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缺愛的孩子會有什麼樣子的表現?

爭取一丟丟


缺乏愛和關懷成長的孩子,基本是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如果童年時期生活、性格沒有形成好和發育好,孩子到青春期,叛逆心理嚴重,很容易導致孩子走彎路,影響孩子一生。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親的愛、家庭的和諧、友好、互愛的親子關係特別重要。

缺乏愛和關懷的孩子,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性格孤僻、自卑、脆弱、極端等。

一個缺愛的孩子,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缺乏安全感,性格比較孤僻、冷漠、自卑、很難與人相處,以後生活和工作中很難能融入團體生活中,而且容易走進極端,可以說沒有愛陪伴長大的孩子,這一生都是不幸的,會過的很辛苦。

希望我們身邊儘量少一些缺愛的孩子,父母既然把自己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應該付出一些應該的責任,讓孩子生活在溫暖的陽光裡。


孩子王育兒顧問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的一位來訪者。來訪者的諮詢目標是因為孩子多動症且低智商感到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非常自卑,同時會對孩子有著深深的恨意。
幾次諮詢後,我感到她自卑的原因似乎不單單是孩子的問題。我瞭解到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疼愛以及在整個婚姻也不曾得到過她所渴望的愛。我在想她的自卑會和缺少愛有關嗎?

當我一次又一次的與她探討孩子的問題會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什麼以及會讓她有多麼自卑時,她突然跟我說,也許孩子並不是她自卑的唯一原因,並告訴我她從小就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不敢拒絕別人,從小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比不上別人。當我把這些呈現給她,她看到自己目前只是因為孩子的問題變得更加自卑,同時把對自己不滿意的這部分放到了孩子身上,進而對孩子產生恨意。那麼我們會看到在她的內心深處只是想要得到愛,而不是一個不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同時因為缺少愛而去融合他人最終失去自我,並且認為自己的不幸都是因為外界所導致的,自己沒有力量去改變什麼。

羅洛.梅在《愛與意志》裡充分闡述了愛之於意志的重要性,當一個人沒有愛就不能實現自己的意志。奧托.蘭克把意志分為三個階段:一、對立的意志是指反抗別人的意志;二、正面的意志是指願意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三、創造的意志是指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蘭克認為,個體的意志從它的起源來說具有一個消極的特徵,是兒童在反對所依賴的父母時所表達的意志,它做為反意志做為不想要,正是意志的起始。在發展中兒童以“反意志”的形式第一次獲得了自己的意志。只有兒童能說不,並表現他的任性的時候,他們才開始體驗到他們自己具有一個自己的意志。而我的來訪者因為沒有足夠的愛而膽怯,從來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敢反抗別人,沒有實現她的第一個意志――對立的意志,當然就不會有正面的意志和創造的意志了,也就是不能做自己必須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的來訪者會掙扎在生活的困境中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為了自己想要的能夠做些什麼。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李笑軍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1. 缺愛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容易走兩個極端,一種情況是極度的保護自己,表現的就是自尊心強,很強勢;另一種情況是自卑,自閉,比較不喜歡跟人溝通交流,表現的有些孤僻;還有些孩子兩種情況兼有,疑心重、脾氣暴躁。


2.由於缺愛,使得孩子沒有得到正常的愛,長大後也不會用恰當的方式愛別人,容易造成人際關係不和諧、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緊張等。

3. 缺愛的孩子更容易早戀,更喜歡上網尋找情感的宣洩和慰藉。有些父母工作忙,或者父母回到家只顧玩手機,不與孩子交流,致使孩子假性缺愛,也是造成孩子喜歡上網的原因之一。


4.缺愛的孩子面對別人對自己的好,更容易失去自我,不懂拒絕別人。

因此,在對孩子教育中,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兼顧,要有愛與關懷。


米易木


一個缺愛的孩子會有什麼樣子的表現?

