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貼」期貨交易中的 「盤感」 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交流貼」期貨交易中的 “盤感” 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跟某些交易員交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個詞:盤感。很多人都非常渴望這項技能,因為盤感這個詞,從它所帶有的意境上來看,它更像是一種獨家無敵的招數,一種神秘的天賦。給人的感覺是擁有了盤感,就擁有了立足市場的根本。

「交流貼」期貨交易中的 “盤感” 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那麼,究竟什麼是盤感?

按照官方的表述:所謂盤感就是指在交易中通過觀察K線、成交量等直觀反映盤面變化的數據時所領悟到的一種朦朧的預判式的感覺。“盤感”完全是交易者自身在交易中的親身體驗,而無法從別人那裡學來。它是交易經驗和交易理念的綜合積累,是親身感受到的市場“綜合信息”的沉澱。

很多交易員在交易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種情形:他在關注走勢的過程中,忽然靈機一動,決定立即平掉倉位。而事後證明這是一項正確的舉動,但他無法形容這筆交易的決策依據,於是把它歸功於盤感。這便是盤感這個詞帶有一些神秘色彩的原因

“盤感”只能在交易中體驗,很難用語言表達。不要排斥“盤感”,其實所有人的交易都是依據各自的“感受”,不要把“盤感”與非理性劃等號。所謂的依據基本面、依據技術分析、依據交易系統交易,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美麗的依據”,而真正錯過的是你無意識地放棄了開發自身內在的交易智慧。所以,當我們拋開那些被形容的神乎其技的表象時,洞見其內在時會發現,盤感無非是當某件事情發生時,我需要怎麼做,當某個形態出現時,我該做什麼而已。

這種由於長期的交易經驗形成的一套交易模式,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詞可以形容:規則。

「交流貼」期貨交易中的 “盤感” 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規則就是去掉“感覺”後,盤感最真實的樣子。所以,揭開盤感的真實面紗,它其實只是規則的一種表述而已。只不過是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用文字去闡述。

因為在交易中想要獲得成功,需要擁有系統化思維,形成交易系統。可是在實際過程中,系統化思維的展示方式是有很多形式的。

比如,模式識別類的系統化交易思維。模式識別類交易就是每當行情走成某一種形態時進行入場試錯。這屬於一種入場規則,但是某些交易員習慣於把它稱作為盤感,因為某些形態難以用文字具體表述。

甚至還有少量交易員並不知道自己的交易思維實際上屬於系統化交易的範疇,所以,他們並沒有將盤感具體化,規則化。

「交流貼」期貨交易中的 “盤感” 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如何獲得“盤感”?

不要祈求“科學家”,不要祈求“經濟學家”,不要祈求所謂的“專家顧問”,在交易市場他們基本是沒有“聰明才智“的,因為他們只會玩兒技術,只能按部就班的思考,只會按照定理設計,沒了“理論”依據他們一步也走不動。他們腦袋裡基本裝的是由別人灌輸來的“雜物”,他們的頭腦是封閉的,而交易是開放的。“聰明才智”與頭腦無關,而是與心有關,所以可以創造出畢加索、梵高、莫扎特、貝多芬。

“盤感”很重要,但不能設計,它需要足夠的心理空間、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總結來說,想要獲得良好的盤感,需要從規則入手,而擁有了規則,實際上並不需要盤感。當交易員把交易規則全部完善,完全掌控並與其融為一體之後,才能像理想中的那樣,一眼望去,便知如何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