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时至今日,慢慢的我发现,好像喜欢哥哥的人还是很多啊,经常会看到很多喜欢哥哥的人发的文章,他们讲过很多的点,有哥哥的帅气,演技,可爱,率性,为人处世的善良等等,看了很多好像很少提过哥哥的睿智,想了一下,也可能是自己看的少,不曾看过,不过没事,把自己的对哥哥睿智的看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下,希望大家喜欢!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哥哥除了技艺和气质,更加打动我的是其实他对于艺术、对于电影产业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自己清醒的思考,这一点是他大大超越同时代同行的一点,也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一点。(毕竟太多不了解哥哥的人一提起他就喜欢联想到性向、联想到自杀,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整天沉寂在庄生梦蝶般的幻境中无法超生,亦或是因为世俗的偏见郁郁寡欢,马蛋,这和现实差太多了好吗)

我看过一个坐标97年的访谈—《星空下的倾情》第一期,里面有张曼玉、梁家辉和张国荣三个香港电影巅峰实力演员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当时张国荣刚刚公开了唐先生,演唱会因为穿高跟鞋引发了很多争议。这个访谈很有意思,其实就是四个好朋友絮絮叨叨的聊天的形式,谈家庭、谈感情、谈事业、谈彼此的一些回忆什么的。里面有一段我印象极其深刻,主持人让大家谈谈演艺生涯有什么遗憾。这其实是一道送分题啊,随便聊一点小事、小细节或者是讲一点煽情的话就可以答得很好。但张国荣不知道为什么,先是答了一个:“没有什么遗憾”,随即就把话锋转向了点评香港电影行业的现状,和“已经功成名就的华语电影人应不应该进军好莱坞和国际大牌合作”这个话题。当时他情绪有点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L:“你问我遗憾呢,其实我真的是没有什么憾事。反而是有一件事,我觉得挺开心,就是我没有去好莱坞。”

主持人:“是吗?很多人现在都要进军好莱坞这样,你反而……”

L:“我反而觉得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地方给我去发展,从亚洲来讲呢,就是我们在座的几个(指梁家辉和张曼玉)算是略有薄名。亚洲那么大的市场,是不是?你知不知道马上97年了,大陆有很大的潜能,他们的市场很快会有打开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个时候美国都要过来求我们拍不拍戏。所以这么大的市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有段时间香港拍了好多烂片,现在留下来的这班人呢,都是真正有实力的,台前也是,幕后也是,这样的一群人我们应该要自强,去拍一些好的东西,去达到国际水准,这样不是更好?对不对啊?你说你美国好莱坞不排华?那是假的!如果你跟我说,你去拍一部国际片,你要与施瓦辛格和汤姆汉克斯合作,你是三个男主角其中一个,我砍脑袋也要去给你演。但是人家的制度呢,是由汤姆汉克斯这样的来指定你做配角,你要去演就只能按照他们的制度来。我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如果这样的话我在香港我是阿哥,我不会去你那里给你打杂,千万不要这样,我不愿意。”

看完这段话,注意这是在1997年说的,这是多么睿智且有远见的话,后来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基本和哥哥说的没差了!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从他说这段话到现在二十年多过去了,再回头看华语电影走过的路,真是让人唏嘘。对华语电影有点了解的人应该知道,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无论是香港电影还是大陆电影,都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鼎盛的时期,我们现在所有耳熟能详的华语电影(除了30年代上海时期)都诞生于那个年代。但是到了这个访谈所在的90年代末,两边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香港电影的资本来源——台湾,经济已经不复四小龙时期的繁荣了,而主要的市场东南亚,被迅速崛起的好莱坞特效大片所取代。黑社会逐渐把持娱乐圈,劣币驱逐良币,大量洗钱的低成本烂片充斥市场,恶性循环,大量专业电影人失业或停工。大陆当时没有商业电影,没有盈利模式,国外获奖和国内放映不可兼得,第五代导演们也在寻求出路。在这个时期,“黄金时代”塑造的一批电影人已经功成名就、光环加身,中国内地的那几个大导演和名演员拿了好几个欧洲电影节大奖,颇受老外欢迎,而香港的那些大导演大明星简直红遍亚洲,成为引领浪潮的标志性人物(现在的日本漫画、韩国电影都有向那个时代港片致敬的内容),这批人在当时的困境下纷纷选择“进军好莱坞”,梦想着在更大的舞台上再续辉煌,结果混到新世纪初,无一不折戟沉沙,灰溜溜地返回自己的老阵地,而这个时候原本的舞台已经凋零得不成样子了,这批人也老了。

