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學院君說:近日來,網上爆發了各種性侵的醜聞。一直以來,這種新聞數不勝數,性騷擾或者性侵一直隱藏在我們身邊。對於為人父母的我們來說,擔心之一還在於如果受害者是孩子,他們大都更不敢發聲了。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先看幾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吧:

1、美國的研究機構做了一項統計——如果不提前做好性教育,美國每年出生的50萬嬰兒,在成年之前都會被性侵,而且,受侵犯的孩子平均年齡是9歲;

2、2017年,全球約有1500萬15到19歲的青春期女童曾被性侵;在這些女童中,只有1%的人表示她們曾尋求專業幫助。

關於性教育的話題,只與孩子們探討一次遠遠不夠。作為父母,只要有可能,只要涉及這種敏感話題的,都應該和孩子們建立一種好的對話方式,讓溝通可以持續下去。青少年——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性產生好奇。

然而,如果沒有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會讓孩子缺乏基本的性知識,不懂相處的邊界,沒有防備之心。與此同時,互聯網的發達讓軟色情無處不在,孩子既無分辨能力,又無抵抗能力,很容易誤入岐途,形成錯誤的觀念。

今天,學院君和大家分享一下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降低孩子受到侵犯的可能性,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性教育的核心

是讓孩子知道“你很在乎”

在性教育這個問題上,家庭性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家長千萬不能缺席。性教育的缺失,會讓孩子一開始就丟失了保護自己的武器。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你很在乎,你很重視。”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1、 讓孩子明確親密行為和性侵犯的界限。

這一代高知父母,觀念比上一代要先進,不會對性教育諱莫如深,不過,我們時常對孩子灌輸的,卻是一些較為模糊的建議——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不要允許別人隨意觸碰你……但對於如何辨別壞人、如何分清楚親密行為和性侵犯的界限,孩子依然懵懵懂懂。

想讓孩子有效保護自己,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身體有幾個隱私部位,家長可以通過性教育繪本或者動畫片來解釋。美國專注於兒童健康教育的機構VVC 出版了一本《Good Touch, Bad Touch. An Educational Coloring & Activities Book 》,孩子可以通過塗色標出人體隱私部位,通過互動讓孩子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明白什麼是不可觸碰的地方。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美國的教育機構——How To Tell Your Child 還製作了一部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片,只有7分多鐘,它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既教給孩子辨別壞人、保護身體的知識,同時保護了孩子的天真和美好。在妙趣橫生的動畫中,把性安全教育做到了極致。

這部動畫片會教孩子認識五大警報區,包括 See Alert(視覺警告)、Talk Alert(言語警告)、Touch Alert(觸碰警告)、Alone Alert(獨處警告)和Hold Alert(擁抱警告)。

(兒童安全教育動畫片How To Tell Your Child)

在動畫片的最後,為了讓孩子學以致用,他們還給出了這些迷惑性極高的小測試。建議家長在與孩子觀看視頻後,一起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1、在媽媽的陪伴下,醫生檢查你的隱私部位,可以嗎?

2、如果男人觸摸女孩的胸部,可以嗎?

3、如果保姆、爺爺奶奶等照顧者,幫一個男孩穿衣服,可以嗎?

4、如果一個男人在女孩面前脫衣服,可以嗎?

5、如果一個女人對女孩說,“你的乳房真漂亮”,可以嗎?

6、如果一個女人要帶女孩進入偏僻的街道,可以嗎?

7、如果老師叫一群孩子進入教室,可以嗎?

8、如果一個女人把裸女的圖片給男孩看,可以嗎?

9、一個陌生男人擁抱和親吻孩子,可以嗎?

10、姑父能不能擁抱他的侄女呢?

