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知恩圖報的人,運氣總會變好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男人知恩圖報的人,運氣總會變好。

1

1974年,中國誕生了很多明星,比較知名的有:何炅汪涵、吳京廖凡、林志玲林志穎、楊恭如楊千嬅、徐靜蕾賈靜雯、吳彥祖鍾漢良、王迅周迅陳奕迅、常遠李健劉愷威等等等等,是整個70年代,出生明星最多的年份。

其中還有今天我要寫的主角黃渤和配角高虎。

黃渤和高虎都出生在青島,黃渤出生在一個幹部家庭,高虎出生在一個文藝家庭。

黃渤的名字,象徵著“地利”——青島地處環渤海。

而高虎,名字則體現了“天時”——1974年,是個虎年。

因為父母都是處級幹部,黃渤的童年沒有什麼關於飢餓的記憶。所謂身在福中不知福,從小衣食無憂的黃渤,上學後並沒有什麼刻苦讀書、出人頭地的志向。

他對學習不感興趣,但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渣。他不打架,也不鬧事。

但有一段時間,黃渤的父母頭痛不已。

因為黃渤經常各種惡作劇,令老師頭痛不已。老師想,不能讓我一個人頭痛啊——去,叫你父母來一趟。次數多了,父母自然也跟著頭痛。

好在人生沒有永遠的痛。很快,老師和父母發現了黃渤身上的一個亮點。

雖然不喜歡文化課,但是黃渤在唱歌、跳舞這些事上,興趣十足,頗有天賦。

初二那年,學校舉辦元旦晚會,黃渤唱了一首《再回首》。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居然唱出了姜育恆的滄桑,令老師暗暗稱奇。從此,黃渤成了校園裡的“小明星”。

1989年,青島市電視臺舉辦了一個“龍城杯中學生卡拉OK比賽”。

老師讓黃渤代表學校參加,他不負眾望,得了第三名。

黃渤和高虎,正是會師於這次比賽。倆人一見如故,成為好友。

這次會師,對黃渤的人生具有重大意義,多年以後,黃渤跌入谷底的命運,因為高虎才柳暗花明。

2

由於得了獎,很快,黃渤在當地就小有名氣。

只要周邊有歌舞廳什麼的開業,基本都會邀請黃渤唱歌,報酬是一晚15元。

在八九十年代,作為初中生,一晚就可以賺到15元,那是很令人羨慕的。

此時的高虎,也開始打工掙錢,他白天教人打高爾夫,晚上去酒吧裡跑場。跑場的活兒都是黃渤給介紹的。

哥倆“有苦一起吃,有酒一起喝”,一路摸爬滾打著,度過了最美好的青少年時代。

不過這樣一來,黃渤對文化學習就更不上心了。那時的他,估計和韓寒剛發表文章時的心態差相彷彿:我靠唱歌就可以過得很好了,還讀個屁書啊!

接下來,黃渤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音樂事業當中。

因為他的興趣除了唱歌,還有跳舞,所以除了唱歌,他還自掏腰包買外國舞蹈教學的錄像帶,對著電視機反反覆覆地練習。

等自己徹底學會了,還不滿足,還要去做業餘舞蹈教練,教學生也學會。

這樣的日子過了7年後,黃渤發現自己並不想做一個普通的舞蹈教練,他想做歌手、做明星。

90年代初,高中畢業的黃渤南下廣州,簽約“太平洋唱片公司”,雄心勃勃地想大展身手。

但他很快發現:理想就像山東大饅頭,現實卻是旺仔小饅頭。

在那個看臉的時代,眼看著同期的楊鈺瑩和毛寧組成“金童玉女”,紅遍大江南北,連小孩都會唱《心雨》《晚秋》《濤聲依舊》了,黃渤卻依然默默無聞,甚至,連大舞臺都沒怎麼上過。

黃渤很失望。失望之餘他沒放棄,而是想到了另一條路:不捧我是吧?那我自己捧自己!

