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不欲生」的零售外匯券商:持續的不確定性困擾著中國市場

昨天,外媒Finance Magnates發表了一篇針對中國零售外匯市場的分析文章,讓我們來看看它說了什麼。

“痛不欲生”的零售外匯券商:持續的不確定性困擾著中國市場

對於零售交易經紀商來說,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令人沮喪的司法管轄區。中國人口超過10億,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中國也有巨大的潛力成為最大的市場之一。

為什麼還沒有發生呢?對這個問題最簡單的回答可能是“當局”。

全球多數監管機構都已採取措施,確保零售行業能夠在法律框架下運營。

另一方面,中國當局沒有建立這樣的框架,但已經採取了一些行動,表明它對該行業不太感興趣。

這造成了大量的不確定性,其影響是妨礙券商在中國市場運營的能力。

除了禁止營銷和支付提供商存在問題外,經紀商還不得不對政府的一系列行動感到擔憂,這些行動威脅到了他們在中國的運營能力。

儘管存在所有這些擔憂,但經紀商仍在中國開展業務——畢竟,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回報通常大於風險。

儘管如此,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究竟會發生什麼仍不清楚,但為了對政府的立場有一些瞭解,有必要看看過去12個月該行業發生的一些事情。

“痛不欲生”的零售外匯券商:持續的不確定性困擾著中國市場

廣告

今年2月,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運營商百度宣佈,將禁止與外匯行業相關的廣告。

接受禁令的經紀人沒多久就為這些變化做了準備。那些使用百度服務的用戶收到一封信,說他們的活動將在收到通知的同一天午夜結束。

儘管這項禁令的迅速實施令券商措手不及,但禁令本身並不完全出人意料。

在百度做出決定之前,該搜索引擎的用戶發現,當他們輸入與FX相關的關鍵字時,他們被要求通過“適當的渠道”警告交易槓桿外匯。

這一警告是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於2017年11月對網上交易公司發出警告後不久發出的。

對經紀商來說,一個潛在的積極信號是,這不是百度第一次禁止外匯經紀廣告。2016年年中,政府下令搜索引擎停止顯示經紀人廣告。

這一禁令在今年晚些時候被解除,但也有一些例外。引發這種逆轉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中國政府似乎給百度開了綠燈,允許經紀商繼續與他們做廣告。

如今,百度的逆轉似乎不那麼容易實現。2016年的廣告禁令是針對虛假廣告的更廣泛、大規模打擊行動的一部分。此前,一名癌症患者抱怨通過搜索引擎提供的虛假醫療服務。(應該是指魏則西事件)

此外,中國政府在2017年12月發佈的一份針對40家不同外匯經紀商的聲明表明,中國當局對零售行業並沒有什麼好感。

這一聲明涉及到另一個繼續困擾中國零售業的問題——支付。

支付

多年來,支付一直是中國零售經紀商的一個問題。2016年,幾家支付服務提供商(psp)因允許經紀人使用其服務而被罰款數百萬美元。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罰款並不是因為經紀人本身就是經紀人。相反,這是由於支付的跨境性質以及隨之而來的客戶瞭解需求。

去年12月,當地政府的一個分支機構宣佈,出於完全不同的原因,令支付提供商感到恐慌。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市分行發表聲明稱,有40名外匯經紀人從事洗錢活動。名單上有幾家大型經紀公司,包括Apari和IG等。

聲明不僅警告不要與這些公司進行交易。它還下令支付停止向這40家公司提供服務。

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公安局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在這份聲明中,這兩家機構表示,它們將打擊中國的非法融資交易活動。

所有這些都讓支付感到恐慌。

新加坡營銷顧問公司APAC MC的董事總經理A先生表示,一些支付拒絕與他做生意,儘管他的公司本身並不直接參與零售貿易行業。

對於經紀商本身來說,有各種各樣的跡象。一家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外國經紀公司的高級經理要求匿名,他告訴金融巨頭,他必須有十多人單獨從事支付解決方案的工作。

他說:“這比我們本來可以用的多,但代價是值得的。”你可以在中國和支付合作,你只需要確保你有必要的知識和合適的人員。

其他經紀商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位駐香港的諮詢師說,一些經紀人無法接受支付,資金虧損,他們的客戶無法進行存款或取款。

最後一點特別重要。考慮到一些在零售業經營不善的行為人,無法提取資金通常會立即引發對欺詐行為的懷疑。

“這顯然不利於商業和整個行業。A先生說,“不能做廣告是一回事。無法提取資金的客戶是另一個原因。”人們會認為他們的經紀人是在欺騙他們,這導致了行業內更多的抱怨和懷疑。

經紀商該何去何從?

支付存在的問題、缺乏營銷能力以及對政府行動的擔憂,使券商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

對他們來說,中國市場太大了,太忽視了,但站錯了政府一邊,受到的懲罰比其他司法管轄區更大。

目前的形勢也有點像猜謎遊戲——沒有人確切知道將會發生什麼。此外,中國政府過去對它認為令人不快的行業採取了極為迅速的行動。

“中國就是這樣,”這位常駐新加坡的顧問表示,“政府可以坐著什麼都不做,幾年之後,如果他們想開放或關閉一個市場,他們可以在一週內做到。”他們用在線投注、二元期權和P2P證明了這一點。

所有這一切並不是說我們看到了中國零售交易的終結。

“外匯業務仍在那裡的事實表明,有關外匯市場將受到打擊的傳言被誇大了。”同一位顧問說,“沒有誇大的是市場問題和支付的困難。”

其他人則對中國市場更為樂觀。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經歷了大約15年對交易的來龍去脈的熟悉之後,中國的零售客戶正變得更善於識別行業中的不良行為。

“我認為,中國市場正在走向成熟”,一位經紀人的高級經理稱,“零售業幾乎正在自我調節。”人們越來越善於區分騙子和合法經紀人。

那些更傾向於自由意志主義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很有吸引力,但幾乎是矛盾的是,這讓事情變得更加困難。歐洲的監管可能讓券商懊惱不已,但總的來說,券商瞭解自己在監管當局方面的立場。

在中國,情況更加不透明,政府也更加喜怒無常。事情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而在歐洲,企業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來為監管機構的計劃做準備。

“沒有合適的人,你就無法在中國做生意。高級經理說,“如果你有合適的人,有必要的知識,你就可以在中國經營。”這仍然具有挑戰性,但回報意味著這是值得的。

這似乎巧妙地解決了問題的癥結。如果中國是另一個國家,券商可能對它漠不關心。相反,在經紀商對政府行動的擔憂與進入全球最大市場之一的金錢回報之間,存在著一種持續的平衡。

因此,很難說中國到底會發生什麼。持續的不確定性似乎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