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爲「仇人」?

我家女兒剛滿一歲,親戚朋友都誇她乖,不哭不鬧很為父母著想。說這些的同時,還會列舉自家孩子的各種不省心的行為,比如,要什麼不給就大哭,一直要抱著做童車都不行等等。其實我想說,並不是我家女兒不哭,而是我瞭解她的需求,在她哭之前就滿足了她。

只要有孩子的父母聚在一起,總會聊一些孩子的話題,大多會抱怨孩子讓自己生氣的種種行為,常用形容孩子的詞語也多是,皮的很、不聽話、煩人等,歸結一個詞就是“熊孩子”。而孩子也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反抗防禦是常用的交流方式,彷彿和父母有仇一樣,非要對著幹。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熊孩子呢?我們的教育到底出現了哪些問題?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1.單向“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育兒的主體應放在孩子身上,重在“教育”子女,要求孩子學習好、懂禮貌、多才多藝,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點——育兒的主體應該是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我們才是更應該關注的人,因為我們負責教。中國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又有身教遠勝言教的說法,可見老祖宗早就參透了這個道理,只不過我們在繼承的過程中變味了。想讓孩子學習刻苦,首先父母要愛學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先讓孩子培養興趣,父母自己沒有興趣愛好,又不願意花精力去培養,那麼教育子女還有什麼說服力。

還有的父母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你自己都做不到,為什麼要逼孩子去做到?這種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使之產生逆反心理。

2. 一味認為孩子不聽話

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就說孩子不聽話,卻沒有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當孩子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不是去詢問傾聽孩子的需求,而是批評孩子,久而久之會有兩個結果:要麼孩子什麼都聽你的,變得沒有主見,要麼不在和你說自己的想法,拿你的話當耳旁風。

3. 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很多孩子是老人在帶,相對於父母而言,老人更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在他們的觀念中,吃飽穿暖就是帶孩子。而真實情況是孩子不僅有物質需求,還有情感需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留守兒童會有心理問題,長時間的和父母分離,孩子沒有歸屬感、安全感和信任感。

4.過分的嬌慣

現在,有一種新的情況出現了,父母太嬌慣孩子,孩子說怎樣就要怎樣,不然就大哭大鬧,父母顯得很無奈。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在孩子小的時候認為某些行為好玩,不加以制止反而鼓勵,形成了模式即使長大了也很難改過來。

另一方面,孩子為什麼喜歡哭?一個是他的需求沒被滿足;另一個是,他習慣了用哭的方式來讓你滿足他的需求。孩子很敏銳,在幾個月的時候就能記住奏效的行為方式,一旦他覺得哭很有用,就會反覆使用這一策略。

5. 暴力溝通

看到很多家庭的溝通方式,沒說幾句話火藥味就上來了,很多時候問題很小,但是溝通的結果很嚴重。那些因為雞毛蒜皮的事而想去的離婚的,多數是溝通出了問題。

父母通常都有一個習慣,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比較,別人的孩子都是優秀的、聰明的、乖巧的,自家的總是笨的、不聽話的、讓人擔心的。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和敏感的,你的比較、批評、責備和命令在達到目的的同時,也會引起孩子的反叛和自閉。

正是父母的這些教育方法,讓更多的“熊孩子”出現,是時候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了。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給出了這些問題的解決思路,它提出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是尊重和合作,給出解決合作問題的七把鑰匙,並分享了大量的故事。我是看過《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書裡建議的溝通方式解決了我多年人際交往的問題,當我有了孩子之後就買下了《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這本書。它果然沒讓我失望,書裡不僅有理論知識來端正我們的理念,還有方法剖析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和很多外文譯書一樣,它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工具,讓父母們實踐起來有章可循。難怪會被《正面管教》、《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非暴力溝通》三大暢銷書作者同時推薦。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是由蘇拉·哈特和維多利亞 ·霍德森合著的,兩人從事了40多年的小學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寫著本書之前,曾一起合著過《教室裡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兩人一起合作寫作了20多年,既是摯友又是合作伙伴。蘇拉·哈特更是CNVC(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的認證培訓師,為將非暴力溝通融入家庭和學校教育做除了重大的貢獻。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來闡述理念,認為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就是尊重和合作,並提出合作出現的問題;第二部分給出七把鑰匙來解決合作的問題,這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三部分是關於家庭合作的大量案例分享。修正觀念提出問題、給出方法、案例證明,這樣的內容安排符合我們的思維方式,一步一步給我們呈現出一個完整的育兒解決方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01尊重和合作是根上的問題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尊重”和“合作”的概念,家長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行動,如果孩子不能滿足自己的期待,就會覺得孩子是錯的、不好的,然後就使用父母的權利讓孩子屈服。

在小的時候,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常常會問“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而現在我們不會很在意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實際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小時候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那時我們常常被告知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父母很少有時間和精力來了解我們想法,更不會顧及我們的感受。“這是為你好”是最常見的說辭,以此來硬性塑造我們的是非觀。所以,好壞就成了我們判斷事物的標準。這就是“控制型育兒方式”,父母長提出一些要求和命令,當孩子反抗時,就會使用威脅懲罰、獎勵承諾的方式來讓孩子服從。這種育兒方式沒有尊重和合作,只有要求和命令,父母主導一切,帶來的只有爭吵、傷害。