一、缺乏安全:有一個小孩,她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她都是爺爺奶奶帶大,很少有玩伴,有一天,有一個小姐姐去她家做客跟她年齡相仿,剛開始姐姐主動跟她玩她不理姐姐,她的玩具都不允許姐姐玩很牴觸,但是又想跟姐姐玩。後來姐姐找其他人玩,玩的很開心的時候她想加入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跟大家一起玩,她在哪裡猶豫了一下。後來還是那個小姐姐拉了她過來跟大家一起玩,這會她就很放的開在哪玩跟姐姐玩很開心,後來就跟姐姐說我們兩個是好朋友什麼的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都要給姐姐。有一次,姐姐在跟媽媽一起聊天,這個小朋友就一個人在那邊生氣不說話,問為什麼生氣?她說你們不理我了,其實我們忽視了她沒有主動跟她聊天了,她覺的我不理她了。


二、性格怪異:莫名其妙的生氣,上一秒還跟你有說有笑,下一秒就生氣了哭了。玩遊戲,她說了就會說我們欺負她,一點都不講道理,她都覺的她是對的,她是小孩我們大人應該讓著她,這個應該是一個性格上的缺陷吧。

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早成熟,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多關心孩子,孩子多一點關心就多一點愛。


爭取一丟丟


hello我是孩事兒的創始人·孩兒他舅。

“缺愛”的孩子是怎樣形成的?他們有什麼特徵?他們會受到什麼影響?應該怎樣避免?希望能給為人父母的我們補上這一課,讓所有孩子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孩子“缺愛”的信號

  • 撒嬌

如果孩子一直唸叨“陪我玩”、“抱抱我”等撒嬌的語言,這可能是“缺愛”的初期表現。儘管家長可能非常忙,但如果孩子提出這種要求,請擠出時間滿足孩子。


  • 耍賴、搗蛋


如果口頭要求得不到滿足,接下來孩子就會用耍賴、激怒家長的方式來引起注意。到了這一步,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跟孩子多互動、多交流。


  • 無意識的自我傷害

“缺愛”的壓力不斷累積以後,孩子開始咬手指甲、揪頭髮甚至抽搐、痙攣。這種行為均為無意識狀態。從嬰兒到幼兒,孩子從咬手指到不咬手指,此時孩子又重新開始咬手指,這是“缺愛”的明顯信號,家長一定要注意。


  • 感情缺乏

悲傷的時候、感覺到痛的時候不會哭,嬉鬧的時候、高興的時候也不會笑。孩子生下來後,如果他的欲求一直得不到滿足,最後自己傳達欲求的行動就會減少。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我的孩子性格穩重、懂事”,但事實上很可能是兩碼事。


孩事兒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有愛,才有安寧,有愛,才有溫暖。那麼,一個缺愛的孩子,會有什麼樣子的表現呢?

一、缺愛的孩子,心理會極度的不安全,恐慌,會懷疑這個世界究竟有不有溫暖。缺愛的孩子有時候睡覺睡得不塌實、不安穩,或者被驚嚇而醒,很容易影響他的生長與發育的。

二、缺愛的孩子,心裡是匱乏的,他會懷疑自己究竟值不值得被愛,會懷疑自己究竟值不值得擁有愛。他在爸媽身邊,想撒嬌而又不敢撒嬌,總會畏萎縮縮的。缺愛的孩子不管是上幼兒園還是上小學、大學或者出生社會後,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總是會把自己擺得很低。

缺愛的孩子會不自信,缺愛的孩子長大後做事情可能縮手縮腳放不開,對於一些事情不敢大膽地去嘗試,更不敢去創新。

三、對於膽子大一點的缺愛的孩子,他也許會通過調皮、叛逆、傷害自己等手段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看父母親會不會注意他、心疼他和懂得他,看看父母會不會以抱抱他、親親他的親密行動來安慰他的心。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小家幸福和諧,國家才繁榮昌盛。希望我們做爸媽的好好相愛,給予我們的孩子完全的接納和無條件的愛吧。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與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文海撈夢話育兒


缺愛的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社會交往問題及反社會的行為。弗洛伊德早年接受採訪的時候,被記者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您覺得如何讓一個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呢?弗洛伊德說,愛與工作。記者當然不幹了,心想您是大師,怎麼能說出這麼淺顯的話呢?再次追問,弗洛伊德說,就是愛與工作。

獲得愛,就等於獲得了歸屬感,獲得工作,就等於獲得了價值感。而人在社會生活中國,最需要的,無非就是歸屬感與價值感。

缺乏愛會很麻煩,我給大家舉個小例子,有一個初三的的女孩,換過5個男朋友,老師們都不喜歡她,她來找我做諮詢。經過和她深入的交流,我瞭解到,原來,她的父親是一個生意人,從小就沒有陪伴他,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就開始主動的追求男生,很多師生覺得她隨便,其實她是在尋找與彌補她的缺失“父愛”,當她找到了要一個男孩,發現男孩給的並不是她想要,她便又開始尋找新的目標。