……

當然,這些問題不是全部。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這個環節,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商討,共同解決,更重要的是——延伸出更多有討論空間的問題。通過思考討論,讓孩子認識到性侵犯的潛在危險,幫助孩子解決安全隱患,同時讓孩子享受親情的溫暖。

2、 父母需要多和孩子溝通,構建信任感,瞭解孩子內心真實想法。

在兒童性侵這件事上,熟人作案的比例是很高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90%的孩子遭遇的首次侵犯均為“熟人作案”,朋友、同學和同伴也是最常見的施暴者。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因此,我們要教會孩子的,不僅僅是防範陌生人,哪怕是親密的人,也有所警惕。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施暴者正是女孩的鄰居。女孩分不清親密行為和性侵犯的界限,對老師的崇拜和性教育的缺失,導致她不知道鄰居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師生的底線。

這種誘姦,源於身邊人,常常防不勝防,而且由於受害人很難舉證,導致施暴者常常能逍遙法外。面對這種誘姦,除了要教孩子最基本的性知識之外,家庭和親情也是格外重要。父母需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聊天,特別是同性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談心,瞭解他們真實的想法。

誘姦都是有一個過程,如果家長和孩子多溝通,多關心孩子學校裡發生的事情,不經意的閒聊,或許能提前發現禽獸們的蛛絲馬跡,並將危險扼殺於無形。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3、 教孩子有“防人之心”,讓孩子明白真正的善良需要邊界。

我們欠孩子一堂善良課。不是說我們忘了教孩子善良,而是我們需要幫孩子明確,真正的善良,需要邊界,需要鋒芒。善良的前提是不要委屈自己,沒有邊界的善良,基本等於自殘。

牛津詞典裡有一個詞—— assertiveness,Being assertive or assertiveness means “forthright, positive, insistence on the recognition of one’s rights” ,翻譯過來,就是坦率、正面、堅持讓對方承認自己的權利。

我們姑且稱之為“主張力”吧,英美孩子從小就訓練這種能力。具體如何做?且看下面這張海報: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第1步:說出來你的感受。比如:“你這麼做,讓我感到……”

第2步:說出來這種感受的原因。比如:“你這樣做,導致我……”

第3步:說出來你要什麼。直接告訴對方,不要再這麼做了,但也要聽聽對方怎麼說,據此,一起提出來積極的解決方案。

如果前三步走完後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就進入第四步——走開!自己的安全第一!

告訴孩子,同時做到了尊重/保護自己、尊重/保護他人,當然很棒。但如果我們不能兼顧,一定要先保護自己,敢於說“不”,敢於拒絕。

4、家長不應該單獨留下孩子。

即使家長在平時做足了思想教育,但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只有知識層面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年齡較小的孩子根本就不應該被單獨留下,哪怕只有一分鐘,也依然是不負責任的。很多人離開時想的都是,“我就離開一小會兒,孩子不會有什麼危險的。”但很多意外往往就發生在這一小會兒,孩子根本無力獨自面對一個狡猾兇狠的大人。

這種情況,更需要教育的是父母。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信任彼此

是幫助孩子走出困境的良藥

如果孩子真的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該怎麼辦呢?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有研究顯示,遭遇到性侵犯的孩子,有四分之三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而且許多人一直都在保守秘密。施暴者可能是我們認識的人,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的關係越密切,孩子們談論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有不好的事情發生,4%的受害者事發兩週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而30%受害者在事發九個月後仍然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想到自殺,而13%的受害者會嘗試自殺。

這時候家人的溝通則格外重要,家人的關懷是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關鍵。

孩子們可能不會明確地說明問題,但是他們可能會暗示某些事情正在發生。如果家長不能接收孩子的信號,很可能因此錯失幫助孩子的最佳時期。下面是幾個建議:

1、 謹慎和緊迫地回應孩子:如果你認為孩子在試圖告訴你有關性侵的情況,請及時小心地回應。家長還可以求助警方和有相關經驗的專家,他們在這項工作中經驗豐富,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2、 相信孩子:如果一個孩子信任你,願意告訴你相關的情況,你必須記住,孩子們很少在這些事情上撒謊,面對熟人犯罪,我們可能很難相信他們會性侵孩子,但事實證明,性侵犯往往發生是熟人犯罪。

