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GDP,北上廣深能超越新加坡嗎?

粵港澳深大灣區長


2017年,新加坡生產總值3239億美元,摺合21869億元人民幣。目前,北上廣深四城中,只有廣州經濟規模低於新加坡,其他幾個城市都超過了新加坡。其中,作為我國GDP最高的城市,上海經濟規模已經接近新加坡的1.4倍。

GDP只能反映一地經濟規模,反映不了發展質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情況。今天我們比比世界500強企業。能夠成為500強企業,代表著這家企業是行業的龍頭,尤其是在製造業領域。

2018年,新加坡有3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這3家企業分別是:托克集團、豐益國際和偉創力。其中,主營大宗商品貿易(石油、金屬)的托克集團是新加坡最大的企業,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36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32位。

在我國的主要城市中,入圍2018年世界500強的情況如下:北京53家(央企居多)、深圳7家、上海7家、廣州3家。從數量上看,北上廣深500強企業一點都不亞於新加坡。就拿深圳來說,幾年有7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並且這7家企業大都是民營企業,如華為、正威國際、恆大、萬科、騰訊。以上幾家企業在國際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知名度不亞於新加坡的那3家。還有,北京500強企業雖然大都是國企,但即使把它們剔除,也依然有京東、聯想、泰康保險、百度等知名民營企業。


紅谷新視界


要說GDP的話,北上廣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新加坡,但是如果把參照物變成,人均GDP的話,北上廣與新加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如果我們不談GDP,北上廣的確有很多超越新加坡的地方,比如中國快捷的無現金支付,出門只帶一臺手機,這一點在新加坡是做不到的。新加坡現在比較常見的付款方式依然是現金和刷卡,這一點成為新加坡讓很多人取笑落後的地方。
城市的基礎設施來看,北上廣其實也可以與新加坡相提並論。新加坡常常組屋樓下就是一套食閣、超市,出門不遠就有公園、綠化,以及發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這一點北上廣做的也非常不錯。上海、北京的地鐵密度和便捷度都超過了新加坡的密度。
其實中國的發展在故去借鑑的就是新加坡模式——發展大型現代化都市,因此北上廣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成為中國最耀眼的存在。但是人們越來越發現,一枝獨秀的發展方式並不適合中國,因為中國龐大的人口、廣闊的土地,反而是發展以大城市為龍頭的大城市帶更加合適。從未來的規劃上看,北京會承載越來越多的政治功能,最近規劃的雄安新區等,可以分化北京的一部分功能,也能帶動起整個京津冀地區。上海則會作為長三角的龍頭,拉動起江浙一帶還有長江沿線城市的發展;廣州則會成為珠三角的一駕馬車。從這樣的角度上看,北上廣的發展,要人口有人口,要土地有土地,發展的潛力巨大。
新加坡就不具備北上廣這麼多的資源。但是依託多年來新加坡執政者的佈局,新加坡在這個彈丸之地上,培養出一流的“人才”,人才立國,科技立國,新加坡發展的方向一直都是金融、科技等剛精尖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是十分良好的。

新加坡眼


上海港





3.隨我國貨輪分流停靠馬來西亞,必將影響新加坡的貨物中轉業務。東亞貨運還有相當部分的中轉業務巳分流到中國上海。4.隨馬六甲國際海運樞紐功能的削弱,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隨之下降。金融機構的中心也逐漸向中國上海,深圳轉移。




5.中國北上廣深不但有國際貿易的體量,還有龐大國內市場起調節作用,所以北上廣深經濟發展不會有太大波動,向上趨勢不會改變。6.新加坡經濟單一依賴海運業,金融業,與中國相比幾乎無國內“縱深”,經不起顛簸,能平穩發展就不錯了,若有下降也不奇怪。



深圳


沈大哥


若論GDP,北上廣深已經超過新加坡。北上廣深作為我國國內頂級的四大一線城市,其2017年GDP都超過了2萬億人民幣,而上海更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人民幣的城市。



