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你或許知道很多才子的故事,但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才女,她們又有哪些故事嗎?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蔡文姬的故事~

小編以前在音樂書上見過《胡笳十八拍》的節選,後來才知道那就是蔡文姬的作品之一。蔡文姬,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當時鼎鼎有名的大學者,其地位就和現在的社科院院士可以說是差不多的。因為蔡文姬的父親膝下無子,所以她就是家裡的重心。她自幼聰明伶俐,飽讀詩書,在音樂這一方面上也有非常高的天賦。在我們小時候常常背的三字經中有一句就是文姬可以分辨出琴絃音色的典故,你知道是哪一句嗎?而她自己所作的自傳體長詩竟是將她一生的經歷濃縮,所有的辛酸苦楚用寥寥五百餘字就寫了出來,還開創了五言體長篇自傳敘事詩的先河。其中,描寫匈奴塞外生活部分的詩句也為後世人們做相關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在古代能夠學習樂律、詩詞以及歌賦的女子本來就不多,再長要得同蔡文姬一般貌美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了。所以,在蔡文姬十幾歲的時候,登門提親的人就排起了特別長的隊伍。外貌和內在同時在線,就算是小編,在當時也是會心動的。最終,文姬的父親則幫她精心選定了一個同為知識分子世家的家庭,嫁過去的蔡文姬也在早年間過上了一段十分幸福的日子。原本,憑她的賢良淑德她完全可以安安穩穩地度過這一生。可惜啊,事實不是本可以,造化就是這麼弄人喲~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似乎命運總是喜歡對這些有氣質、有才能的女子增添一點曲折,總想為證明自古紅顏多薄命這一說法加入一些新的證據。蔡文姬的第一任丈夫在新婚之後沒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兩個人也沒有孩子。成了寡婦的蔡文姬正值孤苦伶仃、無所依靠之時,董卓開始造反了。他在朝中那叫一個胡作為非,蔡文姬也受到了牽連。文姬後來是被匈奴人擄走去往了匈奴。但是由於她本身出自世家,氣質極佳,而且還樣貌又生得俊俏,所以就被匈奴的一個大王給看上了。接下來嘛,自然就是大王把文姬收入後宮了。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後來當曹操平定各方動亂執政之後,曹操竟然花了比尋常奴隸高數十倍的價錢,又將蔡文姬從那些匈奴手中買了回來。而這一段歷史相比蔡文姬幸福美滿的前半生,更為大眾所熟知,是歷朝歷代都在流傳的故事。可能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這件事情會這麼出名?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其實,一方面是因為,曹操一直是作為一個奸臣般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如今竟然會為了一個女人花重金,去將其從匈奴手中贖回來。這不但是整個歷史長河之中很少發生的事情,也是當時那個亂世之中難得的一件有情有義之事。後邊在宋朝之時,還有一副著名的畫,這畫中所繪的就是蔡文姬被贖回的場景。這幅畫在當時也大受歡迎,這可能和當時的皇帝被外族劫持,而朝臣與群眾卻都希望著帝王能夠像蔡文姬一樣平安回來有一定關係吧。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而另外一方面,這段故事之所以在世間廣為流傳是因為其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推動者,那就是郭沫若老先生了。他曾經就以蔡文姬的一生為背景,然後執筆了一部歷史劇。在這部歷史劇中,老先生將文姬從匈奴回漢朝的過程作為重點去描寫,然後展現了民族之間的友誼,也展現了蔡文姬滌盪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小編想說,這部歷史劇還是很好看的,你們可以都去看看~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曹操那個時候如此幫助文姬是為了什麼呢?也許是為了安撫朝中其他的老臣,也許是他自己思慕蔡文姬的才華和相貌,又也許是他希望自己能夠去幫助一位故友的女兒。但不管出自什麼原因,蔡文姬能夠回到漢朝都得多虧了曹操的幫助。而且,也正是因為她回到了漢朝,接著才能被再次許配給董祀,後來才能將她的所學、她的才華流傳後世。在一次董祀犯了朝廷重罪,理應該被斬決的時候,文姬為了求情,於是向曹操許諾自己會將畢生所學與家中藏書一一默寫出來。當時她一人默寫了近五百餘篇著作,無論是草書還是行書都十分漂亮,完全可以作為展示品。後來經過他人校對,發現蔡文姬的默寫沒有一處錯誤,可見她的學識水平之高。文姬真的是相當溜了。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魏晉時期,其實相對於之後當權者總是在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做事的朝代來講,世俗禮節都相對開放。這一點從蔡文姬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在匈奴呆了十二年之後才回來的她已經可以算是一個二婚人士了,而且她生有了兩個孩子,但是依然能夠再次嫁個好人家。而且這並不是個例,文姬不是唯一的二婚人士,當時除了她以外,包括當時的甄姬,還有劉備的吳夫人,孫權的女兒都是經過了改嫁的。

千古才女蔡文姬,喪夫離家,顛破流離,還二婚?

最後小編想說,也許命運對蔡文姬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歷史卻是公平的嘛,畢竟現在它讓我們知道了蔡文姬,讓我們看到了一代才女的才華與堅持並讓我們為之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