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異地商會遍地開花,看看歷史上的10大商幫你會想些什麼

上週六,大連又一家異地商會成立,這是一家來自於黑龍江的一個城市——七臺河。商會有會員企業100來家,在大連的各個異地商會組織紛紛前來祝賀。

大連作為東北地區一個極其特殊的城市,南方企業要做東北市場,首先登陸大連;東北內地企業要南下拓展市場,也會先來大連落個腳,因此,在大連的異地商會組織很多。

有一年,我的大BOSS曾讓我瞭解一下大連異地商會的情況,看看能不能組織在媒體上做點事情。

我瞭解後告訴他,其實做不了什麼事情,僅有少數的幾家商會生存還好,大多數都意義不大,最後都淪為了老鄉聚會喝酒聚餐的載體。

有的商會,甚至因為投資失敗,惹了官司,面臨解散的尷尬境地。

看著在大連的幾百家異地商會如雨後春筍般建立,我常常會想起歷史上的商幫。

關於商幫最權威的研究,當屬經濟學家梁小民。

11年前,我曾就這個問題與梁小民教授進行過交流。

梁小民教授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學過經濟學的學生都知道,中國大學裡的《經濟學》教材,大都是梁小民編著的。

那次,梁教授在東北財經大學做了一場論壇,主題就是中國傳統的商幫。

大連異地商會遍地開花,看看歷史上的10大商幫你會想些什麼

“商幫”是中國歷史上由地域關係聯繫在一起的商業集團,其實跟今天的商會很像。

作為一個“商幫”,應該是具備五個條件:

第一,在這個地區要有相當發達的商業;

第二,有一批積累了大量資本的鉅商作為中堅;

第三,在經營、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於其他商業集團的特點;

第四,許多獨立的商家出於經營和競爭的需要組成以地域為紐帶的鬆散聯合;

第五,在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

按照這些條件,中國歷史上有十大商幫:

山西以晉中為中心的晉商

以歙縣、婺源等徽州六縣為中心的徽商

以臨清、濟寧、聊城、煙臺這一帶為中心的魯商

以寧波為中心的浙商

以龍游縣為中心(包括常山、衢縣和江山五縣)的龍游商

蘇州西南吳縣境內太湖中東、西洞庭山(現在吳縣的東山鎮和西山鎮)的洞庭商

江西由人口流動形成的江右商

以福建沿海為中心的閩商

以廣州、佛山一帶為中心的粵商

與晉商同時興起、亦被稱為晉商小兄弟的陝商

這十大商幫最活躍的時期是明清,但都是在明代形成的,儘管時間並不相同。

看了上面這些,我陡然間明白了,為什麼投資不過山海關?為什麼東北經濟不行?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歷史上的商幫,感情跟東北沒啥關係。

梁小民教授多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商幫形成做了大量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形成了十大商幫?這十大商幫有哪些特點,梁小民認為,十大商幫的形成均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它們成功在於中國文化,失敗也在於中國文化。儒家、佛家、道家構成了中國文化的核心,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對中國產生了幾千年的影響,儒家文化有很深的精髓,這些對中國商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其中也有很多不利於商業發展的部分,也對中國的商業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比如晉商,在十大商幫中,晉商是最富有的,也是發展時間最長的,歷史上,山西是沒有文化的地區,儘管歷史上山西人沒有讀書的風氣,但是他們也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們把儒家思想中有用的就拿來用,不要的就給捨棄掉。在100多年前,山西人就做到了揚棄。(宋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