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衣柜定制的龙头能否笑到最后

索菲亚:衣柜定制的龙头能否笑到最后

01 索菲亚的介绍

广州,是家居行业重镇。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行业三巨头均诞生于此。相对而言,索菲亚这个品牌本身是一个舶来品,来自于欧洲。

2001年,索菲亚品牌的创始人和Hazzenfratz先生基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把SOGAL壁柜移门产品引入中国。

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2003年,厂区位于广州市增城区。

公司201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以来,公司陆续收购了索菲亚家居(成都)有限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索菲亚家居(浙江)有限公司、索菲亚家居(廊坊)有限公司和索菲亚家居湖北有限公司,完成公司对西部生产中心、华东生产中心、华北生产中心和华中生产中心的整体布局。

2014年,以“SCHMIDT•司米”橱柜品牌进军定制橱柜领域。

2017年5月与华鹤集团合资成立索菲亚华鹤门业有限公司,全面进入定制门窗领域。

02 索菲亚生病了?

索菲亚在2015年股市大跌后,连续上涨,一时风光无限。但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股价跌多涨少,以2018年7月18日的收盘价来看,距离最高价41.91元已经下跌了近30%,引发市场担忧。

定制家具行业上市公司增多,2017年新增6家上市公司,纷纷扩产,终端门店数也大幅增加,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产能过剩叠加需求萎靡,索菲亚近期的业绩增速又开始放缓了,仿佛价格战已经在路上。

03 空调行业的价格战

空调行业的格力电器,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而空调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是经典案例了,所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空调是舶来品,改革开放后开始进入中国,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轮价格战,奠定了格力电器霸主的江湖地位。

1、90年代:80年代产品供不应求,引发大量企业进入空调行业,进而导致产能过剩严重,加上高额的行业利润,直接爆发价格战。由于行业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春兰、格力、美的、海尔等通过价格战脱颖而出,成为了90年代的主导品牌。

2、2000年-2006年:2000年左右,居民空调保有量处于高位,行业增速放缓,库存积压引发价格战。当时的国内空调品牌约400家,而年产能到200万台以上的只有10家左右。通过残酷的价格战,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3、2014年9月起:由于行业库存水平一直较高,以格力电器为首的龙头企业在2014年频频降价,通过价格战消化库存,抢占市场。

三轮价格战下来,格力空调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30%左右,成为价格战笑到最后的赢家。

04 定制家具和空调行业的不同

客户购买空调后,只需要售后人员简单的上门安装即可。而定制家具,需要预约—上门量尺—设计—确定方案—付款下单—制造产品—上门安装,一系列更为复杂的过程,可以说定制家具是产品+服务,非标准化,以及价格不透明,是定制家具行业和空调行业的主要不同,也决定了定制家具行业不太可能大打价格战。

从目标客户来看,定制家具面对的客户是追求个性化体验,对价格相对不太敏感的人群,而追求性价比高的客户会选用成品家具。所以定制家具行业大打价格战对提高销量的作用不会太大。

相比空调行业已经进入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两雄争霸的双寡头垄断阶段,定制家具行业还处在战国争雄时期,未来谁都还有机会,所以竞争会更加剧烈,日子也比空调行业要难过一些。

从行业来看,空调行业已经是成熟市场,而定制家具行业还处在成长期。定制家具目前的渗透率还在30%左右,随着消费升级及中产阶级品牌意识的崛起,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公司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05 来自欧派家居的竞争

定制家具的行业龙头是欧派家居。欧派家居2017年营业收入97.1亿,其中衣柜的营业收入是32.96亿。索菲亚2017年营业收入61.15亿,其中衣柜的营业收入是51.57亿。

欧派家居在整体规模上领先,而索菲亚只在衣柜上领先。但是从增速上看,欧派家居的衣柜业务2017年增长了63%,而索菲亚的衣柜业务只增长了31%。

欧派家居以橱柜为主,切入定制家具行业。而索菲亚以衣柜为主,切入定制家具行业。从橱柜和衣柜的产品属性上看,橱柜一般早于衣柜安装,更容易获得话语权,在这一点上看,从橱柜切入定制家具貌似更容易一些。

索菲亚作为老牌家居上市公司,能否弯道超车,在规模上超过欧派家居,存在不确定。从只做龙头股的投资思路来看,索菲亚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注:

1、文中阐述的观点及案例,仅用于研究探讨,不作买卖推荐股票的依据。

2、撰写此文,既是爱好,也是自己的知识梳理。欢迎各位专业人士前来纠错斧正,也欢迎各位读者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