为什么这批人在好莱坞混不出来,是因为导演的水平不够?是因为演员的演技不好?究其原因老张在上面那段话里其实点得很准,他用了一个词:“politics”——好莱坞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有自己的“政治正确”,你到了他那边就得按他们的来,他们也不肯为你几个亚洲人改变。

结果我们就看到了李连杰在香港演“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到了好莱坞演一个很能打的智障外加反派大BOSS;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巩俐在大陆演遍女主,到好莱坞演在B级片里演一个毒枭的情妇;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周润发在香港演英俊潇洒的“许文强”、有情有义的“小马哥”、风流倜傥的“赌神”,到了好莱坞里演一个满头癞痢疮、留着长指甲和金钱鼠尾的新加坡海盗;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吴宇森在香港开创一派宗师,到了美国拍出来的东西都不知所云、票房惨败。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大约华语圈只有成龙和李安算是混出来了,但是成龙靠的是杂耍功夫、李安人家从学电影开始就在美国了。。。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上面这几个还是华语电影黄金时代的超一线,再次一点的还没机会去。归根结底,这群亚洲电影的“人中龙凤”当年还是被好莱坞的金字招牌给忽悠了,妄想着去镀个金升级为“国际影星”结果应了老张那句话——“好莱坞不排华?那是假的!”选错了方向,跑得再卖力还是得回到起点。当时国内有相当一批已经功成名就的明星,国籍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不远万里跑到美国结果混得最好也就跑跑龙套,更有甚者像白灵那样,在国内女神级的人物,跑到国外混得人不人鬼不鬼,靠演三级片和反华片来赚一点存在感。这批人现在看到当年高高在上的好莱坞大鳄们现在为了讨好几十亿的中国市场,随便什么有点人气的小花小鲜肉,好莱坞超级大片的配角随便拿(当然这些大多数也都是坑人的),不知道会不会呕死。(最近上映的金蝉脱壳2,黄晓明基本可以算是男1号了)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回望二十年来前人走过的弯路,想想在那段话里张国荣所规划的那套价值观和方案是最靠谱的:

1.华语电影人要有自己的骄傲,不要用自己巨星的身价给美国人打杂!这种杂打了也没用,李嘉诚做过学徒,但人家发财还是靠自己开工厂。

2.电影要振兴,靠的是一个体系(就是我们说的完整的电影工业链),香港在这一点上一点都不差,在台前有他们这一批在红遍亚洲的巨星,在幕后有一批几十年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工作人员,还背靠大陆这么大的市场。所以要用一个整体的力量去“自强”、提升自己达到国际水准,而不是靠那么几个人想办法去“融入国际”。

3.大陆将是决定未来华语电影的关键!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当时的两岸三地(台湾电影当时基本上已经是小透明了),有这种眼光和远见、对电影的未来有这样系统的规划和思考的电影人,不要说是张国荣这种艺人明星,就是大牌导演、业界大佬也是基本没有的。结果就是到了2000年左右,香港电影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了。最后的几年,张国荣几乎深居简出,偶尔出现那些香港记者无不跑得比谁都快,然而姿势水平低得不堪入目,只关心那些下三路的隐私八卦,全然不顾养活他们的香港娱乐圈都快要咽气了,谁还关心他对流行歌曲的风格创新怎么看?对华语电影的未来怎么看?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2002年,老谋子终于开始乘着时代的浪潮试水“商业大片”,从此大陆电影的商业时代到来,香港电影人全面北上,大家在经历蹉跎之后终于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在资本和市场的刺激下开始开疆拓土,虽然这些年骂声不断但总算是杀出一条血路来了。

但是我还是要说,很多香港电影人到现在依然没有找准方向,很少人有像当年张国荣说得那样抱有一种“自强”的使命感,只是没钱了,于是北上靠着港片时代的名气捞点钱,能混一年是一年。更有很多香港导演还对昔日的荣光恋恋不舍,不愿意拥抱新时代,继续用“审查制度”这样的理由自欺欺人。华语电影要真正“hit the international”(访谈原话)、香港电影要真正给自己一个圆满的历史定位,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以上,如果你只是把张国荣看成一个风华绝代的大美人,那你就是看低了他。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睿智的眼光、对事业无限热爱同时有着强烈行业使命感的长者。(这里咱暂时不膜哈)可惜造化弄人,历史没有给他机会,让他的身影只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

很多人喜欢张国荣的帅气,演技,善良,但我却独喜欢他的睿智!

最后其实,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人粉哥哥,不光是这个人本身的魅力,同时还有对一个时代的追忆,对逝去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华语电影、本土文化的一种热爱在里面。希望华语电影可以越来越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