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关注使人进步,小伙伴们表现出了对自然科学的浓烈兴趣(不管你是以怎样的面孔来表现这种兴趣)。

我只好努力回去做了些功课。将这次美国NASA发射太阳探测器之旅,用我有限的脑壳尽量搞得清楚些。感兴趣的可以继续一读。


NASA为什么要向太阳发射火箭?

答:

不是为了射穿太阳或者降落到太阳上哈(油菜的你们也考虑下单纯的小伙伴心理)。

是为了将一个叫帕克的太阳探测飞船(Parker Solar Probe)极限的迫近太阳。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

因为近距离观察太阳太爽了,太阳风暴太漂亮啦,可以自拍。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开玩笑了。

其中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一个困扰太阳物理学科学界近乎150年的谜题。


这个谜题是什么?

答:

日冕加热的谜题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太阳的最外层温度高达200万华氏摄氏度,而太阳最表层温度只有大约1万华氏摄氏度,而这两者直接的距离不过才短短的1000英里。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这个谜题是怎么来的呢?

答:

咳咳,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人类在全日食(当月亮完全挡住太阳的光线时)时,先是发现太阳周围存在淡淡的日冕。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然后在1869年的这次全日食,偏巧不巧的,人类在日冕中发现了一道绿色的光谱线。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因为,不同的物质会产生不同的波长,人类惊奇的发现这道绿色的光谱线在地球上找不到任何相应的物质。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人类以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元素,还高兴的起名叫“日冕素”。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直到70年后,这个曾经以为的正确结论又被推翻,一位瑞典的物理学家发现,铁元素在极度加热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这样的绿色光谱。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这时铁原子周围的电子因为极高热的状态,只剩下一半的电子环绕。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问题又来了,科学家的脑子就是好,他们总喜欢联想,还喜欢再进一步想。也不知道他们累不累?

铁原子要被加热到这种状态,需要的温度大概在200万华氏摄氏度,这个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00倍。

怎么会离太阳越远,温度越高呢,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为了太阳科学领域的蒙拉丽莎。

于是他们觉得还是得近距离的观察下,这个令人烦恼的太阳公公。


为什么要劳师动众,直接在地球上研究太阳风暴不可以吗?

答:

因为太阳风暴要到达地球需要走上9300万英里的距离,花整整4天的时间,在这期间它已经与宇宙中其他粒子混杂在一起,观察结果已经不准确。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帕克探测器上有哪些观察设施?

答:

里面一共有四套设备,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官方公布的有两套设备可以收集解决日冕加热谜题的数据,分别是

FIELDS 和SWEAP

FIELDS,可以观察电磁场,更好的理解加热太阳风暴的震动、波动和磁性重联;

SWEAP,可以研究太阳风暴中最大量存在的粒子-电子,质子和氦离子,测量各自的温度,被加热后移动的距离以及方向。


研究这些有什么意义吗?

答:

可能会解决困扰太阳科学界150年的日冕温度难题,甚至有可能引导之后太阳科学界的研究方向;

了解会造成太空气候动荡,改变近地(地球)大气环境的动力学;

通过了解太阳,来了解其他星体,特别是跟太阳一样释放热量的星体,这对研究其他可能适合生命生存但距离太远无法直接观察的星球提供了可能性;

太阳周围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会对研究星系团或黑洞周围的等离子体有帮助。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帕克探测器靠近太阳后是什么状态:

答:

它大概会绕太阳运行7次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这项行动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答:

大概需要近7年的时间。急脾气的可以洗洗睡了。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有天真可爱的小伙伴问会不会遮住太阳,或者让我们最近的高温低点呢?(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们嘲讽的语气,哼)

答:

很遗憾不会。因为帕克探测器大概只有汽车那么大小。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小帕克会不会被烤化掉?

答:

问这个问题的应该都是善良的宝宝。

应该不会吧,如果他们技术过硬。他们声称给帕克安装了个类似防热的盾牌,我给它起名“遮阳伞”,可以抵住2500华氏摄氏度高温,并抵御强烈的太阳风暴和电磁。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美国准备向太阳发射火箭的缘由


太阳上有没有太阳人?

答:

不知道哎,不过让我们保存点想象吧,毕竟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带着我们飞翔。还有那么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想夜间发射的同学,除了考虑到气温低点这个关键因素,也许也同时考虑到了躲开太阳人眼目的有利条件。

祝各位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