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國安、于和偉、陳建斌三人,誰飾演的曹操更好?

溫開元


我覺得於和偉演得最好。


先說鮑國安,鮑國安老師是初代曹操扮演者,由於老版的《三國演義》,無論是製作水平、演員演技以及播放平臺都是絕對在線有保障的,可以說是三人中影響力最大的,一想到鮑國安老師,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他所扮演的曹操,深入人心。


我記得小時候,每到寒暑假,除了《還珠格格》,電視臺尤其是央視都會重播《三國演義》,當然,次數肯定少於國民神劇《西遊記》,但效果肯定槓槓得。


鮑國安老師的曹操,堪稱教科書般的演繹,將曹操的書卷氣,雄豪之氣以及心機城府表現得惟妙惟肖,如題主所配得圖,他眼珠子一轉,你就覺得,哎呀,曹操肯定又要甩手段了。尤其是在把握那種談笑間,不露聲色計上心來的分寸感上,鮑國安老師做得非常到位,給我的感覺這就是那個奸雄啊,真正是演活了。


但是,鮑國安老師的曹操也有一定的問題,他的真人形象帥氣儒雅,表演的時候,也會受到這一特點的掣肘。所以,他扮演的曹操,讓我覺得,奸雄是奸雄,但更是一文藝青年。但歷史上的曹操,文學功底確實厲害,但更是一個具有痞氣的人,如果你去看他的復原畫像就更加明瞭,眼睛像老鷹一樣,一看就是個狠角色,那種桀驁不馴的勁,躍然紙上。


所以,我認為,真實的曹操,首先是一個手段強硬目光銳利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一個文學家。但鮑國安老師的曹操給我的感覺,是反過來的,首先是文學家,風雅有氣度,其次才是個能打折能治國的猛人。


我承認這麼說顯得很吹毛求疵,但老師的曹操,一板一眼都如教科書一樣規範,考慮到那個時代的特點,會讓我覺得,嗯,他的曹操在把握上特別準確,特別符合記載,但總有種距離感。


而玩壞了距離感的人,是陳建斌。


陳建斌是二代曹操扮演者,在高希希導演的《新三國》裡面挑大樑,因為看三國戲的人,看曹操絕對是一大目的,只要曹操立住了,整部戲就立住了。


應該說,陳建斌在扮演曹操一角上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首先他對於曹操的理解就和前輩不同,他覺得曹操是那個時代最牛逼的人,對於世間的指責非議,壓根不放在心上。很簡單的道理,你們要是搞得定我曹某人,直接上啊,費什麼話,既然搞不定,我怕你作甚。


所以,他扮演的曹操,有種放飛自我的感覺,就是甭管我怎麼做自己,偷奸耍滑,但我就是最牛的,你們都沒我聰明,都要被我打敗。


這種理解沒毛病,曹操在歷史上也確實有著真性情的一面,是絕對的實幹家,不喜歡虛頭八腦的。


但問題是,你再怎麼放飛自我,政治鬥爭都是殘酷的啊,親。如果你覺得,只靠自己甩點過家家的手段,比如拉著袁紹嘮家常,把皇帝拉過來忽悠敵人,然後偷襲對方一口氣拿下了官渡之戰大捷的話,就太任性了。


換言之,你可以任性,但政治鬥爭以及軍事戰爭,一點不兒戲,都是殘酷且嚴肅的。


陳建斌的曹操,奸是做足了戲,手段心機一應俱全,但在雄豪之氣上,輸給其他二位不是一星半點,可以說,他的曹操,就是奸而不雄。如果只憑他在劇集裡所體現出的那兩下子就能打下北方廣袤的土地,那就不是歷史了。


實際上,曹操打呂布,打袁術,打袁紹,背後都有非常困苦的時期,尤其是打呂布和袁紹的時候,幾度面臨絕境,絕對不是新三國裡面展現得那麼簡單和疏漏的。而高希希導演,就我看來,特別喜歡在歷史戲裡面加入宮廷鬥爭的私料,比如三子奪嫡。


老版在這裡幾乎一集帶過,但新版不幹,非要把曹丕刻畫成一個變態,又是戕害自己的弟弟,又是裝孫子耍手段,這些編出來的內容,客觀上混淆了曹操集團塑造上的主次,弱化了效果。


所以,陳建斌給我的感覺,還是把曹操演得太隨性了,角色塑造上譭譽參半吧,一個旁證是,我們想到《新三國》裡面最出彩的人物,第一個不是曹操,而是司馬懿,倪大紅這老戲骨,演得司馬懿真的是絕了,他才是扛起本片後期大旗的人。


最後說於和偉,他的曹操令我驚豔。


首先,於和偉的曹操,臺詞功底比陳建斌好很多,陳建斌為了將曹操的氣場撐起來,說話時會拉低聲音,聽起來很不舒服。而於和偉反其道而行之,聲音高闊疏朗,頗為大氣,這一點在劇集中多次體現,只要他的曹操一發聲,你就能感受到背後的力道和氣場。


