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後,太空中將發生一件大事?看看中國這一驚天動地的壯舉!

近日,中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和聯合國共同向世界宣佈:在2022年建成的中國空間站將向全世界開放,歡迎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及開展深入合作!這一消息,可以說是前所未聞、驚天動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大致瞭解一下國際空間站的歷史和現狀。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ISS)起初是一個國際性的空間合作計劃,由美國前總統里根於1983年提出。眾所周知,里根總統是位太空狂人,他在提出ISS後不久,就拋出了所謂的“星球大戰”計劃(SDI)。正是這些燒錢無數的太空計劃,推動了人類太空科技的巨大進步。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六個主要發起方,是當時世界上的六大太空機構,它們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KA)、歐洲空間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國家航天局(CSA)和巴西航天局(AEB)。

4年後,太空中將發生一件大事?看看中國這一驚天動地的壯舉!

六大太空巨頭

參與該計劃的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組織,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並不包括中國,這是為什麼呢?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中國因受當時幾個太空巨頭的壓制而無法加入,而已知的事實是:中國連申請的姿態都沒有擺出來!那麼,筆者就在這裡為大家做個大致分析:

80年代末期,“冷戰”已接近尾聲,前蘇聯和歐美在太空方面的合作正處於上升勢頭,國際空間站計劃正需要世界上各大高端科技力量相互取長補短、有機融合。中國雖然已經擁有了“兩彈一星”,但客觀地說,那時的綜合科技能力及整體國力仍處於落後階段,和歐美蘇的差距十分明顯。中國如果以這種姿態加入ISS,將是很不合適的。作為ISS的各大發起方,顯然不願意接納一個沒有貢獻能力、只有享用能力、而且意識形態迥異的成員,而我國當時也無法加入到一個大大超出自身適應能力範圍的國際合作活動中,因為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要知道,無論是前蘇聯還是歐美,歷來都對中國這頭“沉睡的獅子”抱有某種程度的排斥和敵視態度,不太可能像對待“歐洲親兄弟”那樣對待中國,這樣一來,在合作中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針對中國的限制和防範。既然無法平等地合作,那還不如去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4年後,太空中將發生一件大事?看看中國這一驚天動地的壯舉!

中國空間站構想圖

從技術上說,搞空間站和搞“兩彈一星”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項巨大而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龐大堅實的工業基礎和強大的技術積累,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和長期充足的資金支持。我們試想一下,一個剛剛經歷完動亂不久、一切百廢待興的國家,怎麼可能承受得起呢?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當時應該是很想參與ISS的。

當時國家的高層,經過無比糾結和萬般考量,最終毅然放棄了申請。現在看來,當時的這一決策確實是正確英明的。要知道,科技的發展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彎道超車”只是一種“投機取巧”的商業模式,雖然可能會在短期內取得利益,但並不能適用於那些需要長期堅持和大量投入的領域。

今天,“中國空間站計劃”的誕生,是我國科技界長期堅持自主創新、突破列強封鎖而取得的碩果,但它真正“驚天動地”的地方還不止於此,因為這個空間站將不帶任何歧視地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機構提供服務。具體地說,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公共、私營機構,包括研究院、研究所、大學、私人企業等,都可以申請合作。正如中國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史忠俊所說:一個是這次的合作高度開放,面向所有國家,不論它們在外空方面的發展水平如何,第二個是合作高度包容,合作對象既包括政府、國際組織,也包括私營實體和研究機構。他還希望各國通過在中國空間站的合作增進互信,真誠合作、互利互惠,讓外太空成為促進人類共同福祉的新領域,而不是變成競爭對抗的新戰場。與此同時,聯合國外空司司長迪皮蓬也高度讚揚了中國航天發展的巨大成就,認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世界上最系統、技術最先進的航天項目之一,而這次的中國太空站計劃則是這類太空項目首次對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這將為全人類帶來廣泛利益。

4年後,太空中將發生一件大事?看看中國這一驚天動地的壯舉!

國際合作場景將在中國站重演

其實,早在2016年,聯合國已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簽署了《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其中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和在軌飛行的機會。過去的空間站並沒有向世界完全開放,許多國家都被排斥在外,但在4年之後,這一情況將不復存在。那時,中國空間站將給全世界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平等合作的平臺,不同的國家都將擁有探索太空的機會,這確實可以說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了。現在,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已正式邀請各國於今年8月31日前提出申請,接下來,中國和聯合國將聯合評審這些申請,確定具體今後的合作項目和組織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