那麼,不說GDP,北上廣深能超越新加坡嗎?這要看哪些方面了。如果說人均GDP的話,短時間內沒有還沒有哪個城市能趕上新加坡。2017年新加坡經濟總量為3058億美元,人均GDP高達5.46萬美元。雖然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GDP都已經超過新加坡,但是人口也比新加坡多得多。北上廣深中,人均GDP最高的是深圳,2017年深圳的人均GDP為17.91萬人民幣(摺合2.65萬美元),相當於新加坡的48.5%。

若論國際地位,根據GaWC發佈的城市劃分,新加坡是全球一線強市,在此之列的還有北京和上海,而廣州則是世界一線弱市,而深圳僅是二線中等城市,所以論國際地位,新加坡仍然很強,與北京和上海同列,而目前廣州和深圳不及新加坡。但是廣州和深圳的發展遠快於新加坡,相信未來會有所提升,至於能否超過新加坡,還很難說。

在金融方面,目前北上廣深都比不上新加坡。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僅次於“紐倫港”。根據2017年全球金融指數排名看,新加坡以742分位居第四,而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得分最高的是上海,為711分,位居第六。而北京是703分(第10)、深圳689分(第二十)、廣州668分(第32)。這方面,北上廣深中上海最有可能能趕上新加坡,其它三座城市幾乎很難實現。

此外,若論城市建設、城市面積、人口、環境、文化、教育、發展潛力、經濟結構等等,北上廣深作為我國我國頂級城市,某些方面還是不如新加坡,但是整體上看,並不輸新加坡。而且北上廣深的發展潛力和速度都比新加坡好,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北上廣深最終會趕上新加坡。


錦繡中源


大家都分析的很有道理,無論從什麼層面,新加坡以後一定會被北上廣深碾壓。

但有一點,我覺得新加坡很難被超越。

那就是新加坡的低房價。

現在新加坡人均收入5萬多美金一年,大概三十多萬人民幣。

但150萬人民幣左右就可以買到四室一廳!

別的北上廣深都能贏,但就這一點怎麼比?


新加坡地方才700平方公里,大概只有北京的二十分之一。

人口高達500萬,僅為北京的四分之一,人口密度是北京的五倍,可房價確控制的這麼好!

一切都得益於李光耀的居者有其屋計劃。

1960年起,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五年建屋計劃”,開始大規模興建低價住房,並將建成的房子租給低收入家庭。五年間,政府共建造了54,430套公共組屋。1964年,政府開始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勵中低收入階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組屋。

到今天新加坡居民房屋自有率高達90%,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都是政府對開發商嚴加控制,對工業用地規劃清楚,打壓一切抬高房價的行為。

新加坡的房價,已經連續三年下跌,因為每個人居者有其屋,政府也不允許炒房的現象存在。一旦發現擁有兩套以上住房,直接取消掉住政府提供的組屋。

新加坡房子到底有多便宜?


我一位新加坡的同事,本科畢業就結婚,預購了一套四室一廳,總價30萬新幣,也就是150萬人民幣,首付2-3萬新幣,也就是10-15萬人民幣。以他們一家兩口的收入,十年內就可以還清政府的低息貸款!

看看北上廣深房價。

這個價格,北上廣深有哪個本科畢業生,沒有父母的幫助,能靠自己的力量買起房子?而且還考慮人均收入比新加坡低這麼多。


是的,我國發展很快,北上廣深即將從各方面碾壓新加坡,但是何時咱們的民生能得到重視,吸人血的炒房客能被制裁,實現真正的居者有其屋。到那一天,我才會承認,北上廣深完全贏了。


歡迎關注我哦~這裡有我的立場與看法。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以貿易立國的新加坡,享盡了獨特地理港口優勢給它的恩賜,但如今它的這種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可以這麼說,北上廣深超越新加坡是必然的結果。

