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刚才读到导师转的一个帖子,说的是庄子《山木》中的一则极富道家哲学思想的寓言故事,名字叫「方舟济河」,游笔做些联想:

方舟济河说的是,一个人乘船过河的时候,发现前面一只船马上要撞过来,这个人大喊了好几声都没见前面的船有反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等船到了跟前却发现竟然撞上来的是一只空船,立马怒气顿消。

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外在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能找到人的参与,通常我们会跟这个人理论一番;如果是“空船”的话,一般都会自认倒霉,不会有太多负面情绪。毕竟,你对着石头开骂的话,别人不会认为石头有问题,而是觉得你有病。

空船故事说明了“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道家处事哲学。告诫我们要把他人的伤害看成是空船事件,别去在意他人的动机,这样就没人能伤害到你了。空船,虚己以游世。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如果你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愚蠢。

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读了这个故事,感觉非常浅显易懂但又道理深刻。由此,不免思绪稍加飘散一下:说,既然你对着空船大喊大叫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你不会冲着一条没有人驾驶的船发怒。但是,假如撞过来的是一条“人工智能船”呢?你会不会原谅TA?

如果你同样会原谅,那这条船还是足够智能的船吗?如果你不原谅,有啥意义呢?即便这条人工智能船会向你道歉,但又有何意义呢?你会觉得得到了对等的补偿吗?所以,人工智能船唯一的出路是,不能撞上其他船,甚至都不能有会撞上其他船的任何征兆。

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一般意义上,我们对他人行为所带来之伤害的感知程度,与这个人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是紧密相关的。假如我们能够确定是无意的,心理上原谅的倾向性就会更加明显。如果我们能够确认是有意的,那么即便行为造成的伤害不大,我们也不愿意原谅。空船理论告诉我们,不要去追究动机,只选择原谅行为。

问题是,当船越来越智能化的时候,我们依然不需关注这条船的动机吗?如果这条船把人给撞死了?我们会判这条船死刑吗?即便判了死刑,有意义吗?什么是意义?

结论:空船如此,空车呢?呃哦,这个问题貌似很不儿童……

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作者简介:杨学成先生,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新华网数据资产研究院专家委员,阿里巴巴智慧外贸智囊团专家、网易智库专家、华为公司顾问。著有《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和《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等著作。

空船悖论:跟朋友们聊聊一个貌似哲学的问题

作者近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