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的理解量子力学?

盐酸丙咪嗪


量子力学是当代科技顶峰的理论,它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产生了相当大的飞跃,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引起了迅猛发展。同时量子纠缠现象也对人们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震撼。鉴于此,本人不是一个科学研究人士,只是一个易经象数理论的痴迷者,发现量子理论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好象形成一种契合的关系,所以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在此以象数思维的方式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疑义相与析,供大家参靠并指教!

这里首先要阐明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什么是量子呢?根据现代科技界普遍解释的就是:微观世界中,一个物理量最小且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就称之为“量子”。按照宇宙全息统一的规律,在此我们把它引申到宏观世界中,可以认为时空中凡最小且不可分割的单位都是量子的存在方式!

不用说,此不可分割单位的符号象数就是一,那么一又是什么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据此道理,万物有始必然再生于一,那么看来这里道生的单位一是个循环起点数,循环的终点则是三,三生万物则又有始於一,因此三相应就自然形成为单位量子的内在结构数。也就是说量子是一分为三,涵三为一的时空一切事物的基本结构体象。所以我们可以说时空运动的一切都是量子存在的方式!

那么涵三为一的量子象是什么形状呢?大道至简,为“○”象!为什么?因为○的周长就其直径“一”象而言是径一环三,契合量子的基本结构数象。同时来讲,○内也的的确确只能容纳三个次级的小○,而真正符合量子内涵数。故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粒子的平面表象“○”都可以视之为量子,同时也可以全息统一的宇宙存在规律表现为微观世界运动的量子能!这样一来微观与宏观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都可以用统一存在的量子方式来表现了!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确定数字“3”就是量子的符号象数了!

再深入一步来看,量子○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很好解释,量子的象是“○”,恰恰正是人们意识印象中的无形之气~○的表象,而气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故,归根结底量子竟然是传统文化中气的表现方式之一!因此九九归一,当代的量子理论不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微观演绎方式罢了!由此可见领衔世界文化发展的主体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是传统文化是宏观整体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而不能兼顾微观逻辑思维的功能令遗憾罢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气是怎样体现出量子符号象数“3”内涵的呢?古人曰:无极生太极,此无极○就是气的先天虚无表象,太极则是气的后天有始成形。我们观太极图可以发现太极图是由中间的S曲线连体生成阴阳二鱼生命形象,(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阴阳一体的方式存在的!)象形成数就是659三数,符合量子象数三的特征要求。6为阴,9为阳,5则为中间能量平衡运动的轨迹,也就是个中性平衡数!由此看来太极图就是个时空万事万物由中性和阴阳组成的12的结构特征模式象,与量子的结构三数不谋而合。同时123数的交合和:(1×2×3)+(1+2+3)=12也自然形成与结构特征模式的呼应。奇妙的是太空的五星运动共周期的基数也都是由特征模式象数12的存在方式12∧2=144构成的!(共周期数13824=144×96)。

说到这里我请大家以自己的知识静心细心梳理过目一下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每一层次存在的任何事物,哪一个不是以太极量子3方式存在的呢!

还有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别当作存在阴阳二世界的一个量子来看,当其中的一个量子进行运动时,由于连接阴阳二鱼的能量运动轨迹S曲线(实际是五行气能)的作用,必然也会导致另外一个量子因连体产生的感应而联动!这就是量子纠缠的效应现象!此现象就是告诉我们,宇宙是一阴阳复合生成体,因而平行的二维阴性气象信息世界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光以眼见为实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看待问题是不全面的。与实在的世界平行还存在一个唯心的二维的量子信息世界。宇宙运动的奥秘都隐藏在此无形的气象世界之中!而我们认识任何一个事物,不是认识它的外表形态,是要了解它的信息,以把握事物的运动趋势,趋吉避凶!我想量子理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意义也就在此吧!当然这其中的深刻蕴意还要我们从多方面去体悟。

上面是本人从象数理论思维的角度出发,对现代热门的量子科技理论的产生的一些感悟,由于本人科学知识有限,对量子理论内涵把握的不全面,可能有的论述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故望高人指教!谢谢!