1、新加坡地理優勢 逐漸喪失

長期以來,世界石油的60%、中國大陸80%進口石油,要經過新加坡的馬六甲,這對新加坡經濟增長的助力是絕對性的。也就是說,馬六甲海峽直接扼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大動脈與咽喉。但如今新加坡的港口優勢卻在逐漸喪失。

去年11月,巴基斯坦由中方運營的瓜德爾港正式開航了,其戰略意義重大。瓜德爾港處於波斯灣的咽喉附近,緊扼從非洲、歐洲經紅海、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通往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條海上重要航線的咽喉。

有了瓜德爾港,中國能源的運輸航線,可完全不通過馬六甲海峽,直接從瓜德爾港上岸通過管道或高鐵,進入喀什。建設從瓜德爾港管道延伸到伊朗的管道,就可以讓中東到中國的油氣,全程管道運輸,無需油輪。如此中國的能源運輸不再受馬六甲鉗制,瓜德爾港給了中國乃至世界第二個選擇,也意味著新加坡的馬六甲港口優勢逐漸喪失。

2、北上廣深合力 後來居上?

2005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正式開港。

該港僅僅一期部分建成,吞吐量就達2000萬標準集裝箱,是新加坡的二倍,超越了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現在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已經允許其它國家在上海進行貨物交割,這就是說,新加坡的上海期貨交割很快就會回到上海,僅此一項新加坡就將少收入幾千億!

而且,近年來,廣州港正在推進國際航運樞紐及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等建設,預計2020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6億噸和2500萬標準箱,發展前景廣闊。

連續4年保持全球集裝箱港口第三位的深圳港,其代表之一鹽田港,目前擁有18個大型深水泊位,與全球近40家大型船公司緊密合作,提供每週約90條航線,能夠到達世界各主要港口,未來一片看好。

在2016年世界10大港口排名中,新加坡港雖然位列第二,但卻被第一港上海港甩了十條街,兩港差距更是擴大到623萬標箱。縱然新加坡比世界第三的深圳港的2411萬標箱多了679萬,但全球十大港口中國就承包了7個,其中廣州港位居全球海港第八。僅上海港,新加坡港就難以比肩,發展潛力巨大的北上廣深合力之下,港口實力碾壓新加坡是綽綽有餘。

3、超越新加坡的美好前景

近來,上海自貿港初步方案成型,將借鑑新加坡“區內自由”等做法,增強出口競爭力。此舉將促進洋山港向國際一流樞紐大港邁進,令新加坡港口優勢進一步喪失。

且馬六甲海峽之濱的馬來西亞皇京港將於2019年開通,超越新加坡成為馬六甲海峽上最大的港口,其全部配套工程將於2025年竣工。屆時,新加坡港或將不知何去何從。

巴基斯坦瓜德爾港已經通航、緬甸的輸油管道已重啟,中國直通中亞歐洲的中歐班列也已啟動,這將削弱新加坡港的重要通道作用,有望打破其經濟命脈,對其貿易構成威脅。新加坡將優勢不再,被北上廣深超過是遲早的事。


金十數據


單從石油來說新加坡的衰亡,上海不久將取代新加坡

稍微熟悉歷史地理的人都知道,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東端。而馬六甲海峽對天然氣和石油運輸至關重要,我國特別依賴南海和馬六甲海峽這樣暢通的海上航道。有資料顯示,2016年,我們大約80%的石油和11%的天然氣都是通過南海和馬六甲海峽進口。

新加坡守著個聚寶盆,吃穿不愁,還聚集了大量金融,貿易,堪稱世界重要的貿易,金融中心。

人家生的好,你也怨不著,可是你乖乖的收錢就行了,現在還強出頭,跟阿三,女傭國各種眉來眼去。知道你圍著主人轉,主人看誰不滿意了,你也得表示下。不過,有些過頭了。

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不要說新加坡扼守我們的命脈,就他那點實力,我們想要控制還不容易,重點是山姆大叔在那。真正的原因在於,隨著我們的日益開放,遠東第一大城/港(上海)將完全取代新加坡的金融貿易功能,它這個東南亞買辦就搞不下去了。你說它能不著急嗎?

