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重?互联网行业都悄悄的进行着“自营化”

互联网公司与其他行业公司有着明显的特点,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轻”。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愿意说自己是重资产模式,因为这意味着你在重复传统行业的老路,意味着你在"负重前行",这会严重拉低投资人对于公司的估值。

“轻资产”模式在早期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充分验证,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早期的淘宝c2c模式一飞冲天,借助互联网人口红利取得了惊人的爆炸式增长,所以马云公开diss京东养着10万快递员是愚蠢的。

越来越重?互联网行业都悄悄的进行着“自营化”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轻”资产模式的缺点也暴露出来。过度强调“轻”的确使得公司获得了更快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也无法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阿里巴巴永远没办法控制韵达快递员,阿里和韵达的关系和韵达的加盟模式注定了这是矛盾的。所以你总是听说圆通韵达快递员和总部起冲突不发货,却不会听说京东发生这样的事。这种模式还包括供应链的问题,例如假货泛滥。十年前的淘宝天猫购物体验和现在几乎没有差别,这是非常可怕的。

越来越重?互联网行业都悄悄的进行着“自营化”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商行业,所有的c2c模式公司都是如此。打车行业的滴滴事故频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滴滴公司对于滴滴师傅的不可控性,所以滴滴必须要招募自己的司机,事实上滴滴确实在这样做。甚至于今日头条这样的内容平台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前段时间旗下内涵段子被封,以及最近出现的抖音涉黄等问题都指向着这种平台模式的弊端性,所以今日头条不得不开始招募自己的编辑队伍。对于头条来说,内容本身和竞争对手一样值得担忧。

越来越重?互联网行业都悄悄的进行着“自营化”

当然,这种自营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缺陷,首先是早期发展速度问题,亚马逊深耕20年,京东也发展十多年才勉强盈利。发展速度是互联网公司头等大事,市场和投资者不会等你慢慢来。其次是运营成本问题,养着十几万快递员是极大的挑战,况且是互联网企业,建仓库和买车都是巨大的投资,更不要说其他例如五险一金等社会问题。

越来越重?互联网行业都悄悄的进行着“自营化”

从平台转向“自营”是互联网行业必须要走的路,阿里巴巴如今也不得不选择做自己物流和仓库。大多数企业选择牺牲用户体验去获得增长速度,把企业做大。但随着人们对于用户体验的要求提高,转型的阵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开始就自营需要巨大的勇气魄力也需要运气,京东是勇敢的幸运儿。

越来越重?互联网行业都悄悄的进行着“自营化”

互联网公司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接入为业务的公司比如电信。2、内容型公司比如头条。3、以服务为业务的公司比如阿里。野蛮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本质来说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行业是一样的,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大多数公司整天提用户体验,但又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这个问题。轻资产模式根本没办法解决用户体验问题,互联网的下半场,一定是像更“重”发展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