易境2


量子力学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最为宏大和精深的物理理论,依笔者个人的粗浅见解,未必是向公众普及性讲解量子力学基本内容的适当人选,只因曾经研究过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愿意借此机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尝试一下能否简略的讲清楚量子力学的最基本内容。鉴于该理论是如此浩瀚如海,一个短小篇幅的简单介绍实在难以容纳,所以只挑选了笔者自认为最核心的几点加以叙述,难免挂一漏万。感兴趣的读者若希望进一步了解,笔者在最后推荐了几本参考资料,读者可自行阅读,相信定会开卷有益。窃以为,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并不需要对量子力学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大致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

首先第一点,量子力学是针对微观世界物理对象及其规律性的理论。所谓微观世界,就是原子以下尺度,亦即百分之一纳米以下的尺度,相当于比人的头发丝直径还小一百万倍以上的微小领域。这么小的范围,本身就已经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了。所以,微观世界的很多现象与人在宏观世界所经历的一些常识发生某些冲突,应该并不奇怪,因为微观世界本身就具有许多与宏观世界非常不同的地方。基本的微观世界物理对象包括:光子、电子、质子、中子和大量其他基本粒子等。

其次,量子力学理论体系与相对论的起源略有不同,后者主要是从思维性的想象力发轫,而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首先来自于基础性的实验事实。比如,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能量子”(energy quantum),就来自于对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计算。科学家们(例如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等)在二十世纪初发现,能量的变化并不能连续任意进行,而是离散性的,存在着一个最小的能量份额,能量的变化只能以这个份额的整数倍进行。这就是所谓“量子化”的最初来源。比如光能量的最小份额就是所谓光量子(photon),其能量的数值是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ν是光的振动频率。量子概念的进一步来源,是关于原子结构的系列实验及其分析,比如玻尔1912年前后提出的原子分立能级和电子跃迁等。再如,从大量的实验(1919年康普顿散射实验、1927年戴维森-革末电子衍射实验等)中,科学家(特别是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923年)发现,任何微观粒子都同时具有波动(wave)性质和微粒(particle)性质,此即所谓“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接受了这些事实,并将其作为基本的原理性认识,在此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数学化的物理理论。

第三,“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最核心原理或观念,也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因为正是它导致了量子理论的许多特异性特点,包括概率性描述、测不准现象以及量子纠缠态等特征。那么,什么是“波粒二象性”呢?就是指微观对象(比如光子、电子等)既是粒子同时也是波。在过去的宏观经典物理理论中,粒子和波是两类性质非常不同的对象,是波就不能是粒子,是粒子就不能是波,彼此之间是对立的。就好像猴子和燕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是猴子就不能是燕子,反之亦然。但在微观世界的实验中,前面已经提到了,物理学家们发现,微观物理对象同时具备着粒子和波这两种从宏观世界看是截然不同的性质。波粒二象性导致微观粒子就像个神秘莫测的精灵,用粒子的方式探测它(例如康普顿散射实验),它就表现为粒子性;若用波动方式探测它(例如戴维森-革末电子衍射实验),则它又表现得像个波。那么这些微观对象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们认为不能瞎猜,只能根据实验事实认定它们既是粒子,又是波。

这有什么影响呢?按照宏观的经典牛顿力学原理,只要知道了某个粒子的初速度和所处的外作用环境,那么它经过时间t之后的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完全可确定的。而按波粒二象性,由于它既是粒子同时又是波,换言之,它既以定域的方式也以弥散性方式同时存在,这样一来,就算知道它的初速度和外作用势场,经过时间t之后它的位置用任何物理理论都无法精确的确定,也就是根本不知道它实际上究竟在哪儿,或者也可以说它根本就不是必须在某一个确切的地点存在。

第四,量子力学的最基本方程式是薛定谔方程,实践表明,所有低速运动微观粒子的行为都服从这个方程的表述。针对前述的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从而导致经典物理无法描述其行为的现象,一些物理学家独辟蹊径,提出了若干不同于经典物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1924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森堡先开始尝试使用一个包括时间和地点的二维矩阵,来列出粒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之后在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设想出一个独特的波动方程式,即薛定谔方程,用粒子的波函数来描述它在一定时空域中的状态。后来薛定谔自己证明,无论是矩阵还是波动方程式,在数学上其实是等价的。现在量子力学一般都使用薛定谔方程的办法来进行描述,使薛定谔方程成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公式。其中的波函数是一个复值函数,它的值代表了微观粒子的“概率幅”(probability amplitude),与经典物理公式不同的是,波函数本身并不是任何直接可观测的物理量,只有它的模即本征值∣ψ(r,t)∣²具有实际意义,表征了某时刻在某一微小区域内粒子出现的概率。波函数本身是连续的,但它的模却不连续,是离散性的,这也是量子力学之所以叫量子力学的另一个原因,即粒子在微小空间区域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分立和量子化的。