黃渤回了青島,自己組建了一個組合,叫做藍色風沙。

藍色風沙基本都是自己青島本地的朋友組成的,其中還有一個黃渤高中的女同學小歐。

接下來,支一個棚子,架幾個喇叭,畫兩張宣傳海報……黃渤帶著自己的組合,“小米加步槍”般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可惜好景不長,組合慢慢走向衰落,最後不得不解散。

儘管在全國“巡演”的時候,經歷過各種磨難,受過騙,捱過餓,甚至流落街頭,但倔強的黃渤就是不肯妥協,他咬著牙對朋友說:我一定要把唱歌的夢想堅持下去。

3

高虎出身文藝家庭,父親是個琴師、油畫家。從小在劇團長大的高虎,深受藝術薰陶。

1994年,高虎考上了北京的中央戲劇學院,從此離開了故鄉。

故鄉裝不下靈魂。被夢想灼燒得睡不著覺的黃渤,經歷兩次失敗後,也開始了北漂生涯。

他在北京找到發小高虎。白天騎著高虎的一輛破自行車,四處推銷自己錄製的唱片,晚上在酒吧、歌廳駐唱。一起跑場子的人裡,還有沙寶亮、滿文軍、滿江、零點樂隊……

黃渤第一次見到沙寶亮時,是在黃渤的場子。當時的黃渤,正在舞臺上可勁兒折騰。

沙寶亮對黃渤的評價很含蓄:“跳得挺好,唱得也不錯,就是長得太一般了,挺可惜的。”

後來,兩個人在一家啤酒坊偶遇,還一起喝酒。

北漂的生活朝不保夕,每次唱完,黃渤都要小心注意觀眾鼓掌的方式。

必須是熱烈鼓掌,如果是輕輕鼓掌,他可能就要下課了。

有一次,被人起鬨:“下去,下去,滾下去!”

黃渤回答:“那好吧,我下去。”

於是,他走下一個臺階,然後接著唱第二首歌。

不是他臉皮厚,而是——只有唱滿四首歌,才能拿到錢。

每天帶著樂隊趕場子唱歌討生活,最多的時候一天趕過11場。

趕場子的路上,黃渤總能看到穿著晚禮服的女演員坐在摩托車後座,朝氣蓬勃,於是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一起奔向下一個場子。

每天表演完,在崑崙飯店對面喝瓶啤酒吃個串,儘管老鼠在地上跑來跑去,也都覺得很滿足了。

為了省錢,黃渤練出了火眼金睛,能根據車燈的形狀和高低位置判斷迎面而來的是面的還是夏利,或是桑塔納。

經驗是,面的最便宜,10塊錢10公里,其他車要貴不少,判斷車型之後再決定抬不抬手。

此時,黃渤心裡燒著一團火,最大的夢想是出一張唱片。

他還曾為王菲、郭富城寫過歌,一寫就是幾大本。心裡把給郭富城開的價都定好了,但最後一首沒賣出去。唱片也沒出得了。

家裡一直想讓黃渤放棄。

高虎勸他試試做演員。

他都不願意,舉著4個指頭說:“我不挺好的嘛,現在表演一場400塊錢!400塊錢!”

可是後來,沙寶亮、滿文軍、滿江、零點樂隊……一個個都火了。黃渤還是默默無聞。

南下廣州失敗,黃渤沒有放棄。音樂組合失敗,黃渤沒有放棄。北漂又失敗,黃渤終於沉不住氣了。

從未鬆動的信念,開始動搖。在北京郊區租住的農民房裡,他看著鏡子裡的這張臉,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吃這碗飯的料。

失敗一次,可能是偶然。失敗兩次,可能是運氣不好。失敗三次……黃渤終於決定放棄了。

在家人勸說下,他回到青島,搖身一變,成了一家皮革廠的老闆。

趕上經濟形勢不錯,加上父母之前有些關係,還有做生意的姐姐幫忙,黃渤的皮革廠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很快,人也胖了,錢也多了……但只要一閒下來,他還是會忍不住找歌廳唱歌,不圖錢,只圖樂。

沉浸在這樣的小日子裡,黃渤老闆樂不思蜀。

正當他以為人生也就這樣了時,時間的車輪滾到了 1998年。

東南亞金融危機,迅猛得像一場颱風,突然間席捲了一切。

黃渤皮革廠倒閉了。黃渤徹底一無所有了。除了債務,他只剩下了已經發福的小肚腩。

但他沒有像同行黃鶴一樣,帶著小姨子逃跑……

颱風過後的洪流中,黃渤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時,坐在高岸上的高虎,伸來了一根稻草。

4

2000年,黃渤和高虎都26歲了,可人家高虎從中戲剛畢業,就已宣告出道,他和張鐵林、寧靜、陳好等合作過《呂不韋傳奇》,前途一片大好。

而黃渤,還陷在皮革廠失敗的債務泥潭裡,像一隻受傷的小動物一樣,苦苦掙扎。

看到發小的困境,高虎很替他擔憂。

正好導演管虎要拍電影《上車,走吧!》,邀請高虎擔任男一號,還缺個長得醜的男二號。

高虎就說,要不讓我哥們來試試?

