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掷地有声的“金句”,擘画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图景,为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而“两山论”对中国发展意味着什么?在历经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后,我真切地感受到它的价值和份量。

今年春节正值藏历新年,2月16日下午,在素有中国松茸之乡美誉的甘孜州雅江县所辖的恶古乡中马益西村,部分村民煨桑敬神,因火源管理不善引燃煨桑炉边干枯草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并多次产生飞火引燃数公里外的森林和草场,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形成了长约20公里、宽数公里的火场,数百公顷森林在熊熊烈焰中化为灰烬,200余名村民紧急撤离。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武警森林部队奉命迅速调集300余名兵力,会同当地扑救力量和地方群众1200余人,连续奋战5个昼夜终将大火扑灭。

作为火场一线指挥员,我利用组织扑火和救助农户等时机,广泛接触了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和乡村干部群众,对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作了初步评估核算。透过林火硝烟,我亲身体会到绿水青山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确切地讲绿水青山就是百姓永不枯竭的致富之源和永远增值的绿色银行。

恶古乡地处雅江县城以南60余公里处,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雅砻江劈山切谷蜿蜒而过,流域内山势陡峭,坡度普遍在50度以上,沟谷水系密布,从河谷海拔2600余米至两岸山顶4400余米依次分布着茂密的森林、灌木和高山草甸,林内主要为松树、青冈等树种,是雅江县重要的松茸和虫草产区。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该乡平地少,农业发展先天不足,但森林资源丰富,所属的8个行政村、2600余名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是林内的松茸和高山草甸的虫草,每户年均收入2至8万元不等。这份源于绿水青山的馈赠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位于起火点的中马益西村,植被覆盖条件好,原始林和高山草甸广布,菌种和虫草资源十分丰富,每户藏民家庭年均收入可达5至8万元,居民藏式小楼建筑精致、内设精美,家什也比较齐全,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

下游受灾的恶古村和牙根村原始林和次森林混杂,林内产出相对较低,每户家庭年均收入约2至3万元不等。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使大面积森林和草甸化为焦土,为未来生活增添了变数。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过火受灾的数百公顷森林草场遍布4个行政村,200余户人家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据甘孜州林业局工作人员现场统计,仅每年松茸损失就达400余万元,平均每户减收近2万元。

由于受灾地域海拔高、坡度陡、生态脆弱,植被恢复异常缓慢,火烧迹地内3年寸草不生,3年后在人工干预下地表才勉强长出青草,30年后补种的树木才能成长为中幼林,林内才有松茸等菌种可供采摘。在场的乡领导痛心地说,一把山火烧出很多贫困户,给精准扶贫带来了新的难度。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然而,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走进过火森林,大片成材树木难逃厄运,烧焦的站杆、倒木横七竖八散落,烧死的野猪、鹿、猴等野生动物面目狰狞,仿佛进入了一个死气沉沉的恐怖世界;过火林木炭化为黑灰色,多年难以复绿,与周边的翠绿极不相称,仿佛在绿水青山美丽的面庞上留下了一道显眼的疤痕。

明火扑灭后,树木根系燃烧形成的地下火和烟点很难清理,常常要掘地数米用水才能浇灭,被烈火炙烤的山体土壤、岩石在冷热交互作用下变形松动,加之没有地表植被涵养呵护,遇风则形成“黑风暴”,遇雨则易引发泥石流,即使风和日丽的天气也常常出现局部垮塌或滚石滑落等地质灾害。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我们在恶古村火灾扑救现场临坡位置隐约可见一块约150平方米山体垮塌堆积的平台,据群众讲,这是1988年夏季雷击火燃烧后大雨引发山体滑坡淹埋几户人家形成的土台,当时有7人遇难,废墟就在平台土石下。尽管30年过去了,但至今山体的植被也没有完全恢复,每逢大雨仍有滚石滑落,山下的群众睡觉都不踏实。

恶古乡地处川西林区腹地,是人迹罕至的险远秘境,虽说达不到风景名胜的级别,但也风光旖旎,小桥流水的乡野村落镶嵌在绿水青山怀抱之中,尘封在雪域高原的康巴文化虔诚厚重。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随着旅游休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探险、观光“驴友”光顾这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原生、浓郁的瑰丽之地,可以预见它的“绿色卖点”将越来越畅销。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虽然今年春节在火场上饱尝了披星戴月、含辛茹苦、烟熏火燎的年味,但也真正读懂了“两山论”丰富内涵和深厚哲理,更加清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激发了森警官兵爱林护林的职业荣誉感。此刻,耳畔又响起那语重心长的嘱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我在火场的感悟:与经济损失相比,真正难以挽回的是生态损失

(图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