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受周封的公国或伯国吗?

疯狂大公驴


中山国作为战国七雄之外的第八雄,在历史上的记载却极少,到了司马迁做《史记》就已经几不可查,所以史记中陈、宋、卫等都有作传,却偏偏独缺更强大的中山国。

至今关于中山国文字记载,我们只能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料中的只言片语中窥得一二,且常常有矛盾错漏存在。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发现大规模中山遗迹,为我们解答了很多关于中山国的问题,却又留下了更多的谜团。

为此,我专门翻阅了一些相关研究的史料,作为大家参考。

谈到中山国来源族属问题,他是由完全汉化的白狄建立在目前史学界是没有疑问的。

《史记·周本纪》记载:

周后稷,名弃。…………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
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周王室始祖后稷,传到不窋一代,因为夏朝衰弱,不窋弃官逃到西北戎狄之间。传到了古公亶父一代,将部落内迁到岐,取消所有戎狄的习俗,彻底汉化,成为汉化白狄。到商末,武王伐纣取而代之建立周朝。

周王室建立后,一部分与其关系密切汉化白狄一同进入中原,其中就包括中山国的祖先。而另外一些戎狄居住在中原周边,因为未经汉化,进入中原后依然保持劫掠的习俗,被中原诸国敌对。

周初曾分封71国,其中姬姓之国就有53个,其中周文王子嗣封国又有16个,除此之外南称蛮,东称夷,西称戎,北称狄,都被当做夷狄对待。在《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中有记载:

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

以上这些国家虽然是周封的诸侯,但是其中又有同为姬姓的诸侯国,又有异姓诸侯国,且夷狄混杂,周强就亲近,周弱者反叛,比较危险。而济、洛、河、颍之间各国则是直系子嗣建立的诸侯国。

这其中就出现了鲜虞,也是这个名字最早的出处。现在常见的观点便是认为这鲜虞国就是中山国的前身。关于这观点的依据主要来源是《左传·昭公·昭公十二年》“晋伐鲜虞。”杜预备注云:“鲜虞,白狄异种,在中山县新市”。而在《左传·定公·定公四年》中又有记载:

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吾自方城以来,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

这是最早的鲜虞称中山的出处。据顾颉刚先生考证,鲜虞在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80年)至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约三十年间,逐渐强大,建立中山国号。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鲜虞和中山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以至于现在史学界对鲜虞和中山的关系有两种观点。

一、战国中山是春秋鲜虞的延续。这观点认为战国中山即非周之同姓,也非魏所别封,而是春秋时期白狄建立的鲜虞的延续。

二、中山并非是鲜虞的延续。这个观点认为中山和鲜虞是当时并存的两个白狄部落,鲜虞常年与晋国敌对,而中山依附晋国。所以才出现《左传·定公·定公四年》中记载的“中山不服”的情况。中山在之后逐渐强大侵占之前鲜虞的领地。

两个观点目前都有材料作为证据,但是两者的证据都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而关于中山国的出处,目前又有三个不同的观点。

一、周同姓说。这个观点主要来自于《史记·六国年表》,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集解》引徐广曰:“周定王孙,西周桓公之子。”这里徐广加了一句中山武公是西周桓公之子。

但这其中有个重要问题是,当时周朝已经衰弱,不将武公分封在自己控制的周畿内,却隔这燕赵将武公封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中山,这就很可疑了。同时时间线上,和很多当时的历史记载多有不吻合的地方。

关于这个观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代中山地名很多,其中崇为周天子之邑,崇山有名中山,很有可能出现同周同姓的中山,而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二、魏分封说。这观点认为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遣大将乐羊进攻中山,《战国策·秦策》:“乐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魏文侯灭中山后,将太子缶封为中山君,后又更立少子挚。之后中山复国,最终被赵所灭。

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魏国攻击中山要越过赵国,那么上述过程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世本》记载:“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马王堆出土《战国纵横家书》:“讲而归亦利,围而勿舍亦利,归息土民而复之,使如中山亦力。”那么真相很可能是魏国根本没有完全灭中山,而是占据了中山南部大片土地,迫使桓公迁都灵寿。之后在赵国的帮助下,和魏国取得和议,在太行山东建立国家,所以《索隐》在《史记·乐毅传》中说:“中山,魏虽灭之,尚不绝祀,故后更复国。”

三、白狄建国说。这种观点认为,中山和鲜虞一样都属于汉化姬姓白狄,但是见国时间比较晚,所以遭到中原诸国的藐视。之前提到“中山不服”的就是中山,一个和鲜虞并列的国家,至少在公元前503年就存在。但是国家较弱,依附于晋国,后来在齐国的支持下背叛晋国,并逐渐吞并鲜虞,并在武公时建立了中山国,并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千乘之国。