第五,量子力学的所谓不确定性,一方面是指薛定谔方程对于微观粒子行为的描述不像经典理论那样是完全精确的,而是只能给出一些概率值,也就是可能性(爱因斯坦批评说“上帝不掷骰子”)。另一方面,就是所谓测不准现象,即粒子的位置坐标和动量大小不可能同时都从理论上精确计算并实际测量。这在本质上还是波粒二象性所导致的后果。简单说,如果粒子只具有微粒性,则坐标和动量将具有确定值,反之如果物质只是波动,两者也同时可具有确定值,唯独当微观物质既是波又是粒子时,则无论从客观上还是理论上就都无法同时都具有确定值了。其中存在着一个普朗克常数尺度的无法克服的误差冲突,亦即当粒子坐标若能得到无限准确的测量时,则其动量的测量将会无限不准确。普朗克常数在这里标示了量子的尺度,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以这个尺度为基本单位进行。这说明,量子化一方面表征了物质的不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表征了自然世界可能有一个迄今为止的人类可认识尺度界限,量子尺度以下的自然已经难以用分析和还原的方式进一步细分和数理化处理了。也许就如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文小刚所言,这里又存在着一种“拓扑物态”,需要目前还不知道的全新数学方法来处理。

第六,薛定谔方程作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公式虽然已经相当复杂,但它并未考虑粒子高速运动的相对论效应和粒子的内禀自旋现象。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对其进行了相对论性修正,其中也包含了对于自旋概念的考虑。至此,基础量子力学基本完成。此后的发展,一方面是量子力学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和扩展,比如原子结构、分子组成、量子统计、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生物学、量子色动力学、量子宇宙学、量子信息论等等。另一方面,是对量子力学基础和完备性的深入讨论,比如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EPR悖论,以及贝尔不等式等,进一步深化了对于量子力学本质属性的理解。

总体来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应用,量子力学理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的各种光电子科技的发展,多个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量子理论的贡献。而量子理论本身也已经蔚为大观,即便是专家,也几乎不是单个人就可以全部理解和掌握。当然从学习的角度看,还是需要从量子力学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并且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工具。一般公众到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了解量子力学的内容,其实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全在于个人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这也算是某种测不准现象吧。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参考书目:

张永德著,《量子力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鄂生著,《量子力学基础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关洪著,《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P.A.M.Dirac,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fourth edi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国科大王大明


量子力学本质,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这是第四十六章,如果你是一路跟着看过来的,我现在问你量子力学到底讲了啥?你觉得量子力学的本质什么?

我知道即使再写45章,问大家这个问题,大家还是一头雾水。那么我再换一个问题来问:经典力学的本质是什么?

哈哈,终于发现这是个套了吧。任何一个问题,提到本质两个字,都是很艰巨的,甚至是残忍的。

我们不能简单的说经典力学的本质是研究宏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我们也不能简单的说量子力学的本质是研究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那样的话我们不如总结说无论量子力学的本质,还是经典力学的本质都是探索世界的运动规律。

还要提醒大家一点,我们其实并不清楚的知道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的界限。

其实我这样的提问,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我在前面关于量子纠缠的章节中,其实已经提到了。有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对于用什么语言来表述和提问是很重要的。 人的本质是什么? 一定在人之外去对比的。是和动物,植物相对比才能得出人的本质是什么?

