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了!大发审委上任半年这11家券商26个项目上会0通过

大概去年10、11月,券商新三板从业人员A跟千千说,准备不做新三板这块业务了,转岗到公司的大投行事业部;今年4月,千千问A做得怎么样了,A说还没转,准备拿完年终奖就离开公司,大投行事业部也不去了,可能会去做投资。


“大规模撤材料、低过会率已经让一些投行开始无项目可做,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又在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其实降薪裁员也早在预料之中。”26日,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大发审委去年10月17日上任以来,IPO审核标准不断趋严,至今175家企业上会,70家被否,5家取消审核,5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仅54.3%。

以富士康、宁德时代等独角兽过会为标志,市场戏言IPO已进入“被邀请制”时代,加之传闻中的“三年净利润超一亿”的隐形红线。而截至4月13日,证监会公布的终止IPO企业数量已达113家。

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数据统计,自发审委上任半年以来,11家券商录得“0过会率”,其中,国金证券、中德证券、兴业证券分别有6家、6家、5家上会,但均无一通过:

太扎心了!大发审委上任半年这11家券商26个项目上会0通过

上周,21世纪经济曾报道,虽然目前券商投行业内尚未出现大规模裁员降薪情况,但有多家券商确实已经开始进行了局部调整。例如,以中小项目为主的某中型券商投行在近期加强了考核力度,项目绩效不合格的会被降级,在末位的将会被淘汰,而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中信建投也在今年年初开始调整了薪酬体制。降低所有保代固定津贴,保代的签字费也将分期支付。

“如果按照以往,当前的市场下跳槽的投行人会很多,但现在是去处少。小投行出来的人想去大券商,但是现在大券商招人也比较少。”一位金融猎头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大家都很谨慎,所以大投行要出来的人也很少。”

IPO门槛提高,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小券商的投行部门,而更让人担心的是,2017年年报披露后,在A股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的35家券商里,多达24家净利润下滑,而下滑最大的前十家几乎清一色为中小券商(以净利润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名):

太扎心了!大发审委上任半年这11家券商26个项目上会0通过

注:“规模排名”依据为2016年、2017年两年营收平均值

“大券商强者恒强,中型券商继续分化,中小券商业绩明显下滑”的情况愈加明显,在综合盈利能力下滑与IPO业务收缩的双重影响下,中小券商的投行人员将何去何从?

文 / 肖玮 徐慧

太扎心了!大发审委上任半年这11家券商26个项目上会0通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