來看下,為了不受制於人,我們歷史上都做了哪些努力。(僅從石油角度)

整體來看,除了東南海上方向,在東北俄羅斯(3000萬噸),西北哈薩克斯坦(1500萬噸),中亞土國和烏國斯坦(4000萬噸),西南巴基斯坦,緬甸(3400萬噸)。

重點看泰國的運河

查閱資料,2016年我國進口石油3.81億噸,對外依存度超60%。這些管道全部修完後,年運輸量為7400萬噸,佔據進口的五分之一。可以預見石油消耗量還會增加,輸油管道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

網上還不斷有消息傳出修通泰國運河(橫穿泰國修一條運河,替代馬六甲海峽,上圖有標識),這個涉及到非常複雜的層面,況且泰國又不是泰鐵,這項雖然有巨大的意義,暫且不論吧

強者博弈,弱者只能附庸,目前看來,新加坡的聚寶盆一時半會還打不了,最好能過自己的安穩日子,不要有主導的野心。歷史上也是磕磕絆絆,既然繞不過,不喜歡,至少可以玩耍。坐等上海取代新加坡的那一天。


冷月說歷史


中國的這幾個一線城市絕對會超過新加坡!

理由如下:

新加坡是一個港口城市,內無資源,外無土地,人口……可以說新加坡是一個彈丸之地。沒有縱深。

其次:新加坡的發展是依靠了大陸的強勢崛起,新加坡依靠地理優勢,賺了大把大把的錢,同時,新加坡依靠與中國的血緣關係,在國際社會如魚得水。

但這兩年,新加坡在大陸面前敗光了形象,現在瓜達爾港開通,馬來西亞的港口也開建了。

現在的問題是沒有了中轉站的運用,而大陸再不支持,還開始出手收拾新加坡了,新加坡還能抗多久,而不是和著幾個舉國之力發展的一線城市相比。


開關電源的設計與優化


就五年內,北上廣深基本上無法超越新加坡的國際地位!靠吹,是無法實質超越的!

新加坡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沒有上海什麼事。

2018年QS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的國立大學是亞洲最優秀,排名亞洲第一的大學,沒有北京的大學什麼事!

其他,也就順帶提下,新加坡的醫療、房屋、人均收入、互聯網、環境衛生、政府效率、廉潔奉公等等,這些,試問什麼時候能超越再說!


粵港澳深大灣區長


一定會的,理由如下,先來看新加坡的崛起,原因是:

一,世界經濟的長期繁榮,東西方貿易頻繁,就東亞而言,日本和四小龍經濟騰飛,對外貿易熱烈,新加坡作為港口城市開始凸顯其地位。中國改革開放後,新加坡的貿易港口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經濟繼續發展。

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到現在,是中國資本積累加速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未減速,東南亞的四小虎又開始發力,一筆接一波的經濟接力發展讓新加坡順豐順水。

三,中國國家戰略的影響,這受制於中新外交關係的好壞。如果一帶一路戰略給力,中國通過鐵路,空運和替代港口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新加坡的樞紐地位會下降,那時它就危險了。

四,按照新兩步走戰略,我個人覺得北上廣等一干城市到2030年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時,一線城市有很多能成長為世界級的城市,它們的綜合實力會超越新加坡。

五,至於GDP,我以自己的感受說一下,2000年我讀初中,那時中國的個人GDP僅僅約為800美元,世界上很多智庫預測中國未來的發展給出的答案是中國會在2030年甚至2050年左右在經濟總量上超過日本。2001年第三代領導人開十六大給中國定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似乎是3000美元。可是現在呢?我們都知道中國總量是11萬億美元,人均約8000美元。17年間中國人均GDP增長了十倍。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向好,2030年左右,中國會超過美國,屆時中國的一線城市也將會比肩紐約東京,這樣,再經過20年到2050年左右,中國的城市將超越紐約東京和歐洲大城市,更何況說新加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