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过1亿用户在喊“小度”?百度地图AI化的升级和可能

7月22日,在极客公园2018 Rebuild科技商业峰会上,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莹透露,将语音融入地图后,已有超过1亿用户使用百度的智能语音助手,很多人习惯呼唤“小度小度”开启行程。

依托强大的AI大脑,百度地图正变得“更准确、更丰富、更易用“,半个月前,曾有过这样一次精彩的演示,面对一段60多字的、“绕口令”式的服务请求,百度地图语音助手精准识别、理解后,给出了最佳的路线推荐,神奇的效果引发产品流量暴涨。

为什么超过1亿用户在喊“小度”?百度地图AI化的升级和可能

“小度小度”即可唤醒的智能语音功能,正是地图产品向AI升级转型的典型标志。

加速度的进化

从PC时代、移动时代,再到AI时代,地图变得越来越易用、有趣,甚至开始有点人情味。无论在用户端和数据端,基于AI赋能,百度地图正显示出加速度的进化能力。

在用户端,AI技术的植入,实现了更智能的地图导航,由于可准确理解用户各种各样的语音需求,并及时给出正确反馈,用户出行的地图调用,可全部实现语音操作,意味着解放驾驶人双手,增加了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基于AI的人机对话能力,百度地图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式地单向输出位置信息、线路及其他信息,变身为一个可交互的智能秘书,更快捷、更智能、更个性化,很多驾车人,即便知道行车路线,也喜欢“调戏”小度,缓解驾车过程的无聊。

在用户看不到的数据端,AI也已发挥巨大作用。

传统上,采集后的高清图像均以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AI技术的发展,现在采集自动化手段大幅提高,包括数据处理,广泛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模式识别,目标分类的自动化水平不断跃进;就制图而言,交通标识、标牌以前均要人工识别和编辑方式,现在均以AI方法来解决,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这也加速了地图信息的更新,提高准确度。

可以说,在AI的渗透下,百度地图实现了全方位的进化升级,这种升级也得到了用户侧的反馈。根据艾媒咨询刚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APP排行榜》,在地图导航类APP的排行榜中,百度地图以29389.76万的月活跃人数排在了首位。

为什么超过1亿用户在喊“小度”?百度地图AI化的升级和可能

持续创新的伏笔

李莹在演讲中提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会“更准确、更丰富、更易用”,而这种升级背后,也为未来的创新暗含伏笔。其中,至少在三个重要方向上,百度地图会持续引领变革:

第一,交互。

“小度”的进入,开启了交互功能,未来,随着AI能力提升,百度地图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助功能,比如关于车距、速度等方面的建议等;在提供便利性、安全性的同时,借由人机对话技术的进步,这种服务范围很可能扩展到情绪的需求,比如,地图产品被赋予一种人格属性,可以与驾车人自然对话,缓解其疲劳,调节行车人的情绪,就像“小度小度”的召唤一样,这些都可能是潜在的“沉睡需求”。

尤其随着AR等新技术的引入,这种交互性会继续强化,百度地图已有全景AR步行导航,以及AR楼宇识别等功能的探索,我们可能期待,地图除了功能助手,也许还会是路上有趣的伙伴。

第二,场景。

百度一直主张,地图应用不只是功能的变化,“更是一个从数据生产到数据加工再到场景应用的系统性工程”,场景是百度地图产品发力的关键方向,比如与西安市旅游局在景区精细化地图、智能导游、全景图等方面的合作;为全国各检察院、各法院及各法律援助中心上线政府认证权威标签和专属图标,便于用户确认地点的权威性,其数据能力已涵盖1.9万家以上全国法务办事机构。

可以设想,百度地图会提供更多基于场景的服务,从充电桩的标注到交通疏导、紧急救助等泛出行领域。更重要的是,随着AI技术渗透到百度全体系,未来,与搜索等入口的对接,百度地图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用户需求,提供基于场景的贴心服务,更方便地帮助用户到达目的地。

第三,自动驾驶。

精准是地图应用的前提。据李莹透露,百度地图开发了“智能融合定位”的技术,借助海量位置大数据的挖掘,实现高精度室内外静态定位,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的模式识别和航计推送的PDR、VDR等技术,均已达到业界领先的水平。比如,在动态的情况下,其车辆航位推送在隧道场景误差率小于10%,接近GDP定位精度。

众多周知,自动驾驶是基于地图数据的获取、处理跟服务展开的,百度本身是国内研究自动驾驶最领先的公司,未来,百度地图很大概率会是与自动驾驶结合最紧密的地图产品,会在精度、更新速度上保持领先。

为什么超过1亿用户在喊“小度”?百度地图AI化的升级和可能

正如李莹所说,智能语音引爆了地图AI革命,基于百度AI能力加持,百度地图已是真正意义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用户可以期待AI的进化将一直持续下去,“科技可以让出行更简单”的旅程,才刚刚开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