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班級問題幼兒教師可以這樣做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藝術,班主任既要務實又要創新,做全班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做孩子的教育者、管理者;既要相互合作,又要明確職責,共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幼兒教師班級管理存在問題幼兒園一個班級是由三位老師和二三十名幼兒組成的一個集體。在這個集體裡,應該解決好幾個問題,使這個團隊能有機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教育好孩子,促進孩子們在這個小集體裡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就幾個問題是:提前安排,做好有效率的班級計劃;明確責任,落實班主任工作職責;加強組織,營造寬鬆、溫馨的家庭式班級氛圍;轉換角色,處理好幾個重要關係;強化管理,增強班級安全意識;加強溝通,構築家園共建平臺。​

解決好班級問題幼兒教師可以這樣做

一、提前安排,做好有效率的班級計劃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計劃,計劃要安排在工作實施過程之前。比如在學期初,認真仔細地制訂好學期工作計劃是學期工作的重要前提。對將要發生的事情要有前瞻性,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制定好。這樣,在工作啟動之後,就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容不迫。比如班級的環境創設,自己的腦子裡首先要有一個大致的方向,然後多方蒐集資料,切記“臨時抱佛腳”,沒有計劃而匆忙亂做一氣。再比如班級的常規管理,開學的時候就讓孩子嚴格按照要求去做,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就不會產生壓力。一開始就沒有堅持好,就很難把不好的習慣糾正過來。

二、明確責任,落實班主任工作職責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崗位教師的管理(如配班老師和保育員),又有對不同個體幼兒的管理;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比一般教師更強的職責約束。第一,要有凝聚力。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能夠使本班人員與自己一道為實現班級目標而努力,相互間能團結一致,和睦相處。第二,在班上發現問題時,具有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班級工作不斷完善和不斷地改進。第三,具有處理各種關係及矛盾的能力,如班級人員之間的關係、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係、本班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係等。

三、加強組織,營造寬鬆、溫馨的家庭式班級氛圍

在一個班級中,寬鬆、溫馨、愉悅的家庭式氛圍的創設,對孩子的常規養成十分重要。我們老師每天主動熱情的接待孩子,和孩子拉近距離,親切呼喚孩子的小名,和孩子交朋友,以一顆童心去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特別是到了中大班時期,我們除了繼續創設和諧、溫馨的家庭式氛圍外,還應注重孩子的主人翁意識的培養,比如在環境創設方面:區角怎麼擺放,牆面怎麼佈置,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知道自己就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積極參與,共同商量,共同創設,這樣更能提高孩子的興趣和創造性,使孩子有參與班級環境創設的成功感和責任感,也有助於對孩子進行愛惜勞動成果和愛護環境的教育。可以說,有怎樣的班主任,就有怎樣的班級,有怎樣的班級,就有怎樣的孩子。為什麼有些班的孩子特別講衛生,懂禮貌;有些班的孩子到處扔垃圾,不懂禮貌。有些班常規很好,不論參加任何活動都有組織、守紀律地進行;而有些班孩子自由散漫、不受約束,秩序很亂。大型集會的時候對比會更加明顯。也就是說哪個班精神面貌好一些,家長和老師都心中有數。良好的班風可以說是一種精神風貌的體現。它是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良好的班風,可以使班上的每位孩子、每位教師、每位家長都能積極主動、充滿幹勁地為班級服務。​

解決好班級問題幼兒教師可以這樣做

四、轉換角色,處理好幾個重要關係

要當好班主任,就要處理好與配班教師、保育員、家長之間的關係。充分調動他們參與遊戲、學習、共同教育的積極性,形成教育的合力,這樣才能盡善盡美的完成好班務工作。班主任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與人和睦相處而且能促使整個團體通力合作。例如,在與其他老師和家長溝通時,要用最真誠的心與他們交流、溝通,同時還要講求方法和技巧性,對別人的不足,用先揚後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話,可以用開玩笑的語氣提醒對方。尊重對方的感受,你們之間的溝通才能做到更有效。又如,班主任要學會關心他人,重視運用自己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即運用自己的正直無私、坦誠寬容、平易近人等人格力量,以自己良好的素質和修養,加上與班級成員之間的感情互通,使大家彼此間產生敬佩感、信賴感、親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級體建立成一個溫馨、和諧的小家庭。

班級管理者必須由權威觀念向服務觀念轉換。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是管理整個班集體的權威,所有班級的一切活動計劃、活動安排、活動規則都由班主任一個人制定,配班教師、保育員、孩子和家長都要聽從安排,被動的配合開展活動。目前,隨著新《綱要》的頒佈與實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孩子學習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級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安排,班主任要大膽放權,由權威的前臺走向服務的後臺。讓孩子、家長、配班教師和保育員都走到班級管理的前臺來,這樣班級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強化管理,增強班級安全意識

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老師稍有疏忽,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當班教師的責任感要很強,時時處處都要留心孩子的變化,視線始終不能離開孩子,要做到每一位孩子都在你的“眼皮底”下,對一些有“反常”行為的幼兒要善於“察言觀色”,多加關心。例如:在遊戲場上,幼兒顯得格外活躍,也特別容易受傷,教師需要指導他們安全地進行遊戲活動,如何正確使用遊戲設備(攀巖牆、滑梯、軟橋等)、遵守遊戲規則、有需要時懂得向教師求助。外出時,更要時刻檢查人數、檢查孩子的鞋帶、叮囑孩子不要亂跑、注意周圍的情況,及時制止孩子的一些危險行為。​

解決好班級問題幼兒教師可以這樣做

六、加強溝通,構築家園共建平臺

幼兒園班級工作的有序開展是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的。有些活動我們要徵求家長的意見、或讓家長參與指導。我們在每學期初都要召開家長會,在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這一學期將要開展的活動、孩子開學初以來的一些情況、家長需要配合做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讓家長了解的越多,他們參與和配合幼兒園工作的力度就越大。為了使家長進一步明確配合的內容,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還充分利用家長園地、推選家長委員、確定了家長開放日和家庭友好小組活動等。只有家長切實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才能促使孩子身心和諧的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的更好。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藝術,每天都需要我們工作、學習、總結、反思。班級工作既要務實又要創新、班主任既要做全班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做孩子的教育者、管理者,既要相互合作,又要明確職責,共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