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在日常生活里,才子佳人的故事往往会吸引大家的兴趣,正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鸳鸯”情侣们,大概为数不多吧…但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就有不少教授夫妻,今天就先和小编一起,去看看下面8对这教授夫妻们的故事吧!

康振生老师与黄丽丽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康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病原真菌与寄主小麦的互作关系为主攻方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杰青获得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黄丽丽,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小麦、果树病害的病原学和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植物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李华老师和王华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李华,教授,博士生导师,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建立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三大体系,奠定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的科学基础。曾任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葡萄与葡萄酒、果酒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科技部葡萄酒产业升级公共平台、国家林业总局948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陕西省科技项目、葡萄与葡萄酒科技服务横向项目等多项科研及推广项目。

胡笑涛老师和王文娥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胡笑涛,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 “863”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及陕西省水利厅项目等9项科研课题。

王文娥,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流体动力学、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马锋旺老师和孙艳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马锋旺,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果树逆境生物学。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建立了西北旱区最大的苹果资源圃。

孙艳,教授,主要从事蔬菜逆境生理方面的研究。

杨学云老师和张树兰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杨学云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土壤肥力,施肥与环境的研究工作。“国家黄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农业部杨凌黄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站长。张树兰,研究员,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土壤-植物体系中氮素管理与调控;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过程以及土壤管理与土壤质量响应。

王爱华老师与靳亚平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王爱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分子病原学与免疫学、动物疫病防制,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组委员,《动物医学进展》编委。

靳亚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动物生殖内分泌学与生殖免疫学相关研究,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会理事长,动物生殖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

王瑶老师和沈锡辉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王瑶,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细菌致病机理;细菌动态蛋白相互作用新技术的研究。

沈锡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与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

郑惠玲老师和张剑侠老师

这16个人,都是大学教授,而且是8对夫妻!

郑惠玲,教授,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工作。

张剑侠,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葡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中国园艺学会会员、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葡萄育种”岗位专家。

数十年来,这些教授夫妻们将事业与家庭融为一体,坚守在位于西部小城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里,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这些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科研工作者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里,向他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欢迎各位学子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相关资讯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头条号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