此外,於和偉把曹操的霸氣與城府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一點在前兩集之中得以完美體現,藉著國舅董承刺殺自己,在皇帝在百官面前大肆殺戮,神情自如,無論是遞刀逼皇帝殺自己進而以退為進壓制對方,還是談笑間將異己分子誅殺殆盡,將一個手段殘忍強硬,心如鐵石的政治強人刻畫得入木三分。


可以說,光這兩集就把我震住了,被圈粉一直追劇。於和偉的表情管理非常到位,你很難想象,一個演了劉大耳朵的人,居然在展現曹操那種不怒自威,看似嬉笑怒罵,實則心機深沉,捉摸不定的樣子時也能收放自如。


在展現曹操的霸道的同時,於和偉也對曹操兒女情長的一面進行了充分的挖掘。在面對愛子曹衝病逝時,他放聲大哭,悲痛欲絕,就是一個溺愛兒子的父親;在面對郭嘉荀彧早死在自己身前時,他痛失知音,錐心之痛,為才子的逝去深深痛惜。


可以說,於和偉的曹操,是最有血有肉的一個曹操,也是最復調的一個曹操,他將曹操如常人一樣的感情糾葛與煩惱,真實展現給了觀眾,畢竟,他再是一個大魔王,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也會護犢子拉偏架,帶點自己的小情緒小態度。此外,他也把曹操的殘忍、陰險、尖刻、霸道、強橫、心機,以及,更重要的,雄傑之氣,刻畫得活靈活現。


於和偉的曹操,高潮部分,在於他於銅雀臺橫槊賦詩那場,此時的他已經病入膏肓,為了鼓舞軍民以及朝臣的士氣,強行舉辦酒宴,撐著病體,揮舞兵器,真真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可以說,曹操的來也去也,都算得上是一個英雄,一個奸詐的英雄,只有於和偉做得最好,所以他才是我心中最好的曹操扮演者。


大蔥侃侃侃


唐國強之後無諸葛,陸樹銘之後無關羽,而對於曹操,我只想說:“鮑國安之後無曹操”!

其實這三位都是實力派演員,演技都沒得說!但對於飾演曹操這一角色誰更勝一籌,個人還是更傾向於鮑國安老師。老版《三國演義》感覺是一部難以超越的經典了,畢竟是真正花費了一代人的心血所打造出來的,在一個沒有特效,沒有成熟的後期處理技術時期,能打造出一部如此令人“難忘”的影視鉅作,靠的是什麼?當然只有那每個演員所表現出來的令人折服的演技!其中猶以唐國強的諸葛亮,陸樹銘的關羽以及鮑國安的曹操最為傳神!

曹操形象的完美詮釋

說到演一個人物的好壞,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將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給完美的詮釋出來,那麼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一句話總結便是一個反覆多疑,奸詐而又胸懷偉志之人!對於這些特點,鮑國安老師在演出以其深厚的臺詞功底,面部神態的變化,將這些詮釋得淋漓盡致。像殺呂伯奢時表現出的多疑狡詐,特別是最後說的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結合當時的神態,陳建斌老師還真沒有鮑國安所表現得傳神。

在說劇中曹操吟唱《短歌行》那個片段,感覺只有鮑國安老師才真正吟誦出了詩中的韻味,將其中的內涵,以及人物的心理給表達了出來。這個片段三人都有演出,陳建斌版《新三國》感覺讀得很乏味,於和偉版則更是有些離譜,讀完之後曹操直接倒地死了!要知道劇中所吟誦的那首《短歌行》是曹操早年所作,是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了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而那樣讀完直接倒地,感覺完全沒有了原詩的意境了!大家可以看一看三個版本的對比!

最後附上一首鮑國安老師在劇中所吟誦的《觀滄海》,希望大家喜歡。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285838383957810145, "vid": "0b89ce64dc8f4975b65103e0ada5588d\

靈魂的感觸


我開始看了鮑國安飾演的曹操,感覺再找不到比他更像曹操的了,特別是聽說好友許攸前來投奔,喜形於色光著腳丫就跑出大帳迎接好友,這段戲全在表情,確實表現出曹操奸詐的嘴臉。但是由於太注重表情,讓人感覺有種說不出的遺憾,有那麼一絲絲瑕疵。

直到我看到陳建斌演的曹操,感覺離曹操更近了!陳建斌抓住了曹操狡詐而不易流露的特點,人物刻畫的比較貼近真實,就像一個活的曹操站在你面前,奸在內心而外表卻故做鎮靜,瀟灑,大度。越看越有味道,值得反覆咀嚼。

兩人的表演各有千秋,鮑的像話劇,於的像小品,陳的最恰當!


黃蜂二師兄


毫無疑問對於真正看過三國的人來說鮑國安演義的非常完美,無論形象,演技,尺寸都把我的非常好,經典中的經典。鮑國安只要走出來就知道是曹操。就好比六小齡童演義的孫悟空一模一樣,無可厚非。


從茶園到茶杯


鮑國安是曹操的轉世靈童!就拿《短歌行》三人的理解與表現來說吧(當時曹操正躊躇滿志,氣吞江東),鮑老師是吟唱《短歌行》,陳建斌是‘致悼詞’,到於和偉那卻變成‘短哭行’,那簡直是在滅自己銳氣,惑亂軍心!此二人哪有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