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海員證5次出海行程10000多海里 他拿下映·紀實影像15萬元大獎


《怒海謀生》是反映一組中國漁民靠海吃海的作品。2018年7月,攝影師李頎拯憑藉這組作品,獲得了第二屆“映·紀實影像獎”評委會大獎,拿下15萬元獎金。  一條行駛在太平洋公海上的中國金槍魚捕撈漁船。根據船型和作業方式的不同,遠洋船在海上的作業時間從15天到3年不等。圖/李頎拯

攝影師李頎拯從2012年12月開始,考取了海員證,先後5次隨遠洋漁民出海作業拍攝,最遠到達東太平洋,行程10000多海里。圖為中國東海上的嵊山島,曾經有大量的漁村,由於漁業資源的枯竭,漁民不得不外遷,剩下空蕩蕩的村子。圖/李頎拯

他還用5年時間走完中國的海岸線,做漁業資源調查。於2018年完成工作,並出版圖書《怒海謀生》,書中使用圖片200多張,6萬多文字。 圖為中國福建東山,女人們帶著孩子,來到海邊給即將遠洋的男人送行。圖/李頎拯

中國的土地有著漫長的海岸線,然而曾經的著名漁場,如今已不得不面臨無漁可捕的尷尬。無節制的海鮮消費的強大拉動力,破壞了海洋資源的再生能力。圖為浙江的嵊山島上,潛水員潛入深海20多米才能撈到海螺。圖文/李頎拯

其次,海洋汙染日益惡化,各沿海城市工業排汙入海,港口、通訊等沿海工業的推進,也大量侵佔漁民賴以生存的海域。圖為潛水員在潛水,由於礁石間暗流湧動,風險也極大。圖文/李頎拯

對於祖祖輩輩把大海當做糧倉的漁民來說,面前就只有一條路:去更遠的海。自1994年以來,中國的海洋漁業捕撈量一直蟬聯世界首位。圖為由於靠近海岸線的海域沒有魚,很多小船已經廢棄。圖文/李頎拯

根據聯合國糧農署最近發佈的報告中顯示的數據,中國海洋捕撈量是第二名印度尼西亞的2.5倍多,約佔全球捕撈總量的17.4%。圖為福建近海的老漁民,花了三個多小時放網、收網,但收穫卻只有幾條小魚。圖文/李頎拯

遠洋漁業雖然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但利益驅使,他們的腳步依然遍步全球。圖為山東石島的港口,海鷗在等待著回港的漁船,它們在等待著丟棄的小魚小蝦。圖文/李頎拯

近岸在小船撈上來的,大多是垃圾,漁民們在垃圾中翻揀出可食用的蝦蛄。十年前,這種蝦蛄,漁民是不要的,但如今,市場上已經賣到60多元一公斤。圖文/李頎拯

山東石島的一家魚粉廠的原料堆場裡,我們走近這些原料,才能看清,這裡的每一塊魚板都是由成千上萬條的小魚壓縮而成。從這個凍板的飼料魚裡可以看出,裡面有大量的有食用價值的魚類魚苗,包括帶魚、黃鯽、鮐魚。圖文/李頎拯

福建東山,澳角漁港到親營村,一段10公里的鄉道緊貼海邊,一路上養殖場一家緊接著一家,數千條白色水管穿過沙灘,伸向大海,抽取養殖用的海水,再把不做任何處理的廢水排回大海,排放口散發著腐臭味。海洋環保專家說:“這種沿海大規模養殖,是一類看不見的生物性汙染。”圖文/李頎拯


一方面是近海無漁,一方面大力發展遠洋經濟,中國的漁船越造越大,現代化的港口中,船也越來越多。圖文/李頎拯

過渡捕撈再加上工業化的快速推進,更是把沿海漁業資源和漁民的生存空間逼到了絕境。圖文/李頎拯

中國浙江寧波石浦港,上千條漁船同時出港捕魚。雖然中國實行了每年的禁漁期制度。但由於船隻太多,以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中國東海已經漁業資源枯竭。圖文/李頎拯

近海無魚,遠洋搏命。 對於祖祖輩輩把大海當做糧倉的中國漁民來說,面前就只有一條路:去更遠的海。一條在太平洋大浪中奮力前行的漁船。它帶著船員,將在海上連續作業兩年後,才能回國。圖文/李頎拯

海上氣候舜息萬變,漁船最怕遇上大風暴。遠洋漁業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圖文/李頎拯

3米高的大浪足以讓人體會到什麼叫“遠洋搏命”。海水傾洩而下,撲向船員。圖文/李頎拯

在大浪中顛簸時,船體搖擺的幅度會接近30度。在甲板上行走都非常困難。圖文/李頎拯

穿著悶熱雨衣的船員連續工作8小時後,全身都被海水和汗水浸透,又溼又黏。圖文/李頎拯

船員在甲板上,整理漁獲。由於船隻太多,這幾年,中國東海的經濟魚產量越來越低,網袋中大多是很小的雜魚,只能用於飼料加工。圖文/李頎拯

由於船隻太多,這幾年,中國東海的經濟魚產量越來越低,網袋中大多是很小的雜魚,只能用於飼料加工。圖文/李頎拯

雖然遠洋漁船不會特意捕撈鯊魚,但如果有鯊魚上鉤或者遊進漁網,漁民也不會放過。圖文/李頎拯

由於中國以及東南亞地區有巨大的魚翅消費市場,捕撈上來的鯊魚,漁民馬上會做切割魚翅處理。圖文/李頎拯

被殺死的鯊魚肚中,有很多小鯊魚流出,並很快死亡。圖文/李頎拯

各種魚類都要立刻分類清理,然後送進凍倉冷藏。圖文/李頎拯

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除了捕魚,船員只剩下無聊。他們會長時間看著大海發呆。圖文/李頎拯

沿海的漁民都會定期挑著香燭和祭品到海邊跪拜,祈求遠洋的親人平平安安。圖文/李頎拯

由於遠洋船醫療條件很差,一位遠洋的船員在海上工作時,發生意外過逝。圖文/李頎拯

福建沿海的養殖佔據了大部分的沿海空間。圖文/李頎拯

在山東一家海洋漁業博物館裡,曾經用於人類食用的經濟型魚類品種,在短短20年裡,就成了只能在這裡看到的標本。圖文/李頎拯

李頎拯,新浪網攝影師。2007年《運河挑夫》獲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銀獎。2008年《城市力工》獲華賽金獎,2015年獲大理攝影節亞洲先鋒攝影師大獎,2016年獲徐肖冰紀實攝影獎,2017年獲映·紀實影像獎。主要作品有《中國東海》、《緬北戰事》、《村裡的計生員老了》、《中國資源枯竭城市》等。

“映·紀實影像獎”是由映藝術中心/映畫廊主辦、“映畫廊之友”攝影基金主辦的,今年已經是第2屆。本屆評委會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與收藏部總監艾琳·巴尼特、法國攝影家閻雷、紀實攝影家李曉斌、獨立紀錄片導演及作家徐星、映畫廊藝術總監那日松五人組成。


“映·紀實影像獎”旨在發現、鼓勵和支持關注民生、關注環境、關注社會變遷,並通過非凡藝術創造力擴展紀實攝影邊界的中國當代影像創作者,通過對這些影像創作者所做探索和實踐的嘉獎,支持中國當代攝影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映·紀實影像獎”特別強調“影像獎”,而非“攝影獎”,參評作品也涉及與影像相關的多種創作方式:平面照片、視頻、多媒體影像裝置、VR及360影像作品。參評者除了需遞交已完成的參評作品,還需遞交參評表,兩者合一才能參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