3、 支持: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支持,不要忽視孩子的主張,避而不談。

4、 保持冷靜:如果他們正在和你談論它,不要生氣,保持冷靜和穩定。如果你生氣,孩子可能會感到緊張和害怕。

5、 關心:確保孩子知道你愛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知道父母正在竭盡全力保護他們。確保孩子知道把事情告訴你是正確的,你很高興他們來找你。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6、面對問題:當性侵犯被發現時,成年人必須誠實地面對問題,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孩子,並儘可能讓施暴者承擔責任。

7、 重建安全:做必要的事情來保護孩子免受進一步傷害。

8、尋求幫助:如果孩子的心理受到創傷,家長需要從專業人士那裡獲得幫助,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9、不要灰心:孩子恢復的過程可能很漫長,但是家長不能灰心,要相信孩子可以從困境中走出來,這樣會有助於恢復過來。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父母對性教育認真、細緻的參與,不僅能防患於未然,而且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即使孩子遇到尷尬的情況,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父母是我最堅實的後盾”——因為父母從來不會羞於談論這方面的事情。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不同國家的“兒童性教育”

給孩子進行“性教育”,除了父母,學校和老師也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責任。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希望大家從中能得到一些啟發。

1、美國:性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延續到高中。

2012年,由美國四個主要的衛生組織聯合發佈的《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 提倡孩子要在學校裡接受科學的,適齡的,負責任的性教育。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s)

從幼兒園到小學4年級,孩子每年要有5小時的性教育,而5到12年級每年要有10小時左右的性教育,主要學這7個方面的內容:

1、人體和生理結構(Anatomy and Physiology)

2、自我認知(Identity)

3、懷孕和生殖(Pregnancy and Reproduction)

4、青春期和發育(Puberty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5、性傳播疾病和艾滋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HIV)

6、健康的人際關係(Healthy Relationships)

7、個人安全(Personal Safety)

同時,美國還有專業出版社如Educate2Empower Publishing,出版了很多兒童性教育和自我保護方面的經典繪本、書籍。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關於兒童性教育和自我保護的經典繪本、書籍)

2、法國:性教育是義務教育,更注重避免性別歧視

從1973年起,性教育課程成為法國學校課程的一部分。1998年,在法國部長的領導下,性教育課程變成了義務教育,學生每年都要參加兩個小時的相關課程。如今,按照法律的規定,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必須每年進行3次性教育課程,涉及“性角色的認知”、“艾滋病風險”、“社會倫理”、“避免性別歧視”等公共健康與社會問題。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法國的性教育課本)

近幾年來,法國在性教育上會更注重避免性別歧視,2013年政府啟動了一項名為“平等的ABCD”的新計劃,其主要目的是“在學校打擊關於性別的陳舊觀念”,最終目標是儘早促進男孩和女孩之間的相互尊重。因為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遇到性騷擾的可能性。

3、荷蘭:從四歲開始和孩子談論性教育

從2012年開始,適合不同年齡的性教育成為荷蘭中小學的義務教育。在荷蘭的小學有個“Spring Fever ”周,學校會在這一週內集中進行性教育課程,4歲孩子會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區別,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裡; 8歲的孩子會了解自我形象和性別刻板印象,11歲的孩子會討論性取向和避孕選擇。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同時,荷蘭父母會傾向於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孩子們甚至在餐桌上和父母討論這個問題。

4、瑞典:通過電視節目進行兒童性教育

瑞典會對 7 歲以上的兒童進行性教育,性教育的內容會隨著孩子的年齡而改變,給小學生傳授生育的相關知識,給中學生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係處理上。

1966年,瑞典又嘗試通過電視實施性教育,瑞典國家電視臺兒童節目《Bacillakuten&Barnkanalen》的編導認為,和孩子談性,無論多早都不為過。這樣的性教育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瑞典的性犯罪比例也在不斷下降。

性侵案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5、芬蘭:幼兒園就有性教育圖書

20世紀70年代初,性教育進入了芬蘭中小學的教學大綱,之後被納入必修課程,連幼兒園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圖書,一面加強性道德教育,一面從性保健出發進行性知識教育。

芬蘭有本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適合學前的孩子,用立體的圖畫讓孩子認識關於身體方面的知識。

給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越好,方法得體很重要。這個世界不太好,願我們的孩子遠離性侵,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