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引爆支付寶保險小程序 高IP背後的運營伎倆

上映3天,票房破8億;上映一週,票房超13億……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點還在繼續,有關《我不是藥神》的借勢也被運營人各種花式吊打,從評論醫療、情感雞湯到引爆互聯網思維、用英語解析……高IP被搶的背後,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重要的運營伎倆:再好的IP,也需要用戶痛點支撐。

《我不是藥神》+支付寶保險類小程序 訪問量直線增長414%

支付寶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電影《我不是藥神》大熱之後,保險類支付寶小程序的訪問類已經直線增長了4.14倍。

其中眾安保險提供的“少兒保-兒童保險精選”、“健康保-重疾大病保險”,“旅行保-旅遊保險精選”漲幅分列前三。

《我不是藥神》引爆支付寶保險小程序 高IP背後的運營伎倆

支付寶並沒有太主動借力《我不是藥神》的熱點IP,除了官方一句“支付寶保險類小程序的搜索量這兩天都暴增了400%”,還有支付寶官方公眾號裡的一篇《常回家看看》,通篇沒有寫《我不是藥神》,只是在大家都瘋狂探討醫療、保險問題的時候,寫了一篇支付寶接入醫院的過程與初衷,以及那滿滿都是暖意的“當父母生病,不在身邊的你會為他們做什麼”的場景故事,一個大熱點的爆發,並不是引發了支付寶的醫療、保險服務,事實是:支付寶一直在努力、用真心用實際行動為大家提供著這項服務。

對於支付保險類小程序來說,《我不是藥神》只是前進路上的偶遇煙火、然後被高度照亮。

當高IP直擊用戶痛點需求,而你又一直在為這個痛點需求努力,最好的借勢就是用事實告訴用戶:無論有沒有這個偶遇的高IP,我們都會在這條路上繼續為大家服務。

《我不是藥神》+英文翻譯 你想象不到的方向都能借力

《我不是藥神》引爆支付寶保險小程序 高IP背後的運營伎倆

這是一篇來自學習英文口語的公眾號,從《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Dying to Survive》入手,為用戶帶去了一篇可供英語口語學習的熱文。傳播指數比以往的頭條平均數要高出許多,原因其實很簡單,拿高IP連接上了符合自己公眾號的角度。

除了英文翻譯,還有研究《我不是藥神》的字體設計的,來自公眾號PS程自學平臺;來自老百姓大藥房的“我不是藥神,我是老百姓的健康守護神”;來自親子教育平臺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藥神’”……

 高IP+用戶需求痛點 才能走近用戶心裡

對於經常跟營銷、運營打交道的創業者來說,找高IP難、找痛點難,找到能跟高IP結合的用戶痛點需求更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