不被愛的人自卑或自負、孤獨與無力感、不願意與人交往或過分熱情,嚴重表現,會出現報復社會的行為。(via劉勇赫)


抖音搜索:勇赫大叔


勇赫侃育兒


一.缺乏安全感和關係自信

1.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關係行為上會表現為兩種:自我防禦型和討好他人型。

自我防禦型表現為在關係中一有風吹草動就主動撤退,不善於進而爭取,有時候也往往伴隨了一定的攻擊性,傾向於否定對方來降低自我否定。無疑,這對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或者親近的朋友之間會是個大問題。

討好他人型是指在關係中,在極高程度上以他人為中心,因為害怕關係破裂,自己被拋棄,他會無盡地付出、壓抑自己。他們表現得異常地感恩,如果向對方提要求,自然地假定被拒絕,如果對方答應他們就千恩萬謝,感激涕零。這並非健康的心理,因為自我價值感低,自我認識容易受到他人的過度影響。

2.影響到自信

缺乏愛會導致自我懷疑,這是一種整體性的懷疑,在關係中懷疑自己不夠可愛,不值得被愛,容易有拋棄感。在工作、學業和事業中,容易自我否定,導致自我效能感低下。缺乏自信進而導致耐挫力低。因為不相信自己天然值得被人珍視,很大程度上需要不停地向別人證明自己有用,很能幹來獲得價值感。而過度依賴外在績效來證明自己, 一旦遇到工作上的挫敗,就容易整個否定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一無所有,而且也因為難以擁有支持性關係,或者開口求助,導致恢復能力弱。

二.為什麼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

缺愛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可以說對人一生都有深刻影響。在不同的程度上,有的孩子發展出攻擊性行為,有的孩子發展出退縮性行為,有的孩子也非常親社會,表現為在人際關係中無盡的付出,甚至喪失了自我。

缺愛是個前提條件,最後發展出什麼行為模式,跟孩子原始的性格底色有關係,——性格形成我們可以大致說是三分後天養成,七分天生——但是也跟缺愛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有關。

所謂缺愛是顯性,還是隱性,是指缺愛是孩子主觀上察覺到的,還是主觀上沒有察覺到的。這對孩子的行為模式可能產生不同走向的影響。

比如,主觀上感知到了自己不被愛,那麼根據孩子天然的性格,他會責怪環境,或者畏懼環境,對應可能產生攻擊性行為或者退縮性行為。

而在主觀上沒有感知到缺愛的孩子,他將缺愛怪罪於自己不夠努力,那麼就會發展處感恩過度的親社會行為。


幸福trytry


缺愛的孩子會很膽怯

小寶一出生就是媽媽幫我帶,而他與大寶只相隔14個月。

因為家庭關係原因,大寶是由婆婆帶,婆婆與媽媽住的地方相隔一座橋。

平時週一至週五期間,我會安排一個晚上時間回來看一次小寶。

由於上了一整天的班,也累了,通常回到家只是抱一抱小寶,陪他玩一下,然後交給媽媽了。

直到他一歲的時候,有一次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小寶坐在餐椅上,大人給什麼他就吃什麼,不哭也不鬧,想要吃的,想要玩的都不表達,乖得讓我心疼。

因為太少有時間陪伴他了,孩子雖然有姥姥了,每次只要我和先生回去,他就會立馬爬過來要我們抱。

因為缺愛,而讓他變得膽怯。


遇見湘女子


我嫂子以前給她弟弟帶過孩子。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從一歲多點就是我嫂子帶著。小小個個的,非常懂事。吃不挑食,坐在餐桌上,給她一碗飯拌菜,自己用勺子吃,或者嫂子給她三下兩下就喂完。(不像現在她自己的孫子,要追著趕著喂,還不一定吃完)。晚上要睡覺了,告訴她先上廁所,再脫衣服上自己的小床,她就會照做。

我有時候到嫂子家,看到她就覺得她可憐見的。小小年紀本該撒嬌,可她的眼神總是那種試探性的,怯怯的,吃什麼玩什麼,都在看別人的態度。你不叫她,不抱她,她絕不到你身邊來打攪。多半是一個人在一邊安靜的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