所以上面的答案其实是没有标准的。量子力学是一个物理体系,经典力学也是。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世界客观规律的反映。从哲学上来说,这就是任何知识的本质认识。

可是从物理角度来说这不是。可是你要再细问:相对论的本质是什么? 物理角度答案就是相对论的本质是时空理论,时空引力理论。

或许有人会这样说,从物理角度来说,量子力学的本质就是概率或者波粒二象性等。

无论是什么,好像量子力学从诞生以来就给我们一种不确定的感受。不像经典力学那样,让我们感觉更实在些。这对于人类的好奇来说,实在是种折磨。

量子力学诞生已近一个世纪。它给物理学、工业和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贡献是卓著的。然而,虽然量子力学无比实用,科学家对量子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却一直停滞不前。

举个例子:量子力学波函数到底是真实的存在,抑或仅仅是科学家用来计算的工具?箱子里既活又死的薛定谔猫,真的存在吗?量子纠缠是怎么回事?双缝衍射是怎么回事?

我们认为量子力学只要实用就够了,无需深入探讨其基本概念和含义,但是量子力学的各种诠释显然不能让人越来越不满意。很多人,包括费曼,温伯格,爱因斯坦,薛定谔等获得诺奖的人,都在表达一个意思:“你真正去学习了量子力学,你才发现你越来越不懂量子力学了。”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实在感。

量子力学,它是如此反直觉,以至于只能用数学的语言才能准确地描述它。量子力学中诡异、甚至反直觉的要素,因何而产生。

在量子力学领域,物理学家已经习惯用“概率”来描述现象,但概率难道不是体现了我们对研究对象了解得还不完全吗? 什么是概率?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其实量子力学的概率,和现实宏观中的概率本质是一样样的。就好像现实中的人,我们经常问:“你相信缘分吗?”

“缘分”这个词,一点也不神秘。你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你遇到任何人的逻辑,本来就包含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相遇可能性逻辑之中了。

重点是你会把这样的情况,说成是偶然还是必然? 偶然还是必然!各位,我其实很多次在我的作品中强调这个观点了。所有量子力学的奇异性,就在于你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

一点也没有错,粒子与粒子的相遇,碰撞,和人与人,人与石头的遇到和碰撞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没有! 都是概率!

世界是确定的,量子力学也是确定的。但世界不会以单一的状态来显示它的确定性,至少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

所以有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宇称不守恒,真空极化等等物理现象。

还记得我在本书开篇讲的那个案例吗?要在1分钟内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人活着的问题。问你,你肯定不知道。但有人知道。现在不知道,将来技术手段也能知道。

你只知道,你们班有多少人,但你的校长,知道这个学校多少人?这就是区别。去看看最强大脑,你就知道了。你不知道,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有人可以做到。 因为一切有迹可循!

数学是宇宙的语言,我赞同这句话。那么这种语言的暗示,我们就应该重视。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圆,它的周长是整数,可是每一个圆里有含有无穷不循环的小数π。

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这语言想要表达什么? 完整圆不是整数塑造的,是非整数塑造。它是π,它是确定的,我们用它计算了无数次。房子,车子,桥梁,飞船都靠它计算。

可是你如果非要说,我们不确定它,它是无穷小数。是啊!我们不确定他,你凭什么说它不确定。在我们要确定它之前,谁敢说它是不确定的。

看看我们的世界,是货真价实的,是热气腾腾的。那么一个π,就是真实的,就是确定的。

我深深的相信,即使你计算到它的1兆亿亿位数之后,你依然会赞同我这样说。

在牛顿的理论中,大自然完全是决定论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了太阳系所有物体的位置、速度和相互作用,理论上你可以算出任何时候它们各自在哪里。只有当你没有完全了解某些事情的时候,才会使用“概率”这一概念,就像你往地上扔一个骰子,你不知道它会有怎样的运动轨迹,也不知道它最终会是哪一面。

记住,你不了解,你确定的事情,会用到概率。但那是你,或说我们人类!不代表所有生命的可能!

量子力学却大量地使用概率来描述现象,这就是一些声名卓著的科学家强烈反对量子力学的原因。也是我们觉得它不实在的原因。

我自己倒认为这是我们反对自己的原因,也是我们自己觉得自己不实在的原因。深思吧,你会发觉的。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证明的。

1926年,玻恩提出电子波函数的本质是概率后,爱因斯坦写信给他,信中说:“量子力学是很不错,但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它不是事物真正的本质。这一理论能得到很好的结果,但它无法告诉我们上帝的秘密。不管怎么样,我坚信,上帝不掷骰子。”

直到1964年,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还在康奈尔大学的一个讲座上说道:“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学。

我也说过,上帝不掷骰子,上帝让人类掷骰子。人类,不应该掷骰子!这是我的观点!但身为人类,我们怎么能摆脱“主动性”的本能呢!