我综合各种观点,个人暂时是比较认可第三种的。将各种片段组织起来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中山是和鲜虞一样的汉化白狄部落,只是一个和晋常年作战,一个依附于晋。中山汉化程度非常高,崇尚儒家和墨家,以农耕为主放牧为辅,已经有了很高的文明与戎狄迥异,因此易被中原各国接受。

此后在齐国的扶持下,背叛晋国,吞并了鲜虞的全部土地,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在公元前414年由中山武公建立中山国。至于那是周王室衰弱,爵位只是一个过场而已,如楚国只是子爵,后来还不是以王自居。

在中山古墓群出土的钺上铭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兹军斧,以敬厥众”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天子建邦”就是指中山武公建国成为诸侯,另一种观点认为,那是中山武公建立后,追封前代先祖,为自己脸上贴金而刻了这段话。

不管哪种情况,之后中山国逐渐强大,迎来了魏国的觊觎。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借道赵国攻击中山国。赵国出于河蚌相争的目的,同意魏国请求。历时三年,魏国占领中山南部大多数土地,此时赵国出面调停,使得中山桓公得以在太行以东的土地重新建国,并立都灵寿。

此后中山国逐渐壮大起来,并成为千乘强国。战国后期,周王室越发衰弱,各大诸侯国相继称王。为了对抗这些大国,中山不顾盟友齐国的警告,在公孙衍的斡旋下,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盟友齐国,停止了对中山国的支持。看到机会的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强盛赵国国力,最终在公元前296年,灭掉中山国。

中山国至今依然存在很多谜团,以上是本人根据目前相关文献总结而成,很可能有错漏,欢迎大家指正。至于中山国的真相究竟如何,估计只能等到之后更多的考古发现才能揭晓。

参考文献:

1、《战国中山国史札记》顾颉刚遗稿,顾洪整理·1981-05-01。

2、《战国中山国若干历史问题考辨》路洪昌 ·1987-12-27。

3、《中山国史杂考》何直刚 ·1985-06-30。

4、《试论中山国的族姓及有关问题》孙华 ·1984-08-28。


Rick潘维镛




周朝邦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左传》等载中山国的属国肥国、鼓国的国君为“子”;而侯国晋国的属国赵、韩、魏在春秋后期才晋升为“子”。中山王陵出土的钺上有铭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兹军斧,以敬厥众”。说明中山国是周天子分封的侯国,为天子讨逆。另外据《国语》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中山国国君是姬姓,是16个姬姓封国之一,应属周王室正统,根正苗红。至于在春秋战国时期,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主要是因为中山国民是属于戎狄族的鲜虞人。

中山王陵出土文物

中山侯获周天子分封之后,把他的侯国封地赐分在燕晋之间。那里的原始居民是来自北方的狄族鲜虞部落,称为白狄。中山国建立之后,中山侯秉承周王室制度,把国民鲜虞人逐步教化,并使中山成为华夏化国家。据中山王陵出土的文物发现中山基本没有“胡服骑射”或者游牧民族的痕迹和特征,跟当时的中原华夏诸国并无差异,甚至比他们的更继承周室的华夏文化制度。这一点跟匈奴民族的起源有点相似,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只是中山往华夏化进变,而匈奴族往游牧方式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著名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根本就没有任何道义可言。中山与晋国相邻,晋以及后来分晋之一的赵对中山的攻伐,说白了就是想吞并中山的地盘。把中山国说为戎狄,塑造成华夏民族的威胁,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出师的旗号而已。另外一个是,中山国在历代国君的治理下,到春秋时期,国力强盛,为面对周边大国的欺压,甚至发展到有战车九千乘的兵力规模。这对于在当时国土尚不到晋国六七分之一的中山来说,是很了不起的。因此有对华夏威胁论的出现,也再正常不过,有如强秦,就被山东(崤山以东)诸国称为外族。

我是羽菱君,一名历史爱好者,个人观点,不正之处敬请指出,羽菱君耳恭听,欢迎互关,一起交流!


