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每逢节假日

孩子的假期安全

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但即便这个话题被反复谈起,儿童在假期里遭受人身损害的事件仍频频发生。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为引导家长和社会关注孩子外出活动时的人身安全,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小编为家长们梳理一下假期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常见类型和加强安全保障的有效对策。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一、假期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常见类型

案例一

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2016年7月22日13时许,4岁的浩浩在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某小区内玩耍,适有刘某驾驶小型轿车由南向东行驶,汽车右前轮轧到浩浩,造成浩浩受伤。事故经大红门交通大队认定,刘某驾驶机动车在居民居住区内未避让行人的违法行为与本次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是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据此认定刘某负全部责任,浩浩无责任。事故发生后,浩浩在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车祸伤,左股骨、右锁骨等多处骨折。

案件分析

刘某与浩浩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浩浩受伤,事故经认定刘某负全部责任,故对于此次事故应由刘某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另外,因事故认定书认定本案事发于居民居住区内,浩浩在此处玩耍并无不当,且刘某当庭称其发现浩浩被撞后下车叫人,发现浩浩之母就在刘某身后,故浩浩及其监护人对本次交通事故并不存在过错。

当下,路面上小型轿车、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各式车辆混杂,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而假期里孩子们的外出频率又较高,未成年人很容易在出行中遭遇交通事故而受伤。常见情形有徒步行走时被车辆撞伤;乘坐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受伤;未成年人独自骑行自行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等。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案例二

游乐场所玩耍出意外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2013年7月18日,9岁的城城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某嬉水乐园游玩,在魔幻水城堡区域,城城通过水道由下向上行走途中被水流冲倒摔伤,导致两颗牙齿全脱位、两颗牙齿震荡。魔幻水城堡游客须知提示牌第1条为:本设施限身高在1米以上游客游玩,1米以下儿童游玩须有家长陪同并听从工作人员指引。事发时城城无父母陪同,城城父母自述事发时城城1.43米,城城在水道由下向上行走途中无工作人员予以制止。

案件分析

首先,本案事发时城城虽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亦有一定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在水道上逆行本身即存在一定危险,故城城受伤自身存在部分过错,应自行承担部分责任。其次,城城做出危险行为时,没有工作人员予以制止,考虑事发时间为夏季且儿童游客较多,嬉水乐园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对于城城的受伤亦存在一定过错,法院最终判定城城和嬉水乐园各承担50%的责任。

假期到来,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玩耍,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游乐场所提供的娱乐设施和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但即使正常使用这些公共娱乐设施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滑倒、摔伤、磕伤等意外,而一些具有高空、高速等危险因素的游乐设施如若不能安全使用更是存在极大的人身损害风险。因此,游乐场所玩耍受伤是较为普遍的人身损害类型,未成年人在游乐场所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案例三

餐馆就餐受伤害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2015年8月14日晚,8岁的淘淘随父亲等人至某饭店二楼用餐,在淘淘随父亲上厕所时,淘淘独自先从厕所跑出,适有一名服务员端汤行至此处,二人相互躲避不及,淘淘上身撞到服务员手中托盘,使得汤盆里的热汤溢出,导致淘淘被烫伤。随后,淘淘立刻被送至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胸部及右上肢烫伤(浅Ⅱ度)。

案件分析

该饭店在高温食品传送过程中未采取保护措施,未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就餐环境,故对淘淘的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淘淘的监护人亦未尽到监护责任,对于损害的发生具有一定过错,应当自行承担相应的损失。法院最终确定饭店承担80%的赔偿责任,淘淘父母自行承担20%的责任。

现代生活方式下,家庭外出就餐频率提高,尤其是节假日里,各式餐馆中经常可以看到随家人就餐的孩子们。但因孩子通常比较活泼好动,加之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所以在就餐过程中较易发生人身损害。诸如,在餐厅嬉闹时摔倒、被高温食物烫伤、被餐饮用品划伤等。

二、加强未成年人假期安全保障的有效对策

1.未成年人的家长担负起监护职责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未成年人的家长应充分履行监护职责,确保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和风险防范义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家长携孩子外出时应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公共秩序,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举止,不放任孩子进行危险性较高的娱乐活动;尤其在出行和在人员密集场所时或孩子从事具有一定风险的特殊活动时,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避免因家长的疏忽导致孩子发生意外。

2.公共场所管理者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宾馆、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公共场所管理者应确保提供的服务设施符合安全标准,杜绝使用安全质量不达标的产品,并需定期排查场地内的安全隐患,确保公共安全;同时,还应根据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对未成年人密集的区域进行重点巡防;事故发生后应积极救治,防止损害后果进一步扩大。

3.家长、学校和社会应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安全意识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父母和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学校和社会应合力引导未成年人真正将“安全第一”牢记心间,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场所秩序,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文明游玩,杜绝因不遵守规则和秩序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教育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事文体活动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远离安全隐患较大的场所。

快乐暑期行系列之——假期安全要注意 法律知识告诉你

供稿:未审庭 徐丽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