你如果真正的去思考爱氏的话:“我坚信,上帝不掷骰子。”其实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就是伟大科学家的信念。爱氏要表达的理念是世界是可以研究的,可以研究清楚的。世界是确定的。不是上帝在那开玩笑。所以他会在前面说:“这个理论应该有更好的结果。”

此话一点毛病都没有。但玻尔也没有错,玻尔是看着实验结果说话的。

随时时间推移,物理学家已经学会使用量子力学得出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成功的计算结果。劳伦斯·克劳斯就将关于氢原子的一个量子力学计算结果称为所有科学领域中被计算得最精确的一个量,他并没有夸张。

量子力学成为了我们理解原子、原子核、导电性、磁性、电磁辐射、半导体、超导体、白矮星、中子星、核力以及基本粒子的基础,所以它是确定的。

有那么多理论,预言了很多粒子存在。很多粒子后来也被实验证明是存在的。

试想想返回到500年前,谁如果说有反粒子,有胶子,有电子,有正电子,别人会怎么想?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没有人能做出这样的理论预测。所以世界是确定的。随着我们知道的越多,掌握的越多,能预测的就越多。

牛顿的理论在他提出的年代也曾经让很多人不舒服,在牛顿的理论中,两个相隔遥远的物体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哪怕它们之间不存在有形的拉力或推力,这似乎给本该实实在在的科学带来了一些神秘的超自然因素,因此在当时招致了笛卡尔追随者的反对。

此外,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不能由某些基本的哲学定律导出,这也是莱布尼茨及其追随者的反对的原因之一。牛顿定律没能满足很多前人对宇宙定律的期望,如托勒密(我们已经抛弃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开普勒学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牛顿引力理论显示出优势,最终成为压倒性的最成功的理论,它能解释大到行星,小到苹果等物体的运动,包括月球、彗星,甚至地球的形状也能解释。

到18世纪末,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牛顿理论是正确的,至少是个极为成功的近似。因此,强求一个新诞生的理论遵循某种已有的哲学标准,似乎并无必要。我们需要让其自然发展,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或许我们需要反过来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也算这样走的。

现在再来回顾开篇提到那几个问题,在量子力学中,我们用波函数来描述粒子。波函数在本质上就是一系列数字,每个数字都代表了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状态。如果系统只包含一个粒子,那么波函数中的每个数字就对应着这个粒子可能出现的所有位置,数字的大小代表着它在这个位置出现的概率。那这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的焦点就在于“测量”这一行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电子自旋的测量:自旋又被称为角动量,它是用来衡量某种物体绕着一个轴“旋转”速度的物理量。

所有理论都表明,实验也都证实了,当你测量一个电子自旋的时候,它只能取两个值中的一个,+h/4π 或 –h/4π(h为普朗克常数),这可以理解为电子绕着轴要么顺时针旋转,要么逆时针旋转。但只有当你测量的时候,电子才会取这两个值之一,当你没有测量的时候,电子的自旋状态处于这两种态的叠加态。

这在我的想象里一点也不矛盾。和波粒二象性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举一个宏观的例子。一个带有4片风扇叶的风扇,当它不转的时候,你轻易的就可以抓到第一片,第二片,第三片,或第四片风扇叶。现在飞速转起来,让你抓第一片,你能抓到吗? 显然是不能的,你连看都看不清,还怎么抓。但当你“抓”的时候,飞速转动的风扇慢了下来,你又看清了。

本质上和测量动作是一样的。玻璃二象性也是,看你看它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有些现象你需要用到波来解释,还有一些现象你需要用到粒子来解释,还有一些现象你两者都得用。

以如何测量自旋来讲?把电子放在磁场中,磁场方向与你想测量电子自旋的方向一致就可以了。自旋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如果只考虑波函数中关于自旋的一部分,它就只包含两个数,一个代表正自旋,一个代表负自旋。

量子力学中有一条规则叫玻恩规则,以马克斯·玻恩命名,它告诉我们如何利用波函数来计算电子自旋为正或为负的概率——这概率就是波函数的该分量的平方。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有人说问题并不在于概率,量子力学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完全可以容忍概率的存在了。问题在于,电子自旋随着时间的变化遵循薛定谔方程,但薛定谔方程本身并不包含概率,它同牛顿运动方程一样,完全是决定论的。那概率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很多人说这就是量子力学的问题之所在。

