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圖》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自CCTV-3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開播以來,可謂是一匹黑馬,馳騁綜藝場,一路好評,鮮有“diss”。節目有特色,文物有分量,講解員、守護人有顏值、有內涵,故事有趣味。今天小編給大家從三個男人講講《千里江山圖》的前世今生。

這個要從《千里江山圖》捲上的一段題跋開始說起。

“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千里江山圖》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千里江山圖》局部

一個藝術全才亡國君,一個被世人唾罵的奸臣,一個神秘的天才少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由跋文可知,宋徽宗政和三年,有一位名為希孟的十八歲少年,在畫學為學徒,後召入文書庫,徽宗惜才,便親自教授繪畫技藝。命其在半年之內畫出大宋的大好河山,但是這天才不僅懶散以對,而且提出各種無理要求。然而奇怪的是,徽宗卻全盤接受,這下引起了權臣蔡京的羨慕嫉妒恨,時不時去徽宗耳畔吹吹風,言語幾句王希孟的壞話。尤其當王希孟提出用青綠做山水時,蔡京笑其不自量力,言“如此作畫有些媚俗”。畫作完成,希孟獻於上前,蔡京驚歎不已,徽宗大喜,賞畫於蔡京,蔡京題跋於畫上,作畫少年卻不知去向。天才無音訊,《千里江山圖》卻流傳至今。

說到今天,仍有不少人為看《千里江山圖》一眼,長途跋涉。這群人中有三個人值得我們講一講。

《千里江山圖》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第一位,《千里江山圖》的守護人——李晨,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故宮的老熟人,為我們講述了《千里江山圖》的傳世前世,帶領我們欣賞其的恢弘壯闊。第二位不得不提這位“好色之徒”,當然此色非彼色,他好的是《千里江山圖》的青綠五色,研究了四年,用兩個月的時間複製出了《千里江山圖的》的十分之一,此人就是中央美術學院國畫教授馮海濤。他告訴我們《千里江山圖》完成是畫了五幅畫,第一為水墨,第二為赭石,第三為石綠,第四為綠,第五為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綠五色,還有一白,為何《千里江山圖》可以流傳千年而依舊璀璨,那我們必須說說這第三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繼承人——仇慶年先生。仇先生有一寶盒,裡面有幾樣寶物跟《千里江山圖》息息相關。孔雀石、藍銅礦、青金石、硃砂、雌黃、赭石、千年不變黃的硨磲等,顏色明亮,各個都是顏料界珍寶,這些就是《千里江山圖》青綠的原材料。這一盒盒珍貴顏料的背後,是仇老先生一個個山頭親自尋覓,每天八小時,連續二十天不間斷的“頭清”“二清”“三清”“四清”,才有如此細膩的珍寶。

《千里江山圖》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一檔年輕的節目,多年輕,不多不少五千年上下;一件珍貴的寶物,多寶貴,一幅宋代的江山全景圖;一群可愛的人,為什麼可愛,因為他們有一顆敬畏之心,對文物的敬畏,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自信。如果人人對文物都有著發自內心的敬畏之情,或許就不會有人再去寫無聊的“XX到此一遊”了吧。雖然我們“年輕”,但也別讓它們“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