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喜忧参半的“就医圈”

近日,许多纸媒体和网媒都密集报道了“陕西拟建设关中地区及陕南陕北城镇15分钟就医圈”的消息。据说,当地政府是要通过这一举措,来“加快形成关中地区及陕南陕北城镇15分钟就医圈,陕南陕北山区30分钟就医圈,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读完这条消息,笔者竟产生了喜忧参半的心情。

喜为何来?

在市场之手尚无法很好发挥作用的边远地区,地方政府关注黎民疾苦,进而通过审慎谋划,通过建立“就医圈”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措施,去认真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无疑体现了政府的担当,如果设计周密,部署得当,的确是好事一桩。

但令人忧虑的问题也同样存在。

与医疗机构的房屋等设施的不动产属性相反,作为医疗机构服务对象的人却是活的,且是在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的。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程度加快,人口流动的速度也将因此而加快。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农村的日益“空壳化”,进而导致一些地方原有的乡镇卫生院因缺少服务对象等诸多因素而随之“僵尸化”,由此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如果对这种情况不给予以充分重视,却脱离实际情况地去设立“就医圈”,那么无论如何良好的初衷,都会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状况的加剧。

再说了,无论把患者得到及时就医的时间具体“圈定”到15分钟也好30分钟也罢,还需考虑到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带来的限制性因素——“就医圈”中是“扬灰路”、“水泥路”,还是可供人车顺利通行的乡村公路?“就医圈”中群众通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如果在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的情况下,那些老弱病残的患者将以什么交通工具和通过何种互动方式达到“就医圈”所“圈定”的15分钟还是30分钟?须知谈论这些问题并非是在钻牛角尖,更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在“就医圈”从纸上落地过程中百分之百要遇到的问题,假如对这些问题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来“托底”,所谓15分钟也好30分钟也罢,都只能是“圈”在纸上的“大饼”而已。

设立“就医圈”的关键,当是如何实现医疗资源配置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只有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共同发力且形成合力,才能把这个“就医圈”真正画好画圆,尽管在某些边远地区,前者目前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如果让后者缺位而只靠前者以“独臂将军”的方式单打独斗,这种“就医圈”就有沦为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危险,对此不可不有所警惕和防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