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不知道和珅有多牛

其實你不知道和珅有多牛

乾隆四十年,一次偶然的君臣對話,改變了一個年輕人的一生,也改寫了乾隆王朝的歷史。

在很多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和珅都被刻畫成一個善於阿諛奉承、諂媚貪婪的小人,他常常被冠以貪官、鉅貪、奸臣的標籤。乾隆一直自詡為明君,為何盛寵貪官和珅二十幾年?這對君臣之間的關係到底有何隱情?歷史上真實的和珅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01 君臣相遇

乾隆四十年秋天,乾隆出巡山東,長途出差非常無聊,乾隆掀開轎簾準備觀賞沿途風景。轎旁一個騎馬的年輕侍衛引起了乾隆的注意,此人長得面目清秀、風度翩翩,是個新面孔。旅途寂寞,乾隆和年輕人開始話起了家常。

通過聊天,乾隆知道這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侍衛姓鈕祜祿氏,名和珅,是乾清門的三等侍衛,當差後第一次隨皇帝出巡。

讓乾隆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們的聊天內容,而是這個年輕的侍衛回答問題才思敏捷、有條有理,而且在皇帝面前大方得體、不卑不亢。

這個年輕的侍衛引起了乾隆的興趣,乾隆命人詳查一下和珅的出身。

一查之下,發現和珅也是世家出身,和珅的高祖在皇太極時隨軍出征,因為作戰英勇,得到了“巴圖魯”的稱號。和珅的父親常保擔任過福建副都統,相當於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官階二品。和珅小的時候讀過貴族學校鹹安宮官學。

鹹安宮官學的師資力量非常優質,大多是由翰林學士擔任,師生比例1:10,乃是官學中的一流名校。

鹹安宮官學主要是為大清王朝培養高級政治人才,因此課程設置上也相對比較全面。課程內容包括儒學經典和滿、漢、蒙、藏文字教育以及騎射、火器等軍事課程。

這所學校的學生更是從內務府和八旗官員子弟中嚴格挑選出來的,幾乎個個品學兼優、相貌俊秀。

經過鹹安宮官學的培養教育,和珅熟知四書五經、通曉滿、漢、蒙、藏等多種文字,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在詩詞歌賦、繪畫等方面都有涉獵。因為父親常保去世得早,和珅在鄉試落榜後,就託人進宮當了侍衛。

其實你不知道和珅有多牛

02 和珅盛寵

乾隆瞭解到和珅的身世以後,覺得他家世清白、背景良好、機敏過人,是個可造之材,於是把和珅留在自己身邊,讓他做了貼身侍衛。

在出巡山東過程中,乾隆試著讓和珅辦了幾件事考驗他的辦事能力。沒想到,和珅辦事縝密、考慮問題非常細緻,把幾件差事辦得妥妥當當。於是,山東之行的三個月後,乾隆提拔和珅為御前一等侍衛兼副都統。

此後,和珅的仕途開啟了火箭升遷速度,乾隆四十一年正月,被授為戶部右侍郎;三月,被授為軍機大臣,入軍機處辦事,進入軍國大政的中樞;十月,又授為總管內務府大臣......,在短短一年間,和珅由一位名不經傳的侍衛,一躍而成為乾隆朝大紅大紫的權臣。

此後數年,和珅幾乎每年都加官進爵,官職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在官場得意的同時,和珅還與皇室聯姻,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最寵愛的十公主,和珅成為乾隆的親家。

其實你不知道和珅有多牛

03 特殊背景下的上位

在乾隆後期的二十多年裡,和珅集政治、經濟、軍事大權於一身。放眼古今,沒有哪一個寵臣可以望其項背。有人說,和珅得寵是因為他非常懂得揣摩乾隆心裡,會拍皇帝的馬屁。還有人說,和珅和乾隆已故的寵妃長得非常像,和珅與乾隆有龍陽之好。

其實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清史,就不難理解,和珅的得寵,不過是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需要。

一、 乾隆需要一個秘書

一個人的精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走下坡路,皇帝也不例外。乾隆是個不喜大權旁落的皇帝,從他25歲登基,乾隆就非常勤政,政務上事必躬親。

