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砍樵》里的劉海是個釣錢散財的神仙

在民間諸神中,劉海的知名度很高。地方戲曲如湖南花鼓戲有《劉海戲蟾》、《劉海砍樵》等劇目,以此為題材的年畫更是比比皆是。

劉海何許人也?他又是怎樣成為神仙的呢?

《劉海砍樵》裡的劉海是個釣錢散財的神仙

《劉海砍樵》劇照

劉海是五代宋初的道士,本名劉操,字昭遠。燕京(今屬北京市) 人,曾為遼朝進士,後事燕主劉守光為丞相。平時“好談性命,飲崇黃老”。一天,有個道士自稱純陽子來見,劉操待之以賓禮,道士為其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然後索雞蛋十枚,金錢十文,以一錢隔一蛋高高疊起,若浮圖狀(即疊成塔狀)。劉操驚叫起來:“太危險了!”道士對他說:“居榮祿,履憂患,丞相之危更甚於此!”劉操頓時恍然大悟。這個純陽子據說就是鍾離權,特意前來點化他的。

後來朱溫於開平三年(909) 封劉守光為燕王。乾化元年(911),劉守光稱燕帝。劉操諫之不斷,遂託疾掛印而去,遍遊訪道。後遇呂純陽傳授秘法,乃修真得成仙道,遁跡於終南山、太華山之間。道教全真道奉其為北五祖之一。

劉操出家後,改名玄英,道號海蟾子,人多呼其劉海蟾,這個名字就越叫越亮,後來又將劉海蟾拆開,稱其名為劉海,剩下的“蟾”字為“蟾蜍”之“蟾”,漸漸演化為“劉海戲蟾”了。劉海戲金蟾的說法廣泛流傳。到宋代,民間已有劉海撒錢之戲。宋柳水《巫山一段雲》詞雲:“貪看海蟾狂戲,不道九關齊閉。”亦即劉海戲蟾。清時更有人編出劉海顯化人間戲金蟾的“仙蹟”。

清孟簌甫在《豐暇筆談》中說,蘇州有個大商人叫貝宏文,世居閶門外,行善樂施。康熙年間,有個不相識的男子,自稱阿保,找上門來要當僕人,貝宏文答應了。阿保幹活很賣力氣,給他工錢,卻堅辭不受。有時幾天不吃飯也不餓,貝家很驚異。他刷洗夜壺時,竟能翻開其裡洗刷,刷完再翻過來。陶瓷器皿在他手裡,像羊肚般柔軟,貝家更驚奇了。元宵節時,阿保抱著小主人去看燈,直等到三鼓才回來,主人責怪他。阿保說:“這兒的燈不熱鬧,我帶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省城,那裡的燈才漂亮吶!主人何必著急呢?”貝家人哪裡會信他?不料小主人從懷中掏出一把鮮荔枝,讓父親嚐嚐。大家才知道阿保是個奇人。

《劉海砍樵》裡的劉海是個釣錢散財的神仙

劉海戲金蟾像

又過數月,阿保“放井得三足大蟾蜍,以彩繩數尺系之,負諸肩上,喜躍告人曰:‘此物逃去,期年不能得,今尋得之矣。’於是鄉里傳述,以為劉海蟾在貝家,爭往看之,至擁擠不得行”。此時,人們只見“負蟾者舉手謝主人,從庭中冉冉乘空而去”。

劉海所戲的金蟾為三條腿的蟾蜍,被認為是靈物,俗話說:“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有的是。”故三條腿的蛤蟆被看成是難得的稀罕之物。

清初,劉海戲蟾的吉祥畫非常流行。褚人穫在《堅瓠餘集》中說:“今畫蓬頭跣足嘻笑之人,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劉海戲蟾圖也。”其實,劉海戲蟾圖明代已有。明李日華《六硯齋筆記》雲:“黃越石攜來四仙像……一為海蟾子,哆多蓬髮。一蟾玉色者戲踞其頂。手執一桃,蓮花葉,鮮活如生。”有趣的是,劉海蟾十六歲登第,五十歲拜相,出家後應為一百歲老人,而且相貌清瘦,不修邊幅。但在民間吉祥畫中,劉海蟾徹底返老還童了,他成了個豐滿可愛的胖小子模樣,穿紅披綠,笑逐顏開,兩手各提一串金錢,畫面再配以三足金蟾、喜蛛、荷花梅花,象徵著歡天喜地,生活富裕。

民間還流傳著“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俗語,故又有“劉海戲金錢”的說法。於是劉海被視為釣錢散財的神仙,舊時結婚時人家常貼上此類圖畫,以取大吉大利,富裕美滿。在傳統年畫“福字圖”中,劉海戲金蟾與和合二仙、天官、財神、麒麟送子,狀元及第等合繪在一起,充滿吉祥、喜慶的氣氛,很受人們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