管虎說:讓他先發張照片來看看!

黃渤就把自己的照片發了過去,因為有唱歌失敗的經歷,他擔心太醜,專程找人PS了一下。

結果差點弄巧成拙,管虎看到照片後,說:這麼帥?不行!不行!

急得高虎在管虎面前拍胸脯賭咒:我保證,他本人比照片長得磕磣一百倍!

經不起高虎的死纏爛打,管虎答應讓黃渤來試鏡。一試之下,竟然成了.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拍《上車,走吧》的時候,黃渤住在高虎租的小平房裡。

白天兩人去拍戲,晚上兩人對戲。

後來高虎回憶說:“有人陪,有個伴,有錢大家一起花,講講各自的趣聞,也會在表演和音樂上討論一番,誰唱得好,喜歡什麼東西。那時我每天忙完回家,黃渤在,老高興了!”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上車,走吧!》一炮打響,榮獲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獎。

有了這次經歷,黃渤不在執著於唱歌,也不再排斥演戲。

他發現,雖然唱歌沒成,但演戲好像也不錯。唱歌,演唱會上不去就是上不去,但是演戲,哪怕是跑龍套,也總有露臉的機會。

此時的他,已經在唱歌上遭遇太多挫折,演戲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2001到2004年,黃渤連續出演《大腳馬皇后》《黑洞》《紅樓丫頭》等作品的配角,最長的臺詞只有12個字。沒人記住,也在情理之中。

看著發小高虎已經憑藉《天龍八部》裡的“虛竹”一角,和同齡的大明星林志穎搭戲,日漸大紅大紫起來,黃渤腦海裡靈光一閃,突然冒出七個字:人醜就要多讀書!

5

多少年沒上過學了,卻要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這事兒靠譜嗎?

黃渤自己心裡也沒有底。但他還是考了。

第一次報考,因為形象差,他被刷了下去。

第二年接著再考,還是沒成。不少他教舞蹈時的學生也來考試,很熱情地打招呼:黃老師,您也在這兒啊?

第三年,北影表演系開了2年制的配音班,好多人不懂,報的人少,結果黃渤考上了。

此時黃渤已經28歲,班裡的同學都比他小很多。但他無疑是最努力的,別人作業交1份,他可以交7份。

畢業的時候,黃渤拿到了班裡留校任教名額,名額只有兩個,但他同時接到一部電影的邀約,這令他很糾結。

電影要去重慶拍,拍攝時間和入職培訓時間衝突,黃渤只能二選一。電影邀約來自一名27歲的年輕導演,相比之下,留校任教似乎是個更穩妥的選擇。

漫長的糾結之後,黃渤最終決定接拍那部電影,放棄留校。

因為最後時刻,他突然想明白了:我來北影讀書,是為了演戲,不是為了當老師!

那名年輕的導演叫甯浩,那部電影叫《瘋狂的石頭》。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在《瘋狂的石頭》裡,他認識了同樣演配角、同樣不得意的同齡人王迅,兩人同病相憐、惺惺相惜。

再後來,《鬥牛》《泰囧》《殺生》《親愛的》《心花路放》等多部作品,讓黃渤最終成為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男演員,並獲得金馬獎最佳男演員,被稱為70億影帝。

編劇史航說,黃渤是可以和葛優、傅彪、範偉並列的“國民演員”。

而黃渤的發小高虎則說:做人方面老黃勝於我10倍,他特別適合在這個圈子裡發展,左右逢源。

老黃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我是性情中人,很直率,看順眼了多聊,看不上眼的半句都不聊。但是他不是,方方面面都給你照顧好,他情商特高。

