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之後,誰給孩子溫暖?

寄宿之後,誰給孩子溫暖?​馬雲先生及其他企業家們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建立寄宿制學校為解決像"冰花男孩"一樣往返家校困難提供了可能,這毫無疑問是愛心是善舉是中國商界的良心。

大家都知道,孩子健康成長首先要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上保障更要有來自父母家人及其他成人世界情感上的溫暖。心理學家哈利·哈洛做的實驗,小猴子飢餓時找"鐵皮媽媽"吃奶,絕大多數時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裡。這證明,孩子成長不僅需要食物,還要有來自成人的溫暖。那麼,孩子寄宿後,誰給孩子溫暖呢?

有一個答案顯而易見:老師!很明顯對於寄宿制學校而言,老師的責任更加重大了,意味著老師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還更要關注孩子的情感世界給予孩子媽媽般的溫暖。這裡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老師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寄宿之後,誰給孩子溫暖?


第一、老師的素質是重點,提升老師的職業素養人文精神使之能高水平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第二、當然也要解決好老師的吃住行的問題,讓他們不為這些煩心。

第三、要考慮到老師照顧家庭與照顧學校的平衡,使老師也無愧於家人。

第四、商品經濟時代也要考慮老師因學生寄宿而產生的勞動報酬。

第五、給予老師物質或精神上的鼓勵,讓老師留得住願意在寄宿制學校安心工作。

所以,寄宿制學校關鍵還是在老師,老師的問題解決好了,才能讓馬雲先生及其他企業家們關愛兒童關心教育的初衷得以實現。
寄宿之後,誰給孩子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