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財務自由到底有多難?圖/《絕命毒師》

究竟什麼是財務自由?

當一個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賺錢,他的被動收入超過了日常的開支,這種狀態便是財務自由,俗稱“躺著賺錢”。

那麼,到底多少錢才叫財務自由呢?

2000年左右,馮唐曾寫過一篇《掙多少錢算夠》,說“如果有了房子,再有一千萬現金,夠了”。

今天的他回憶起那篇文章,覺得說法還成立——舊衣服夠穿兩百年,樓下的煎餅吃一個月不帶重樣,房子一人十二平米夠用,出門地鐵共享單車隨處可達。

想到最後,馮唐也問自己,“我現在有財務自由了嗎?我摸了摸腦子、摸了摸心,我還是不確定,就像我不確定我是否有了其他自由一樣。”

與窮和焦慮感對應,財務自由和它所帶來的安全感都過於美麗,幾乎出現在了我們每個人的白日夢中。馮唐或許只是稍微“拋棄”了他的同齡人,進入是與否的實際思考階段,而對於我們來說連提及“財務自由”這四個字都覺得自己想太美了,同那一個億的小目標一樣遙不可及。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supreme的噴錢機,大概只有有錢人才能玩得暢快。

只要夠省,我們也有財務自由的可能!

——————————

究竟什麼是財務自由?

馮唐把這種狀態描述成,“沒必要再為稻粱謀了,如果自己樂意,乾點兒讓自己爽的事兒,這個事兒應該還能給你點兒收入,如果自己不樂意,那就待著,你就會有大把的時間。”

當一個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賺錢,他的被動收入超過了日常的開支,這種狀態便是財務自由,俗稱“躺著賺錢”。

有條公式能更清楚地解釋這種人人渴望的狀態: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花銷。無論你是出租房子也好,有善良的廣告爸爸每月定時賞賜也好,村裡分紅也好,只要這種躺著也能掙的錢,比你每月生活所需的1000元多出了一角一元,你便可以自豪地喊出,我財務自由啦!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大富翁,但他也曾當過窮光蛋。

所以馮唐還有句話說得沒錯,“財務自由在極大程度上其實和財務無關,還是和一個人的心智洞明不可避免地糾纏在一起。”所謂窮有窮的活法,只要夠省,我們也有財務自由的可能。

財務自由的美好之處在於,人不再需要用時間換錢,而用不完的錢反過頭來帶給他們旁人無法享受的自由。

換了時間和自由,錢還剩不少,既然沒必要為生活所迫去做那些不樂意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有條件的人自然可以去選擇做自己真正喜愛之事,可能是環遊世界,可能是投身公益,反正都離不開人生贏家制造的“詩與遠方”海市蜃樓。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託尼·史塔克告訴你什麼叫人生贏家。

但對於為了實現財務自由,需要“斤斤計較”,還得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省”這件事兒上的人來說,生活仍舊不易。

因為他們生怕一不小心突破了財務自由的臨界點,小心翼翼地活著,也沒有時間去享受自由的魅力,更別提進階變現,創造更多財富了。

所以,“躺著賺錢”還可以這樣解釋:當具備有穩定被動收入的前提,人們可以通過“躺”這個動作來保證,自己的生財道路雖未開源,但節流做得不錯。

躺,既符合人類長年不改的懶惰天性,讓人們可以在最舒適的狀態下,自然生長、衰老;甚至人們無需為無意義的工作忙碌起來,也不用強行凹出佛系慢生活,在以正常速度流逝的時間中,獲得真正的平靜。躺著賺錢,真好。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躺贏人生”,誰不想?

年輕人也就實現了菜場自由

——————————

1000萬當然也有可能財富自由,但是你滿足有房的前提了嗎?

去年年初胡潤研究院發佈《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稱一線城市的財富自由門檻到了2.9億,比2016年上漲50%,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房價的快速上漲和人民幣貶值”。有20%的受訪者表示,在財富自由之後,還是會選擇去購置房產。

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他或許也會給你同樣的答案。“如果給你一千萬,你會做什麼呀?”“買樓咯。”在北上深,一千萬還很可能會變成負數。

網上曾流傳過一幅按馬斯洛需求層次排序的“財務自由九大階段”。初級自由體現在菜場、飯店,高階的則是看病、房子和國籍自由。

具體來看,現在年輕人也就實現了菜場自由,不會像上一代人為兩條排骨跟小販爭執了。而到了衝擊第二層自由的時候,便有很多人擊退堂鼓了。畢竟天天下館子不到月底就會把自己吃窮,偶爾還得仰仗一下外賣平臺的滿減和花唄分期付款的接濟,才能熬到下次發工資。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中國人的半條命都用來買房了。

有意思的是,明明大多數人的收入都離房子自由還有這麼遠的距離,他們還是千方百計地從其他的自由中薅出供樓的空間來。一個新樓盤開售,又會有成百上千人加入下定金的生死戰。只要能搶到一套,多啃幾餐饅頭、多擠幾天地鐵又如何?日後房價再一漲,什麼飯店、旅遊、汽車、工作、學校……任何段位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要多自由有多自由。

連“白金卡隨便刷,巴黎鐵塔都可以買給你”的霸氣痴情公子道明寺落戶上海之後,也只能強行偽裝富二代,“每年只出去旅遊一次,打遊戲送你遊戲金幣還有財寶”。反觀一直保持著“貧窮女生”角色的杉菜竟然也在上海有房,隱形的富豪落實錘了。

由此可見,新版《流星花園》當真拍得十分真實!它深刻反映出了在房貸重壓下人們的消費降級,與擁有房產證後不卑不亢,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心理狀態。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有人吐槽新版《流星花園》土味十足,但是結合現實來看,編劇簡直是很“用心良苦”了。

何以解憂?幻想暴富

——————————

即便有房了,銀行存了1000萬,夠花嗎?

房價上漲,通貨膨脹,越來越不值錢的只能是錢。大家都是帶著躍躍欲試的心理潛入股市,轉眼成了“被割的傻X”,第二天還可能輪到自己這一家P2P倒閉,都只好哭去,窮啊。

活期理財4%的利率,不用工作一年也純賺40萬了。他們轉念又一想。按普爾家庭資產圖去計算,每年除去20%的意外、突發事件保障,32萬作為純生活消費,攤到每個月能用兩萬六。

這時,我不免想起兩年前曾刷爆朋友圈的兩篇微信文章,大概講的就是北京兩萬月薪指南與反指南。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月薪多少,你才不會月光?

幫大家回憶一下,兩年前得到許多人認可的北京兩萬月薪生活:偶爾做飯要記得擺盤,還要去固定的店買奶酪,假裝是藝術館的常客,最重要的是日常美拍,藉助小劑量魔幻的累積來製造魔幻主義現實。

實際上他們可能需要每天朝九晚七,週末開30萬左右的車子去逛奧特萊斯,買一些基本款用於社交和見客戶。為了孩子的進口奶粉和一年兩次的出國旅行,週末也許還得乾點兒私活。內心無比期盼著ABCD輪融資,一夜暴富,拿個一千萬。

然後……這個環好像出不去了。手攥千萬的人或許能憑藉本金換個一百來萬的車子,繼續過自己的“躺贏人生”,可一旦哪天想和上海道明寺那樣出國旅遊,換個地方躺了,錢估計也就花得差不多了。

說了這麼多,就問一句,區區1000萬,我有麼?

1000萬就財務自由了?就算有房可能也不夠

講真:你覺得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