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逐漸變「熱」的考研專業大解析

10大逐漸變“熱”的考研專業大解析

這些“冷門”專業逐漸開始變熱,甚至有變成未來熱門專業的趨勢,今天婉兒在此整理了關於2019考研擇專業:10大逐漸變“熱”的考研專業相關。

1.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這幾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正在悄悄變“熱”。

一是國家的政策導向使它的關注度日益上升。

二是思政專業課程設置對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將來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關係很大,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比任何其他學科都更重要。而學生的品行、道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將影響他們的一生一世。

2015年南京曉莊學院的思政專業協議率、就業率均達到100%,位列學校各專業之首。近幾年畢業生考研率達20%。

2.古生物學專業

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從2008年創立至今,每年都保持著只有一個畢業生的低頻率,到去年已是“六代單傳”——這也讓北大古生物學專業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

但這也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專業。照片中因“一個人的畢業照”而爆紅網絡的薛逸凡目前被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醫學信息學博士專業錄取,從下半年開始帶薪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前途被看好。

古生物的跨學科特性決定了它選擇很多,因而就業不是問題。近年全國各地博物館建設高潮迭起,研究展覽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相當大。

3.航空航天類專業

航空航天相關的部分專業就業率高達97~98%,畢業生五年後平均月薪達到10635元,在所有專業中排名前三。

如今,世界航空航天市場總額已高達數千億美元,並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中國近年來在該領域的投入也明顯增加,一系列鼓勵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陸續出臺並實施。

伴隨著“登月”的日益臨近,我國對於航空航天人才的需求必定越來越多。此前頻頻遇冷的航空航天專業已經成為就業市場上的熱門。

4.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

其實,天氣預報裡風雲變化的氣象雲圖、歐美大片中間諜衛星的監控拍攝、地震災害中的地質預測等等,都包含了遙感科學與技術。儘管遙感就在我們身邊,但在中國,自2008年汶川地震中用航攝獲取現場照片後,遙感才開始正式進入主流視野。

在測繪類專業中,遙感專業算是一個新型而小眾的學科,測繪類工作難以成為最熱門的職業,但市場永遠需要專業人才,缺了它不行。

除了各地質、環境所等事業單位、從事理論研究工作,隨著互聯網行業發展,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公司做測繪地理信息的越來越多,對遙感專業的人才有著越來越大的需求。

環境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可以預見的是,遙感技術將在氣象、軍工、水利、交通等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國的遙感事業尚處於發展的初期,遙感專業的畢業生在未來大有可為。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認定612個項目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通知》指出,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設的內涵,統籌考慮“新的工科專業、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養新興領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主動佈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人才培養。創新大學組織形式,促進“理工”“工工”結合、“工醫”“工農”“工文”交叉。

可想而知,新工科所涉及的專業不僅會得到國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所需的研究生名額增多,畢業後也會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有著充足的前景。

以下的幾個熱門起來的專業就出自新工科:

5.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

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準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6.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本科專業中和大數據相對應的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它是2015年教育部公佈的新增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交叉複合型學科,數學、統計學、計算機三大塊課程必須有。各高校在這幾門背景學科的基礎上,交叉融合其他的專業知識技能。

目前,大數據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數據系統研發類、大數據應用開發類和大數據分析類。具體崗位如:大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等。

大數據分析師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強調的是數據的應用,側重於統計層面內容。比如做產品經理,可以通過數據建立金融模型,來推出一些理財產品。而大數據工程師則側重於技術,主要是圍繞大數據平臺系統級的研發,偏開發層面。

7.智能科學與技術

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計算機、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

它涉及機器人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以新一代網絡計算為基礎的智能系統,及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能技術與系統等。

該專業主要面向的就業領域包括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畢業生主要從事產品開發、系統測試、技術支持與諮詢、產品銷售等工作,以及各類學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8.機器人工程

智能機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全球定位導航、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自動化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產物。

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臺,大概需要20萬工業機器人應用相關從業人員。這就意味著,未來平均每年需要培養3萬名以上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

9.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和類別較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等領域。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主要包括電網和信息工程兩部分,電網傳輸的是能量,屬於強電;無線電、電子、通信、網絡傳輸的是信號,是以弱電為主。所以專業課包括“強電”和“弱電”兩部分。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依賴消耗明顯增強,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為此,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電網建設上,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徵的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已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電力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相關專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0.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結合的專業,涉及光信息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信息的轉換。

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是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光電信息工程與技術、光電信號檢測、光電子技術、光通訊技術、光電測量與控制、精密工程、信息電子技術、激光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應用和管理等工作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