到了晚年,乾隆感覺到精力越發跟不上,但是政事並不會因為他年紀增長而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就急需一位秘書能幫助他處理一些政務。

對於這個秘書的人選,乾隆內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首先乾隆不希望這個人有任何背景根基,不能是朝中任何派系的人,以免出現權臣干政的局面。和珅顯然符合這個要求。

其次,這個人要精明強幹,有很強的辦事能力,他要能充分領會乾隆的意圖要求並很好的達成目標。通過幾次試探,乾隆對和珅的辦事能力是甚為肯定的。

最後,這個人要精通滿語、漢語,如果能懂藏語、蒙語就更好了。因為清朝很多聖旨、軍事奏章都是滿文版的,外交上又經常需要用到蒙語和藏語。和珅同時精通這四種文字,這在朝中大臣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同時滿足這三點要求的人,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直到遇到和珅,乾隆覺得這三點要求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其實你不知道和珅有多牛

二、善於揣摩皇帝心理,懂得投其所好

和珅不但精明強幹,善於辦事,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心理專家,非常懂得揣摩乾隆的心理。

和珅自從得寵以後,就非常用心的侍奉乾隆,對乾隆的一言一行都非常上心。時間長了,和珅就掌握了乾隆的言行規律。基本上乾隆想做什麼,想說什麼,和珅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不等乾隆吩咐,和珅就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了。

乾隆喜歡寫詩,和珅就花心思研究乾隆的寫詩風格、用典喜好。和珅讀書時就是個學霸,作詩自然手到擒來。因此,他經常能陪著大詩人乾隆吟詩作對。有時候乾隆高興,就出個題目,讓和珅即興作詩,和珅的作品往往非常符合乾隆的審美,經常得到乾隆的讚賞。

乾隆是皇帝中最大的收藏家,偏愛收藏古董字畫,和珅就到處淘寶,遇到奇珍異寶,名家字畫,就趕緊弄來獻給乾隆。

三、理財高手,能幫乾隆創收

和珅是個理財高手,也是個斂財高手,這也是他深得乾隆寵愛的原因。

乾隆喜歡排場,特別是上了歲數以後,生活日漸奢靡,開支龐大。例如:逢年過節,給後宮妃嬪、子女的紅包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乾隆還喜歡裝修,沒事裝修個房子又是一筆大開銷。

乾隆雖然是皇帝,但是國庫的錢財他是沒有權利支配的。乾隆要花錢只能從內務府支取,而內務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大臣的貢品,因此乾隆非常喜歡大臣進貢。但是到了乾隆晚年,單單依靠大臣進貢的收入,已經很難滿足乾隆的消費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就急需一位理財、斂財高手幫他增加內務府的收入。

和珅在理財方面非常有天賦,和那些喜歡買田置地收租的土財主不同,和珅的理財理念是通過投資讓錢財流動起來,這樣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益。

和珅投資的行業包括金融、物流、醫藥、商業、房地產等行業。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和珅在北京僅當鋪就開了十二家,和珅還開了糧食店、古玩鋪、瓷器鋪、石灰窯、藥鋪、鞍氈鋪等。此外,和珅家還有八十輛大馬車用於從事物流運輸業。

客觀公正的說,和珅最後抄家的財產中,理財所得也佔了很大的比例。

其實你不知道和珅有多牛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任命和珅為內務府大臣。在此之前,內務府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和珅到內務府不到一年,內務府就扭虧為盈。

和珅不但善於理財,還善於幫乾隆斂財,議罪銀製度就在和珅的手中變成了搖錢樹。

官員犯了過失,可以交納一些罰銀來代替處分。這種議罪銀少則幾千兩,多則幾萬兩,甚至數十萬兩。官員所交的議罪銀大部分進了內務府的庫房,供乾隆任意揮霍。

正是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和珅才深得乾隆的歡心,成了乾隆晚年須臾不離的心腹。

乾隆對和珅寵愛有加,有功讚揚必賞,有過袒護不罰。有了乾隆這把保護傘,和珅平步青雲,步步高昇,成為權傾朝野的“二皇帝”。和珅的得寵上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的腳步,從這點看,他的確是大清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