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既然馬斯克能融到數百億資金,那麼此前擔心的海外工廠項目資金也將是小菜一碟。在擴張週期內私有化,的確是不常見的神操作。馬斯克在資本運作層面上的創舉,將為創業公司上市後的道路提供行為模板。

◎ 《汽車人》記者 黃耀鵬

北京時間8月8日凌晨,馬斯克發出了一則推文。如果此言落實,將作為特斯拉發展的新原點。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推文的內容很簡單,馬斯克表示受夠了華爾街的做空言論,打算以420美元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特斯拉將退市成為私人公司。當然,該動議需要經過股東大會批准。此言一出,特斯拉股票上漲了11%,一改今年以來的頹勢。

錢從哪兒來

目前的股東們,無論由二級市場取得籌碼,還是在一級市場上獲得,都可以選擇轉讓股份或者繼續持有。特斯拉回購股份所需頭寸,取決於股東們的意願。假定有75%的股票需要回購——這是相當大的比例,因為馬斯克本人就持有20%——那麼特斯拉需要籌集534億美元。雖然特斯拉很可能不用掏出如此之多的現金,但馬斯克表示資金不是問題,而且已經到位。

這一言論令華爾街震驚。他們表示沒有聽說任何投資機構打算為特斯拉私有化計劃提供資金。500億融資,對於華爾街來說,已經不能算是“小意思”了,起碼是“中等意思”。這樣規模的資金籌集(如果馬斯克不是虛張聲勢的話),不可能完全掩人耳目。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所以,資金來自於外部。馬上就有人聯想到沙特主權基金(PIF)在今年悄悄建倉收購了數目不詳的特斯拉股票,因為未到5%,無須公開披露。這些股票估計花了PIF20億美元的資金,比一年前騰訊透過旗下黃河投資(HRIL)收購特斯拉5%股票所花的代價(17.78億美元、816.75萬股)稍高。如果特斯拉的私有化方案通過,騰訊能取得接近一倍的利潤,PIF收益稍遜。

不過,披露者一方面稱這20億是PIF的豪賭,另一方面又暗示PIF向特斯拉提供了回購資金,這又是“地主家的金鋤頭”新版。作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主權基金,20億美元無論如何不至於讓王儲薩勒曼傷腦筋,但如果由PIF提供數百億資金,那麼馬斯克如何獲得他不受掣肘的控制權?除非PIF承諾無投票權的財務投資。但是沙特人不是傻子,20億可以不要投票權,掌握該公司逾70%的股權,還不要求投票權,沙特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難不成就為了給華爾街做空基金添堵?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如果馬斯克所言資金真的存在,必然由多家財團組成的基金來提供,而且它們還要接受苛刻的交易條款——每六個月才有一次交易機會,而且交易對手必須事先限定。那樣的話,該基金的退出機制將如何設計?保守型基金可以承諾長期不套現,但特斯拉的這種風格激進的公司真不適合充當“寡婦股”。

所以,馬斯克儘管言之鑿鑿,但資金來源仍是個謎。

表面和真實的理由

馬斯克隨後的博文敘述了私有化的理由:保密競爭信息、與股東長期利益一致、提升股票價格。

應該說,理由相當坦誠。作為私人控股公司,特斯拉將沒有義務披露公司債務水平、產品計劃和人事問題,馬斯克相信這些信息給對手們帶來競爭優勢。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提升股票價格隻影響短期。華爾街有人揚言要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馬斯克,認為後者涉嫌操縱股價。SEC前官員也稱,以特定價格進行潛在的私人交易是史無前例的。不過SEC目前仍保持沉默。

至於股東價值,可能是過硬的理由。過去3年來,馬斯克每天都被華爾街空頭轟炸。後者責怪特斯拉的虧損、指責它的生產遇到瓶頸,財務上即將破產等等。在馬斯克看來,這都是空頭常見的操作手法。他們借入股票,賣出後打壓股價,再低價購回賺取差價。

具有諷刺的意味是,基金經理們聲稱溢價20%的回購方案不足以體現特斯拉的價值。他們忘記了此前幾個財季都在賣力打壓特斯拉的公司價值。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華爾街的研報像蒼蠅一樣盯著特斯拉,後者每一個紕漏和疏忽都放在顯微鏡下反覆觀察和拷問,已經極大影響了特斯拉的企業運營,導致人心浮動。更重要的是給馬斯克實施任何管理決策造成掣肘,讓他不斷面對股東的質疑和非議,他很難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規劃公司戰略。

當然,這是上市公司必須履行的義務。馬斯克即便討厭對股東不斷解釋,那也不過是每年股東大會才遭遇的。他向來對媒體保持疏遠和不信任的姿態,在後者看來是徹頭徹尾的傲慢。在電話財務會議上拂袖而去,為他的不討喜增加了新的論據。

創業公司的行為模板

如果資金的確沒問題的話,股東們通過決議應該是大概率事件,馬斯克將徹頭徹尾地掌控這家公司,就像他的另一家公司SpaceX一樣。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特斯拉連續公佈了兩個海外項目:上海和德國+荷蘭超級工廠項目。投資人都在質疑特斯拉的建設資金來源,並篤定特斯拉在今年要融資數十億美元。可以想見,華爾街空頭將聞風而動。馬斯克偏偏反其道行之,以大代價抽身離場,現在輪到華爾街空頭被瞬間擊潰、目瞪口呆了。有消息稱,幾個小時內,空頭們的賬面損失就達到13億美元。

既然馬斯克能融到數百億資金,那麼此前擔心的海外工廠項目資金也將是小菜一碟。在擴張週期內私有化,的確是不常見的神操作。這和戴爾當年在股價低谷時的私有化進程不可同日而語。馬斯克在資本運作層面上的創舉,將為創業公司上市後的道路提供行為模板。

「汽車人」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射空門

在中國的創業公司中,蔚來看來最接近上市。後者和特斯拉處於不同的階段,但交車延遲、運營虧損、投資人壓力大幾個痛點一個不缺。創業公司上市,承載著早期投資人的期望,風投都指望IPO解套。上市後到了某個瓶頸階段,他們可能會想到馬斯克提供的路線,尋覓到恰當的時機,以回購股票的方式擺脫麻煩。要麼轉投市場,譬如360從納斯達克回到A股;要麼類似特斯拉的私有化。

創始人當然喜歡面對更溫和的股東,但前提是他們能籌集到如此龐大的一筆錢,並且對自己的治理架構極具信心。(《汽車人》記者/黃耀鵬,圖片來自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