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境|最後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個最想去的地方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在上海街頭,

越來越多曾衰敗的老建築,

正以新的打開方式被解鎖。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它們不再與我們的生活格格不入,更多的是變身開放空間,以這種方式來與城市和時代和解,也讓更多人得以接觸。

通過與歷史建築“對話”,不僅可以品味時代變遷,在經典中融入創意,也能體驗現代生活方式。

思南書局:送給知識上海的禮物

被稱為“梧桐樹下,人文心臟”的思南書局,從開始拆除到完工才用了48天,便以全新的面貌實踐了我們對於一棟百年建築現代面貌的想象。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理想的書店並不需要多寬闊,甚至可以擁擠一點,配上滿滿當當的書架、溫暖的燈光,像家中的客廳一樣,令人感覺從容自在。

這裡就很貼心地佈置了“一人讀書處”和“二人讀書處”。閱讀有時候是一種極私密的體驗。在“一人讀書處”的私密空間中,能更加全身心投入到閱讀這件事之中。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然而,閱讀也可以是一種和另一個人一起分享一段光陰的體驗。在“二人讀書處”的休憩處,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有趣的是,設計師其實是將一樓的書架打造成了一個迷宮,每個人都可以在迷宮裡找到自己安身的角落。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二樓則被設置成文學的專屬區域。這裡有近2000種中外文學圖書及相關品牌雜誌。同一本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你可以在思南書局裡看到這些文學作品中英版不同的風貌。

三樓是屬於藝術的小天地。除了選書師們細心挑選的藝術圖書之外,還設有精緻的展覽空間,常年開設各類主題展。既有學院氣息,也有前衛展示。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在四樓的閣樓“半木雲間”,這裡每週都會邀請多位文藝界名人參與一系列公共閱讀活動,並和讀者互動交流,傳達創作、生活上的獨特體驗。

俞挺設計過不少書店,比如大家最為熟悉的鐘書閣等。但當經驗豐富的他接到思南書局的改造項目時,卻有些猶豫。他認為,書店應該是一個獻給人的禮物,因此,他最終決定把思南書局看成一個“人”,一個身披歷史同時面對未來的上海人。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在思南書局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設計師團隊其實面臨過許多挑戰,比如色彩上的選擇。在俞挺看來,任何單一的色彩都無法描繪思南書局過去歷史的多樣性。

既然把思南書局當作“人”,那麼色彩就應該是一種經驗性的色彩,它和某天的光線有關,也和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有關。

“我決定用降調的色彩去表現作為人的豐富性的思南書局。清爽、有分寸和質感的上海人,思想上海納百川,但生活態度上保持自我,一個sophisticated的人。”

建業裡:復興的上海風情

建業裡位於徐彙區“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內,它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是魔都現存最大的石庫門裡弄群落,分為東弄、中弄和西弄三部分,有近200幢石庫門房子。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建業裡由東、中、西三段里弄組成,基本都是東西向展開,四條南北向主弄串聯起東西向支弄。建築為磚木結構,立面鋸齒狀造型,設轉角窗,每戶均有朝南窗戶,每單元均有較大花園。

未改造前的建業裡由於建造年代久,違章搭建多,東弄、中弄不少石庫門破損嚴重,結構老化,瀕臨失效。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而新生的建業裡以“在使用中保護、在保護中傳承”為理念,如今已被改造成了一個集石庫門文化體驗、特色居住、精緻餐飲、精品商業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街區。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曾經的建業里弄堂口,搖身一變為如今的“建業裡嘉佩樂酒店”,如若不是事前得知,當你路過此處時,未必能發現它居然是個酒店。

因為,這裡的改建工作遵循了“保護為主,修舊如故”的原則,通過最大程度的原真性修繕和復建,不僅挖掘了石庫門建築的文化底蘊,也最大程度地保留里弄的風貌特徵,包括空間格局、尺度、石庫門外立面和原有的建材風格。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在外觀上,建業裡恢復了“外鋪內裡”的歷史格局,“馬頭山牆”“清水紅磚”“半圓拱券門洞”等經典石庫門元素都得到了保留。

穿過街樓,進入酒店的主院落。花園從外看來是一片靜謐的綠蔭蔥蔥,透過綠蔭隱約可看到柳條編織的座椅和汩汩噴湧的泉水。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建業裡最為特色的地標建築物是“水塔”,曾是當地居民取水的地方。主院落內的水塔現已是酒店的最高建築物,被用作照明與信號服務設施。現在,水塔不僅被保留下來,更得到了重新設計,成為了酒店內點睛的一筆,人們還可以登上塔頂縱覽建業裡的美景。

庭院內的路程雖然短,卻饒有情趣地使用三輪車代步,這一路上不緊不慢的節奏感更將人帶回了上世紀30年代,那一幕幕流金歲月似乎再度上演,充滿海派風情。

上生·新所:從隱秘弄堂到新晉地標

近幾個月來,朋友圈屢屢被一個清新感十足的藍綠泳池“承包”,加上巴洛克式建築群,360°觀景C位長廊、潮流藝術展覽……這就是魔都的新晉“網紅”地標“上生·新所”。

封閉了近70年的延安西路1262號,緊鄰著擁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美譽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由3處歷史建築、11棟貫穿新中國成長史的工業改造建築、4棟風格鮮明的當代建築共同組成。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其中,3處重要歷史建築包括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海軍俱樂部以及孫科別墅。

這3處歷史老建築如今雖然經過整修,但建築內外的許多元素都做了保留,包括彩窗拱門、海軍俱樂部內的兩層拱券柱廊、紅方地磚、希臘螺旋柱、歐式窗楣等建築元素,在保留城市記憶的同時,也賦予了老建築新的生命力與價值功能。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這些建築在歲月的洗禮後,靜靜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隨手一拍就彷彿有滿滿的故事傾瀉出來,自然成為了大家爭相拍照打卡的必選背景之一。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為了讓“上生·新所”真正煥發新生,引入現代的生活方式自然是必不可少。

開園初期,這裡就舉行了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的展覽,那些溫馨治癒又勵志的話語依然在噴泉周邊立著,不斷給人帶來安撫。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此外,園區內也漸漸引進多類型的業態,包括城市文化複合空間,比如書店、運動空間、餐廳,以及音樂演出、藝術展覽等各種琳琅滿目的活力業態。

對於上海普通老百姓來說,這裡不再是神秘又遙不可及的地方。現在,你走進“上生·新所”,隨處可見慕名前來的旅客、攜友聚會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來“遛小孩”的爺爺奶奶……

所有人都享受這裡的生活氛圍,他們在林蔭下歇腳休憩、歡聲笑語,為這裡的百年建築注入新生。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秘境|最后的夏天,我找出了上海三个最想去的地方

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賦予老建築新的時代特色,這不僅是對上海“文創50條”的一次次落地,也彰顯了上海作為國際都市對多元文化的開放與包容。

在這些煥發新生的老建築身上,我們看到了歷史的痕跡,歲月的印記,也看到了當下的時光,和未來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