但我不这样看,就像我在上面举了一个圆的例子。一个完整的圆包含了不完整无穷不循环的小数π。世界的完整永远包含着无穷,这才是世界的法则。一根绳子,对半切,理论上永远可以切下去。

概率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你确定的事情,就是百分百概率,你不确定的,就是小于百分百概率。

如果你认为太阳明天照常升起是百分百概率,那么这样的例子可以在量子力学中找到很多很多。

量子力学是不确定的,量子力学中的奇异性,也很正常。因为可以理解。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奇异性,在于未来。因为未来才是难以把握的。但如果不能把握现在,更谈不上把握未来了。

就好比我现在问你:“1万年后太阳还会照常在地球上升起吗?”各位,我希望你的感觉和我的感觉此刻是一致的。

概率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现象,我应该理解它,我们应该爱它。

但我要强调一个总的原则,这是很值得强调的。因为量子力学的理论,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就拿第45,第46章的弦理论来说,我是犹豫了后才决定还是要介绍的。

但我要说高维度空间,多世界理论不如概率实在。世界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展示它的存在的。想象中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但真实的世界一定可以想象。人一定要在自己可以想象的地方去努力,而不是要在想象的世界里去努力,这是方向问题,不容忽视!

就像我在关于量子纠缠的文章中说过,如果想象中的世界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存在问题。

量子力学在计算方面是非常实用的。在如何运用量子力学的问题上并不存在什么争论,物理学家都用同样的方式使用量子力学,而且计算的确有效。也许我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都只是语言的问题,跟量子力学本身无关。一些现代哲学观点认为,最“哲学”的问题都是跟我们所运用的语言相关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人。

很多导师常用这种观点来教育那些抱怨量子力学的研究生们:闭上嘴,只管算。

所以不要想着去试图建立一个可以隔绝所有环境的系统。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好多人说,我们要到太空里去。其实我们就在太空中。

以上就是关于量子力学本质的一些论述。希望可以不止帮助大家理解量子力学,更帮助大家理解生命,理解生活。遇到你们,是我的缘分。在没有遇到之前,缘分只是可能,在遇到之后,缘分就是确定的。

摘自独立学者,科普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量子力学书籍《见微知著》


灵遁者国学智慧


量在自然科学中就是一个能量场,在物理学中,有质量,数量,容量,度量,重量,力量之分,而子则是最小的,或称分子,在物理学中任何一个分子都不会单独产生力量,因此量子纠缠是客观存在的,而量子力学从逻辑上说不通,因为它是抽象的,片面的,缺乏具体的对象,因而无法考证。在物理学中热能量和冷能量是成正比的,质量和数量是成正比的,度量和容量是成正比的,重量和力量是成正比的,所以只有相互才能产生力量,任何单方面的量子是无法产生力量的,另外力学在物理学中有热力学,电力学,大体又分为动力和固力,阻力:,作用力和反作力等…

总之,量子力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我们无法确定究竟是量子是什么?力又是怎样形成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最多只会胡拼乱凑……至于光子运用我们人类早已开始运用,如太阳能,攝影技朮,灯光,电影以及通讯设备(光缆)等但这和量子力学又有什么关系?至于光速在自然科学中光速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因而任何物质都不能超光速,一旦超过光速就是自身的毁灭。因此人工飞船是不允许超光速的,也无法抵达对岸。因而量子力学企图解释人工飞船超光速如果不是自已想找死的话也是痴心妄想……


手机用户5828008812


量子力学中加入了现代神鬼论,当现代科技还未了解到知领域时,现代不可思议的理论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什么量子纠缠(心灵感应)、叠加状态(即正旋又反旋)、单粒子可以同时走几条路径(分身术)等等,高明于神鬼论的就是瞬间坍塌(把自身漏洞全补了),你无法证明量子力学的错误,你一测量(观测)就坍塌了,可以这样比喻:神仙和妖怪无处不在(维持着世界次序),当你有任何办法想证明不存在时,他们就会瞬间坍塌跑到平行宇宙里去了!有了这条定律你再高明也无解!让现代神鬼论大发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