“合作”就是要一起完成某件事,強調一起而不是單方面的;“尊重”是瞭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需求。孩子太小不會表達時,常用哭泣來傳達他的需求,大孩子可以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他們的需求。但有時候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這時候父母的耐心和關注是至關重要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事,讓我重新認識了老人帶孩子的弊端。一個大概2歲的小姑娘,在奶奶抱著進小推車時,腳踩在了小推車前面的扶手上,老人照著小姑娘的腿啪啪打了兩巴掌,小姑娘疼的哇哇大哭。在老人眼裡就是小孩不聽話,為什麼不好好坐,但對於孩子而言,她就是想用腳踩著玩一玩,本性使然她沒有這麼做不對的概念。如果時間緊,老人完全可以和她溝通要早點回家,或者重新抱著腿塞進去。這種打罵的方式,只會讓她更想這麼做。

如果想讓孩子和你“合作”,我們就需要更科學的育兒方式“賦權型育兒方式”。當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不同意時,父母應通過傾聽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感受,找到孩子真正的需要,然後和他們一起尋求讓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融入進來,化被動為主動,同時學會解決問題、決策以及承擔責任。這兩種方式,“控制型育兒方式”短期內更有效,後期弊端較大;“賦權型育兒方式”前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利於孩子的長期發展。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02 摒棄壞習慣,非暴力溝通

一天晚上,你正在看球賽,兒子在旁邊玩。你正看得激動的時候,兒子也玩嗨了,各種叫喚你非常生氣。

“你該去睡覺了。”

“不嘛,我再玩一會。”

“那你小聲一點,我聽不見電視的聲音了。”

“好。”一會孩子又控制不住大叫起來。

“已經很晚了,現在就去睡覺!”

“你怎麼不去睡覺,我就不。”兒子繼續玩的起勁大叫。

你抱起孩子就往臥室裡送,孩子哇哇大哭,你錯過了一個精彩進球,兒子也沒有玩的成。

換一種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結果。

“你該去睡覺了。”

“不嘛,我再玩一會。”

“兒子,我知道你玩的正盡興不想結束,我也想看電視,這場球賽對我很重要。所以可不可以想個辦法讓我們都能如願。”

“好吧,我統一你的提議。”

“你再玩10分鐘就去睡覺,或者去臥室玩,你覺得怎麼樣?”

“嗯,那我我去臥室玩吧。”

客廳清淨了,你看到了喜歡的球賽,兒子玩到自己的玩具。

這兩種結果無疑你更喜歡第二種,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但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按照第一種來行事,因為當別人與我們意見不一致時,我們會失去耐心被自己的情緒所操控。很多時候爭吵,只是想證明別人的錯誤,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這已經違背了溝通的初衷。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針對溝通問題,提出了兩種語言“長頸鹿語言”和“豺狗語言”,兩者代表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其中,長頸鹿語言就是基於尊重和關心每個人的需要的非暴力溝通語言。他強調先傾聽對方的意願,在瞭解對方需求後誠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請求,是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激化衝突的語言。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長頸鹿語言: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舉個例子,你的另一半最近經常出差,回到家不陪你和孩子還打遊戲,你知道他這是在解壓,但是你很氣憤。這個時候為了不發生衝突,你可以用長頸鹿語言來表達。

“親愛的,非常開心你能回來,但當我看到你這麼久回來後還在打遊戲的時候,我很難過很孤獨。因為我和孩子都需要你的陪伴。我希望你回到家可以多和我們交流,和我們在一起你同樣可以緩解壓力。”

當你這樣說的時候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想吵起來都難吧。

需要注意的是,在表達的過程中要區別開“批判”和“觀察”,“想法”和“感受”,“請求”和“要求”這幾組概念。比如上面一個例子,如果在說感受的時候說成了“我覺得你很自私,一點也不顧及我和孩子的感受”結果會是怎樣?對方一定會覺得受到了攻擊,立馬拉起防禦系統並對你進行反擊,以證明自己不自私,沒有不顧及你們的感受。這時候只是情緒的碰撞,無法再解決問題了。在你提請求時,也不要提不明確的或無法執行的要求,這會阻礙你的目標。書中也給出了其他幾組詞語判斷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03營造家庭氛圍,善於利用工具

有一天,我不滿老公的一些做法,一直叨叨的抱怨他。有一瞬間,我感覺這個情形很熟悉,這是幼年時我媽媽對爸爸做的事。我是不贊同這種做法的,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也有這個習慣。可見,童年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你的潛意識。

從孩子會模仿開始,父母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起諄諄教導,孩子更容易受“父母做什麼”影響。所以,很多長輩會給小輩們講自己的經驗教訓,小輩們照著做的少之又少,反而會按照長輩的行為方式形式。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另外一個亮點就是給出了很多工具,家庭會議、長頸鹿和豺狗遊戲、豐盈生命之體驗等等,都是可供實踐的。家庭會議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工具,有些家庭每週都會舉行一次,在會議上分享最近的成就或故事,提出問題,全家共同討論解決方案等,是家人交流溝通的好機會。

和《正面管教》類似,書中的一些理論和方法,並不是記住就行了,都需要在生活中反覆的練習和總結,如果不實踐對親子關係的現狀並沒有什麼改變。所以,在書的最後分享了很多真實的故事,在故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痕跡。

為什麼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很多朋友都有這麼個現象,朋友都說他性格很好,但是和家人在一起就很暴躁,沒有說幾句話就要跳腳。這類朋友和家人生疏,和朋友親密,把刺對著家人,把溫柔給別人。這是因為在家裡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只能轉向外界尋求這方面需求的滿足。父母自認為的好的物質環境、好的學校、優質的資源,卻不能讓孩子感到你對他的好。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告訴我們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也是家庭必要提供給孩子的,給與尊重,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共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主見、有責任、有愛的優秀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