而且他有一種魅力,別人什麼事都願意叫上他,找他聊。他是值得交一輩子的朋友。

6

多年以來,佔盡“地利”的黃渤,一直缺少必要的“天時”。最終,名字自帶“天時”的高虎,把這樣的機會推給了自己的發小。黃渤的好運之門因此徹底打開,事業蒸蒸日上。

而高虎,卻似被下了降頭,各種不順。

2003年,正當紅的他,一次拍戲開車時,過失撞死了燈光師,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2012年,高虎北京的房子裝修,一個裝修工操作失誤被電死在他的別墅,死者家屬索賠80多萬,後經法院審理,判定高虎無責,但高虎同情死者家境貧困,主動賠了35萬。

如果說接連兩條人命,都可以歸因於高虎的運氣不佳,那麼2014年發生的一件事,則完全是自己作死。

2014年8月,高虎被朝陽群眾舉報吸毒,上了央視,受到公安機關的嚴肅處理,從此也成了身上有汙點的藝人。

當很多人都在嘲笑高虎倒黴時,黃渤卻一直沒有放棄他。

當記者電話通知黃渤說高虎吸毒,問他怎麼看時,黃渤罕見地情緒失控,摔了電話。後來,妻子透露說他哭了三天三夜。

對於發小高虎,黃渤一直心存感激。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沒有高虎當時的力薦,自己不可能這麼快就走上演藝之路,也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細心觀眾發現,在2012年上映的熱播劇《民兵葛二蛋》中,黃渤是男一號,高虎是男二號。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實際上,為了等高虎,黃渤拿著劇本扛了半個月。為此,黃渤曾對導演韋大軍說:“如果這部電視劇沒有高虎參演,我也退出!”

除了對高虎知恩圖報之外,走紅了的黃渤,對一起共患難的兄弟也格外照顧。

在《瘋狂的石頭》裡,王迅飾演小人物“四眼秘書”,和同樣飾演小人物的“黑皮”,在戲外成為知己。後來,黃渤越來越火,王迅還是默默無聞。黃渤就開始帶他,將他簽到自己的工作室。

於是大家看到,很多有黃渤的影視作品裡,也會有王迅的身影。包括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包括黃渤耗時3年、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一出好戲》。

除了對兄弟格外照顧,在私人生活上,黃渤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

無論兄弟婚內出軌還是吸毒,他都潔身自好,並痛心疾首,力勸他們懸崖勒馬、改邪歸正。

臺灣女神林志玲曾多次表示,自己理想中的伴侶就是黃渤,但黃渤不為所動,除了工作,便是一心一意與妻子女兒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他的妻子,便是當年“藍色風沙”組合裡的成員小歐,是黃渤高中同學,也是他初戀。兩人已經結婚11年,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女兒。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朋友說,黃渤是個特別疼老婆、顧家的人。這種疼愛不是甜言蜜語,而是實實在在。

老婆擅長舞蹈,黃渤就鼓勵她去當舞蹈老師。老婆喜歡玩具,黃渤就在西單開玩具店,讓她當老闆。

老婆當老闆當累了,黃渤就關了玩具店,讓她舒舒服服呆在家……

7

如今的黃渤,既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又有夢想實現帶來的巨大滿足。

44歲的他,曾經是一個失敗的歌手,一個過氣的舞蹈教練,一個破產的皮革廠老闆……

但現在,他早已不是那個漂泊在北京,心中除了燃燒著一團火之外,一無所有的年輕人。

演員、導演、歌手、導師、評委、勵志偶像……他擁有數不清的頭銜和光環,但他,更是一個不忘本、不膨脹、懂得知恩圖報的人。

世事無常,天道有常。

黃渤可以因為一根起點時的稻草,知恩圖報,走得再遠爬得再高,都不忘本,這樣的品性,這樣的做派,既可以給朋友安慰,又可以讓自己內心安寧,同時也被圈裡圈外的人看在眼裡。

有什麼人不喜歡跟知恩圖報、又有才華又努力的人合作呢?所以,黃渤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知恩圖報的人,運氣總會變好。

作者|萬小刀,文章轉自萬小刀 (公眾號ID: wanxiaodao1 )

請發送“合作”至後臺 ·

歡迎來稿自薦和推薦精彩的文章至

[email protected]

黄渤:知恩图报的人,运气总会变好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niwo成長學院最新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