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转专业?

大学里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转专业?

学校有规定转专业的条件,一般都是成绩达到专业多少名以内可以转,具体每个学校不一样,一般是大一一年的成绩达到本专业的前百分之五的,可以转,不过有些学校宽一点,有些学校严一点。

By oscar7

啥条件才能转专业?

以东北大学为例,转专业的基本条件:非定向培养的全日制本科生,无任何违纪违法记录;符合相关专业学习的身体要求;转专业时无不及格记录。

转专业还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1.学业优秀类,总平均学分绩点位于本专业前20%的;

2.学科专长类,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或极高的兴趣和爱好,在相关专业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或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或提供特殊专长证明证实转到相应专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发挥其特长的学生。

3.学业困难类,经学校制定的医院证明,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各专业转入、转出的学生人数均在同年级本专业学生人数的5%至15%。

再举个例子,在沈阳农业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后,优秀本科生才能转专业。申请者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校纪校规行为;

第一学期所修必修课程无不及格记录;

第一学期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在本年级本专业中排名前50%名次者,或在校期间有第一完成人发明专利、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者.

或在校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有二等奖及以上获奖者。每个专业申请调整专业人数不超过本年级本专业人数的30%。

转不了专业还有啥办法?

1.选修双学位:很多省属院校都可以读双学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双学位市场认知度不同,有些行业对辅修的专业认同等同第一学位,但有则不然,学生要多了解。

2.修第二学位:与双学位不同,修第二学位需在本科四年毕业后再学两年,才能拿到第二学位,而且需要考试。修第二学位是全日制脱产学习,但学生可以申请在其他学校就读。

3.通过考研换专业:根据目前的考研政策,不少专业对报考学生的本科专业限制不强,因此,如果你在本科学习中错过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研会给你再次选择。

By 远方11

一般的专业不难,但你想转金融、会计这一类人们的专业,都有一定的人数限制了。

还有小语种也有一些困难:像我朋友原来学的是商务英语,大二转了西班牙语,就是需要从大一再学起,就可能要读5年的大学。

下面是转专业的一些条件

转专业国家允许,并成为大学教务部门大一第二学期的定期工作。

主要是大一最后考试,大一学习的都是基础课,比较通用,不过千万别挂科,只要你不跨批次和专业(文理)即可。

至于难以问题与想去的专业人数有关,总体控制5%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二)不具备条件者不能申请转专业。条件包括: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

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

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申请时间和申办程序: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

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

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

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到学校自己就知道以往都靠什么课程了。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四)转专业的学籍管理:

1、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原则上按照入学时的年级所适用的学籍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后,必须完成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 主要是大一最后考试。只要你不跨批次和专业即可。只要早作计划就能实现。

By 无语

每个学校和学院不一样,好的专业要求的绩点高,有的还有要求高考成绩不低于该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面试、笔试成绩等等综合考虑.

尽量多去了解了解,和学长学姐多交流。

一旦有了转专业的打算,大一就不能荒废了,一定要把绩点弄高点。

by大学声

更多考研资讯,欢迎关注公 众 号“大连考研联盟”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