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机械摆钟的发展历程

.由手工向机械化的转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通商,德国、日本等国生产的时钟逐步涌人.而我国民族制钟业仍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难以与外国产品抗衡.于是手工作坊纷纷倒闭,其产品渐渐退出市场,市场被西洋钟所占据。

历史知识点:机械摆钟的发展历程

西洋钟的冲击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制钟业从手工向机械化转变。1904年,孙廷源、孙梅堂父子在宁波建立手工制钟工场.1912年,制钟工场迁到上海杨树浦,创建美华利时钟厂,1913年全年生产插屏钟88台、大钟4台。1915年,美华利在上海闸北建立建筑时钟制造厂,开始使用机器加工零部件,生产建筑物用钟及插屏钟、座挂钟、大钟、天文钟、车站钟、落地钟、花色钟等。时钟产品除发条外,其余皆能自造,产品日益精美。至1925年10年间,美华利时钟厂年产各类钟一直在几百到一千多台间徘徊。产量最高年份的1923年,产量达到1232只。

历史知识点:机械摆钟的发展历程

1915年7月,烟台宝时造钟厂开业。开业初期,工厂用进口日本摆钟机心装配自制钟壳出售。在工厂创建期间,创始人李东山先后去德国和日本的钟厂学习制钟技术,之后与技师唐志成切磋试制,于1918年生产出第一批机械摆钟,该钟从外观到机心均仿照日本产马球牌摆钟,上弦一次走时8天,注册商标为“宝"字牌。1920年,宝时造钟厂实现机心完全自产。1928年3月开办的烟台永康造钟公司,在汲取宝时造钟厂制钟技术的基础上,第二年生产出座式和挂式摆钟,外观造型以仿德国欧式为主。1930年至1937年在烟台又相继有盛利、永业、慈业、仁昌等钟厂开办,均生产机械摆钟。这些摆钟所用机心均为仿日本8天摆钟,外观大多数仿照日本或德国产品.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年产量16万只、上百种款式花色的规模而风行全国。

历史知识点:机械摆钟的发展历程

1931年10月,上海钟厂开业,翌年6月正式生产台钟、挂钟,注册商标福星牌。最高年产达6万只。1932年,上海昌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8天摆钟钢模及其机心样品先后制成,并用该机心装配出马头座钟、挂钟、圆顶铜柱座钟及天文挂钟,品种有50多个,商标为昌明牌,1936年月产时钟达5000只。1932年创建的上海德安叶钟制造厂,由顾德安设计出双箭牌14天摆钟机心,生产马顶平头、马硕大铃、马顶铜柱、大鹏老梅、银面妆台、银面现代式、银面山形等座钟,各式座钟颇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图片来自 青雅钟表 中国领先进口机械时钟零售集团)

(该内容来自书本:中国计时仪器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