羽菱君


据文献记载,中山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白狄建立的国家,初名鲜虞,后来才改名为中山。

狄最早活动在陕西北部,后来渐渐东移,到了山西、河北一带。春秋时狄的势力颇强,它伐过邢国、晋国、郑国,灭过温国,还救过齐国,给中原地区以很大的震动。公元前七世纪的后半叶,狄发生了内乱,分裂为赤狄和白狄。后来白狄在今河北省西部一带建立了鲜虞、肥、鼓三个国家。鲜虞故城名鲜虞亭,在今河北省新乐县西南四十五里新城铺;肥都肥累城,在今藁城县西南七里;鼓以鼓聚得名,故城在今晋县。公元前六世纪的后半叶,肥、鼓二国陆续被晋国灭掉,只剩下一个鲜虞。春秋末年鲜虞之名为中山国所取代。据《世本》说:“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顾”在今河北省唐县北。张曜《中山记》说:“城中有山,故名中山”。这便是中山国名称的由来。

1974年11月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农田基本建设中,对平山县三汲公社的古墓、古城进行了调查和发掘,证明该城址正是史籍中所记载的古灵寿城,是中山国的都城,古墓即是中山王墓。

以前我们对中山国知道得很少,文献资料既不完整又不系统。汉朝刘向在编订《战国策》时,著录《中山策》九章,但对中山王的世系和名号也没讲清楚。司马迁《史记》中写了周、秦本纪和宋、卫、燕、楚、赵、魏、韩、齐诸世家,唯独缺中山国。这次中山王墓出土文物极其丰富,特别是刻有长篇铭文的铁足大铜鼎、夔龙饰铜方壶、铜圆壶及兆域图铜板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山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来我们对中山王世系除武公、桓公以外,一无所知。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对了解中山国的世系有很大的帮助。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六年以后,中山被魏灭掉。魏文侯先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后改封次子挚,挚死后子嗣为中山君,连续统治中山国二十多年。在这一段时期中,中山国进一步接受了华夏文化。从中山王墓出土器物上面的铭文也可以看出,中山国对儒家经典《尚书》、《诗经》等都运用自如,这表明中山虽是由白狄建立的国家,但它大量接受中原文化后,已和华夏族逐渐在融合。

魏灭中山二十多年之后,公元前378年,中山桓公又复国。这时中山国开始徙都灵寿。平山出土的铁足大鼎铭文中称:“先祖桓王、昭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忧劳邦家”。足见桓、成时候,一心为国操劳,已为中山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中山国的鼎盛时期。对于中山国的疆域,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战国策》和《史记》都说“中山之地方五百里”。据考古调查,由安新县经徐水县向西有一道夯筑城墙遗迹,相传是燕国的长城,应是当时燕与中山的分界。中山国南部疆域,《史记赵世家》说,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又说:“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请和”。可知房子、鄗、石邑、封龙、东垣原来均为中山地。房子故城在今高邑县西南,鄗故城即今高邑县,石邑在今石家庄市西南,封龙在今获鹿县,东垣即今正定县。可见中山南境应在今河北省高邑县以南。因此中山国的疆域大致是北自现在的保定和满城的南部,南至石家庄地区的南部。中山国的西界直至太行山,东边达蠡县、安平、深县、新河、巨鹿一线。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宣王乘机伐燕,一举攻下燕都。这次中山国也派司马赒率兵参加了讨伐燕国的战争,结果开拓疆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

铭文中的司马赒,就是司马喜,因为他连任成、鲁和好盗三代中山王的相,所以《战国策》称“司马喜三相中山”。也正是因为马司赒是个权势很重的老臣,所以三篇铭文中都不得不一方面称赞他的贤明和功绩,一方面又要反复告诫嗣子不要忘记燕国的教训,严防燕国的事在中山重演。中山国鼎盛的时间并没有多久,伐燕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毕竟弄得财库空虚;同时,战争的胜利也使中山国骄傲轻敌,忽视防务。而另一方面,它的劲敌赵武灵王却秣马厉兵,实行军事改革一胡服骑射,使国力大大增强。没有过几年,赵国就发动了对中山的大举进攻。公元前302年赵破中山,中山君盗逃出去,死在齐国。后来中山又立新君尚,惠文王三年赵又联合齐、燕把中山灭掉,迁中山君尚于肤施。中山国亡后,狄与华夏族进一步融合,以后狄族再也不存在了,它已经成了汉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苦茶庵


答案是否定的,中山国是第一个被华夏化的戎狄国家,算得上是华夏文明同化历史的开端。

中山国,因其国都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

建立者为山武公,中山国发展大体分为戎狄->鲜虞->中山 三个阶段。

戎狄阶段,大体在今陕北绥德地区,逐渐转移到太行山脉。

鲜虞阶段是在滹沱河流域地区,周幽王八年,太史伯答郑桓公时就提到:

成周附近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其中就有包含鲜虞。

后中山立国,常年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华夏民族大患,历史上就有邢侯、晋侯抗鲜虞的记载。

后来,晋国大将乐羊、吴起等统帅军队,讨伐中山国,在公元前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都,中山国第一次被灭。

后来中山桓公复国,休养生息,积极华夏化,逐渐国力鼎盛,时有“千乘之国”之称,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国家之一。

但在公元前296年,中山国再次被赵国所灭。

中山国遗址大体在今石家庄、灵寿、平山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