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6——1岁宝宝学说话:

在宝宝0—5个月的时候,语言发育基本停留在“听”的阶段,宝宝喜欢听到爸爸妈妈讲话的声音,家长可以多和宝宝讲话,在宝贝发出咿咿呀呀声音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

等到宝宝6个月,宝宝能够发出“巴、姆,诺”等牙牙学语的声音,妈妈可以微笑着模仿宝贝的声音,刺激激发宝宝说话的兴趣,还有,在换尿布、吃奶,穿衣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宝宝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8—12个月时候,宝宝对说话的注意力会提高,对一些简单的语言命令也会有反应,可能还会含混的说出一些变调音,因为宝宝正在努力的适应不同音调的变化。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说“爸爸妈妈”

从6个月开始,宝宝就能发出“粑粑、麻麻”的音调,虽然不是很准确,而且刚开始也无法与具体的你和事物联系起来,所以,妈妈平时要多指着自己对宝宝说“妈妈,这是妈妈”,哪天,宝宝要是突然对着你喊出一声,绝对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感。

◆摇头说“不”

宝宝7-8个月的时候,对一些简单的指令会做出反应,比如宝宝抓妈妈的眼镜,妈妈摇头并说不,拨开宝宝的小手,宝宝也会逐渐学会摇头的简单动作。

◆用同一个词语表达同一事物

家里如果有不同地域环境的,最好用固定的,唯一的词语来表达同一种事物,免得宝宝混淆,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说,像猫咪,今天你说猫咪,明天他又换一个词来说。

◆实物卡来帮忙

指认生活中常见的桌子,椅子,沙发,妈妈可以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就让宝宝多看实物卡,一般等到10个月大宝宝才能指认自己熟悉的物品,还有实物卡一定要简单干净,不要花花绿绿,画的花里胡哨,根本就跟实物差距十万八千里,让宝宝无法联系到实际。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绘本,故事书少不了

一岁以前的宝宝根本就不能指望他来好好读书,选择一些撕不烂的布书,圆角环保的纸板书等,在宝宝有兴趣的时候读一读,不用强调一定得听完一整个故事哦(宝宝专注力不够)。

1——1岁半宝宝学说话:

一岁以后,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你说吃饭了,宝宝就能自己端着碗跑去饭桌,你说要找鞋子,还能屁颠屁颠的给你去拿,宝宝所能理解的远远超过他能说的。

◆说的慢一点,少说生僻字

妈妈在跟宝宝说话的时候,要尽量慢一点,多说宝宝熟悉的词汇和句子,对于不熟悉,新鲜的词要慢慢说,比如“宝贝,你想吃冰—激—凌吗?”,一字一句的说,让宝宝有时间反应和学习。

◆尽量要不要说儿语,多说短句

妈妈和宝宝讲话不要特意吊着嗓子说话,正常说就行,也不要说什么糖糖、小鞋鞋这种,宝宝理解不了,多用简单明了的短句子来交流,便于宝宝理解和重复练习。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发音准确,吐词清楚

在宝宝一岁左右,不是经常相处的人是听不懂宝宝说的话,因为这个阶段他的舌头口型正在适应巨大的词汇量,基本也就亲近的家长能理解。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标准的发音来交流、示范时,千万别不同方言之间来回切换,宝宝会一脸懵逼,完全乱套的。

◆动作和词语结合起来

宝宝1岁半以后,能走能跳能跑,妈妈可以在玩球时说“踢足球”,在上台阶时候说"抬脚”,能够有助于宝宝将动作和词语联系到一起来理解。

◆指认生活中的物品

适用于所有的阶段,妈妈可以随时随地给宝宝指认各种物品,让宝宝了解知道,最后能相互联系起来。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1岁半——2岁宝宝学说话:

