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故事:老光棍的葬禮真熱鬧,村里人都說他這個幫套沒白拉

按照村裡的慣例,光棍子死了,親門近支哭上一抱,買口薄棺材埋了就完了。但是,二叔這個光棍子的殯出得老大了,根本看不出是膝下無兒的樣子。靈棚裡,一口棗紅的柳木棺材,又高又大;靈棚外,紙車紙馬應有盡有;戲子們吹奏著“今天是個好日子”的旋律,舞女們伴著“咱老百姓今天真高興”的樂曲盡情搖擺。吉時已到,三嬸子的大兒子、大兒媳,一人打幡、一人抱罐,如喪考妣;三嬸子的其他兒女們依次跟著,神情莊重,嗚咽有聲。

三天後,三嬸子的幾個兒女按照慣例,重新來到二叔墳前,圓墳祭奠。

有的老人說,孩子們沒白疼啊,老二這一輩子也值了。

有的老人還說,要不是小三家,老二準說不上媳婦成不了家嗎?

農村故事:老光棍的葬禮真熱鬧,村裡人都說他這個幫套沒白拉

說來話長了。當年三叔在外地當工人,一年也就有限的探親假。三嬸子一個人領著兩個孩子過日子,吃的喝的經常短著,尤其是吃水最難,燒柴也不容易。村裡就一眼老井,全村千多人共用,每天人們都是起五更去井裡提水,去晚了往往就沒有水了;柴火也是問題,生產隊裡分的有限,一天三頓飯,頓頓離不開燒柴火。這些情況二叔全都看在眼裡。二叔和三嬸子對門住著,論支派兩家子遠著了。二叔就一個人,父母死的早,一個哥哥未成年也因病死了。於是,一年四季都是二叔給三嬸子挑水、拾柴。

農村故事:老光棍的葬禮真熱鬧,村裡人都說他這個幫套沒白拉

三嬸子家的事,二叔看在眼裡;二叔的事,村裡人看在眼裡。孤男寡女的,總是好說不好聽。因此,只要有人給二叔提親,一打聽,差不多都是因為這件事成不了。二叔的為人,三嬸子最清楚,於是,把自己的親表妹介紹給二叔。按說,這樣的親戚知根知底,還成不了嗎?也沒成,也是因為這件事。

不怕有事,就怕事趕事。就在三嬸子為二叔的婚事愁眉不展的時候,三叔被廠裡給送了回來,工作中三叔被重物砸壞了下肢,估計下半輩子站不起來了。三嬸子哭得像個淚人,三十來歲,以後可怎麼辦啊?三叔說:怎麼辦?好辦!怕人笑話也不行啊,我是個廢人了,讓老二搬過來,你們過,只要不把我扔了我就謝天謝地謝你們了。

農村故事:老光棍的葬禮真熱鬧,村裡人都說他這個幫套沒白拉

多少年過去了,再說好些事都不能拿到桌面上,因此細節咱也不詳細。長話短說吧,二叔就這樣和三叔、三嬸子及孩子們過成了一家人。據說,三嬸子後來生的一子一女都是二叔的。

自從搬到三嬸子家以後,二叔沒黑沒白,全心全意,幹起活來像頭牛,這頭牛一直幹到分田到戶,一直幹到七老八十,一直幹到壽終正寢。期間,二叔和三嬸子把三叔打發入土為安。醫生說,按照病情,最多活不過四十歲。可三叔愣是活到了六十多。再有,二叔和三嬸子給兩個兒子新蓋起瓦房、娶進了媳婦,還給兩個閨女找到了如意的婆家。

孩子們都大了,慢慢地也就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但都管二叔叫二叔,沒有一個孩子嫌棄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