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每一步都是对的,却始终无法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你每一步都是对的,却始终无法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一群这样优秀的人,他们很敬业,在工作中非常认真。也很爱学习,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各种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能,各种考证。在旁人看来,他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可是,他的境遇并没能随着他的努力而改变,要么一如既往,要么日渐式微。

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如此刻苦努力,步步正确,却始终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生活?

秘诀全在《菜根谭》的一句话里: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走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现在到处宣扬着阶层固化论,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固化,只是一个人的思维固化罢了。

为什么你每一步都是对的,却始终无法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说:一个大学生从毕业就开始进入工程行业,从最基层的资料员干起,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跳槽,升为资料主管,工资收入翻番。他很满意这样的改变,但也渴望收入能够得到更快的提高,于是,他开始关注行业内的各种职称,业余时间疯狂学习,然后参加考试,最终如愿获得职称。收入确实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可他不再满足当前的工资收入,于是带着职称跳槽,上升到新的岗位,收入的确提高了。然而,他发现一个悲观的事实,无论他再如何努力,如何聪明,收入也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资产收入,他永远只能靠离家打工才能维持生活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不了禅师。他始终在那个循环里,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更无法坦荡地结束离妻别子的生活。

为什么你每一步都是对的,却始终无法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个工人,他不热衷于下班后的聚会、娱乐,他只喜欢一个人在一旁安静地看书,令人着急的是他看的是完全与他的专业无关的英语书,身边那些前辈都劝导他看些有用的书,去考个相关的证书,趁着年轻好多升个岗级,他谢绝好意,依旧故我地看英文书。后来,领导外出技术交流带回了一本英文的相关文件,工厂内无人能懂,大家只好推荐他来翻译。当翻译工作结束后,他顺利地被“下岗”了,安排到外交部就职,若干年后他就是上任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年听从前辈的建议去考职称,那么,中国就少了一名外交家,多了一名和上面一样的背负沉重负担而不得不工作的中年人。

为什么你每一步都是对的,却始终无法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写到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多思考并持续践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些所谓正确的每一步,都是前辈们走过的路,踏上这一步的人,本质上是懒于思考的结果,哪怕最终如愿走完正确的每一步,也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愿我们从现在开始牢记“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走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敏于思考,勤于行动,终究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