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痛风是由于血尿酸过多,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痛风又被称为“帝王病”,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现在人大鱼大肉,痛风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痛风发作犹如猛兽在撕扯、啃噬般的疼痛,连微风拂过都会感觉到钻心的疼痛,而且经常反复发作,让人痛苦不已。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秋老虎"天气依然很炎热,虽然已经立秋,但是三伏天也依然没有过,南方地区高温仍旧频繁,暑热难消。很多人喜欢吹空调,吃烧烤配冰啤冷饮,这都会加重痛风发作。所以痛风患者在这个时候多吃以下四种食物,可以改善和调理痛风。

1.玉米

玉米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基本不含嘌呤。有调中益气,健脾养肺,止血利湿的效果。对高血压、高血脂等也有一定作用。适宜痛风患者长期食用。

低嘌呤吃法:蒸煮玉米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抗氧化剂的活性,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食用宜忌:痛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尽量少吃含甜玉米和糯玉米。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2.小米

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人体中的消化吸收率较高,可为人体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此外,小米还是高钾低钠的食品,有利于体内水液代谢,且属于低嘌呤食品,适合痛风患者日常食用。

低嘌呤吃法:煮小米粥时熬得稍微稠一些,更有利于营养吸收。

食用宜忌:气滞者忌用;身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3.薏米

薏米中含有薏米脂、薏米醇、多种氨基酸成分,能降压、降脂、降糖、利尿,能过促进尿酸的排泄,对防治痛风及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

低嘌呤吃法:食用薏米先浸泡4-5个小时,既煮的快,又有利于营养充分吸收。

食用宜忌:患有便秘、遗精、尿多者及孕妇不宜食用。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4.黑豆

黑豆富含优质蛋白,能软化和扩张血管,能降低血糖血脂,促进排尿,对痛风合并糖尿病有防治作用。

低嘌呤吃法:黑豆营养价值很高,吃时最好连皮一起吃,对脾胃大有好处。

食用宜忌:黑豆多吃会上火,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三伏天多做以下三件事,有利于防治痛风的发作。

1、多喝水

夏季炎热,人往往会大汗淋漓,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人体内的尿酸浓度就会升高。而且人体水分不足,就无法及时把尿酸通过尿液排出。这样大大加大人体内尿酸的浓度,所以痛风就居高不下。痛风医生专家建议:每日坚持饮水8杯250ML的水,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保持正常尿液排出量,降低体内尿酸的浓度。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2、多做运动

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不仅可以加快体内血液循环,还可以控制体重。现在人肥胖往往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嘌呤代谢加快,导致尿酸浓度增高。少做一些户外强烈运动,因为夏季不仅会流失大量水分,还会使关节产生过多乳酸,沉积在关节,加重痛风程度。

立秋后是痛风者“高危期”,多吃4物,多做3事,不再反复发作

3、多休息

熬夜,受寒,过度劳累都会加重痛风程度。熬夜使肝脏受损,无法正常排毒。受寒,过度劳累可能使人体的代谢紊乱,使肾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因此,痛风患者在三伏天避空调直吹,温度太低、注意劳逸结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