年均增长17.2%。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4家,比2003年的108家增加了96家。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6.9%,比2003年的18.5%提高18.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1.85,比2003年0.45提高了1.4。

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3.56亿元,比2003年42.85亿元增长了17.75倍,年均增长23.29%。全市工业利润124.34亿元,比2003年3.01亿元增长了40.31倍,年均增长30.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