这个阶段的宝宝词汇量飞速发展,已经能够很好的明白你对他说的大部分内容,逐渐从2-3个词组成的句子(喝果汁、妈妈,要饼干)变成4个、5个或6个词组成的句子 (球在哪里;妈妈,我要拿玩具),而且还能使用代词,虽然经常用错,但是确是很大的进步。

◆发出2-3个要求的指令

妈妈可以一次发出2-3个指令给宝宝,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像“去房间里,把泰迪熊和小狗拿来;把你的衣服和鞋子拿过来,妈妈要洗衣服了”。

◆随时指认生活的常见物品

随时随地,无论家里还是外出,看到什么,妈妈就指给宝宝看,“斑马线、红绿灯、公共厕所、商店”等任何物品,随时指认并简单的给宝宝说明这个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以便于理解。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一问一答

妈妈可以和宝贝玩一问一答游戏,比如:宝贝,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多大,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简单的问答让孩子知道更多的信息。

◆你我他(代词)的使用

孩子对于代词是模糊的,比如妈妈问“你要玩玩具吗、”孩子通常答非所问“你不要玩家”,所以最初最好都是用第三人称问法,具体到“宝宝要不要玩具,要不要吃这个”,让宝宝明确知道问的是谁,等到熟悉后,再跟宝宝说清楚你我他,自己就是代表我,对方代表你。这个理解需要时间,妈妈得有耐心哦。

◆结合场景理解对立或相反的词语

在平时和宝宝交流中,可以有意识的在适用情景中说清这些词的关系。比如“宝宝在帐篷里面”“爸爸在帐篷外面”,方位词、数量词都可以这么教。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讲故事丰富词汇量

没必要上什么语法课,宝宝在上学前通过聆听和时间,一般就能掌握很多基本语法规则。妈妈要保持每天继续给宝宝讲故事,让他重复某些语句,或是提个小问题:“小猫在河边遇见×××,小猫在河边遇见了小狗”。

宝宝能讲话,会讲话,讲好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妈妈可以试试以下几个办法,让宝贝成为“小话痨”。

◆多一对一的交流

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妈妈会发现后出生的孩子会比第一个要说话,这是因为缺少足够多时间的一对一交流,所以妈妈要让自己成为话痨,多讲话,多沟通,多交流,孩子才会有开口说话的兴趣。

◆时不时的为难下宝宝

说话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需求,有些宝宝性格温和,好商量,又被伺候的很好,就觉得没啥特别需要自己来表达的。所以,不能让孩子太舒服,当孩子想要什么却用手指,不开口的时候,就要为难一下,你想要什么,玩具吗,那跟妈妈说,玩—具,妈妈就给你,多尝试,一开始拒绝也没事,下次继续,总有开口说话的一天。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多说话,多重复。

不管宝宝是否听不听得懂你在说什么,都要经常性、反复性的说,让宝宝储存进大脑,总有用到的一天。就像胖子不是一口气吃成,宝宝讲话也不是一两天就达到的。

◆尝试夸张的表情。

放慢语速,夸张口型,提高声调,吸引宝宝注意力,让孩子多模仿,多跟着学。在教孩子的时候,尽量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随时随地解说。

洗澡,吃饭,看书,穿衣服,任何场景妈妈都可以说给孩子听:宝贝,我们现在穿衣服,先穿上衣,再扣扣子,一遍遍重复说,孩子自然会将你每日的说的话记住,慢慢的也能学会日常用语,还能将词语与动作联系起来。

贵人迟语在该说话的时候被动等待,代价就是孩子错过语言黄金期!

​◆学会倾听和提问。

等孩子能够简单的说一些词语和句子后,妈妈就要多创造给孩子讲话的机会,别自己说不停哦。

◆给孩子找小老师。

你教孩子十遍,不如小朋友教一遍。孩子之间的沟通和模仿不是你能理解的模式。多让孩子与同龄人玩耍,绝对会有意外惊喜。

总之,0——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家庭教育引导和语言环境很重要,妈妈一定要多耐心,多陪聊,多包容,多引导,让孩子真正的“能说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