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元宵滋味綿長

“過完十五才出年”,一語道出人們對過年的深情眷戀。曾幾何時,元宵節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香甜的餡料在糯米麵裡歡快地蹦來蹦去,每個人從心底油然而生出最真誠的祝願。笸籮的不停搖動,不僅搖出了味道鮮美的元宵,也搖出了紅紅火火的新一年。

  御膳珍品“八寶元宵”

關於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節俗,歷史上流傳著很多軼事與趣聞。據傳,元宵的來歷與唐太宗有關。有一年的上元節,唐太宗為犒勞打退敵兵的大將軍郭子儀設宴,御廚特意上了一道用糯米制成的柔滑的白圓糰子甜點,唐太宗品嚐後連贊好吃,並將其定名為“唐圓”,象徵著唐朝一統天下。因唐圓是在元夕消夜時所吃,故亦稱“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南方人稱之為“湯圓”。

據史料記載,元宵作為節令食品,盛於唐宋,唐代以前出現過形如蠶繭的“面繭”,當時是用油煎炸而成,名“油錘”或“焦錘”,類似於如今的炸元宵。宋代時,水煮元宵的風俗已形成,出現了山藥圓子、珍珠圓子、金橘圓子等特色元宵。宋代文人曾對這種食品給予極高的讚美:“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到了明代元宵品種更為豐富,《明宮史》曾載:自正月初九起四九城內北京人就開始吃元宵,其製法已如今日用糯米細面內夾白糖、桃仁、玫瑰等為餡。至清代,元宵是皇宮內元宵節時必食的御膳食品。

御廚傳人王希富先生曾對筆者提過,京城元宵最具盛名的是康熙年間就已出名的御用“八寶元宵”,以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瓜子、青梅、松子、瓜條八種原料製作而成,曾有詩曰:“紫雪茶社斟甘露,八寶元宵效內做。”

  北京人的時令美食

民國年間,北京元宵品種越來越多,分為有餡心和無餡心兩大類。北京的元宵餡心品種眾多,如有加入桂花、芝麻、核桃仁、瓜子等果料的,有以細豆沙、棗泥或山楂泥為餡的,也有五仁元宵、什錦元宵等,可謂千變萬化、風味各異,四九城內各階層均愛食用。

美食家唐魯孫先生曾經著書回憶北平的元宵。他提到,當年北平的元宵都是餑餑鋪、茶湯鋪在鋪子門前臨時設攤,現搖現賣。餡兒分山楂、棗泥、豆沙、黑白芝麻等幾種。“先把餡兒做好凍起來,截成大骰子塊兒,把餡兒用大笊籬盛著往水裡一蘸,放在盛有糯米粉的大篩子裡搖,等餡兒沾滿糯米粉,倒在笊籬裡蘸水再搖,往復三兩次。不同的元宵餡兒,點上紅點、梅花、剛字等記號來識別,就算大功告成啦。”

唐魯孫先生印象最深的是早年間曾在北平吃過的一種“奶油元宵”。“在宣統未出宮以前,每逢元宵節,御膳房做的一種棗泥奶油餡元宵,甜酪味兒,奶香蘊存。據說做餡兒所用的奶油是西藏活佛或蒙古王公精選的貢品,所以香醇味厚,塞上金漿,這種元宵當然是箇中雋品。”

老北京人最講究“吃必以時”“不時不食”,不到重陽不賣花糕,不到立秋烤涮不上市。唐魯孫先生很遺憾地感嘆:“上元燈節正月十八一落燈,不但正式點心鋪不賣元宵,就是大街上的元宵攤子也寥若晨星啦。一進二月門你想吃元宵,那隻好明年見了。”

  搖元宵也是民間盛事

已故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曾經介紹,北京人愛吃元宵,每逢元宵節,不論社會等級,只要家中吃得起的,都要大量吃。北京做元宵的老字號,有“稻香村”“宮頤府”“溢鑫府”“聚慶齋”“正明齋”等一大批,其中稻香村更是從1895年落戶北京就開始出品元宵,其元宵至今仍然是手工搖制的。

早年間,搖元宵也是一件民間盛事。比較有名氣的店鋪會搭起大棚,懸燈結彩大張旗鼓地宣傳,觀者眾多,熱鬧非凡。眼看著餡料一層一層地粘上糯米粉,變成一球,成了元宵,大家爭相購買。老百姓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便是買元宵、看燈、聽曲兒、猜謎語,一家圍坐在一起,吃熱騰騰的元宵,和和美美,特別吉祥。

在筆者的童年,上世紀七十年代,食物相對匱乏,元宵是孩子們盼望的美食。那時候為了省錢,媽媽會在家裡自己搖元宵。自制的豆沙餡料在屋外放涼了,在雪白的糯米粉中滾來滾去,看著都覺得誘人;煮熟了,那甜甜的滋味縈繞在唇齒間,黏糊糊的元宵湯都要喝得一點不剩。如今,元宵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但正月十五的元宵卻是每家必吃的,圓潤飽滿的元宵,將溫情擴散到每個人的心田,它已經成為團圓的象徵。

一碗元宵,口感甜糯,滋味綿長,這滋味融入了情感和回憶,在舌尖心底長久徘徊。(來源:北京日報

一碗元宵滋味綿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