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之后,谁给孩子温暖?

寄宿之后,谁给孩子温暖?​马云先生及其他企业家们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建立寄宿制学校为解决像"冰花男孩"一样往返家校困难提供了可能,这毫无疑问是爱心是善举是中国商界的良心。

大家都知道,孩子健康成长首先要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上保障更要有来自父母家人及其他成人世界情感上的温暖。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的实验,小猴子饥饿时找"铁皮妈妈"吃奶,绝大多数时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证明,孩子成长不仅需要食物,还要有来自成人的温暖。那么,孩子寄宿后,谁给孩子温暖呢?

有一个答案显而易见:老师!很明显对于寄宿制学校而言,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了,意味着老师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还更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给予孩子妈妈般的温暖。这里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老师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寄宿之后,谁给孩子温暖?


第一、老师的素质是重点,提升老师的职业素养人文精神使之能高水平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第二、当然也要解决好老师的吃住行的问题,让他们不为这些烦心。

第三、要考虑到老师照顾家庭与照顾学校的平衡,使老师也无愧于家人。

第四、商品经济时代也要考虑老师因学生寄宿而产生的劳动报酬。

第五、给予老师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让老师留得住愿意在寄宿制学校安心工作。

所以,寄宿制学校关键还是在老师,老师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让马云先生及其他企业家们关爱儿童关心教育的初衷得以实现。
寄宿之后,谁给孩子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