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訓:擁軍永遠在路上

宿遷網訊(記者 朱薇薇 鍾巧)“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紀念館展示了抗日戰爭時期,彭雪楓、鄧子恢、張愛萍、江上青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淮北黨政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8月9日早上,記者趕到泗洪縣烈士陵園採訪泗洪縣烈士陵園管理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李雷訓時,他正在為前來參觀的遊客作講解。他說,最近來陵園接受紅色教育的群眾很多,遇到講解員接待不過來時,他就充當一回解說員。

當得知記者來意後,李雷訓謙虛地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都是些小事。今天的安排比較緊張,這邊接待完前來瞻仰烈士的遊客後,一會還要去老兵家慰問。”他告訴記者,父親是軍人,他從小就是在部隊大院裡生活。

1975年出生的李雷訓,從小就有當兵夢,然而,陰差陽錯,身材魁梧的他沒能如願去邊疆衛國,而是隨著父親轉業回到家鄉,成為泗洪縣烈士陵園的一名工作人員。20多年來,儘管工作崗位在變化,儘管擁軍的時間、任務、地點一次次不同,但是,李雷訓心繫軍人,為軍人、軍屬排憂解難,為國防事業添磚加瓦的情懷一直未變。

“作為縣民政局擁軍辦負責人,雙擁工作也是我的一項職責。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全面落實黨和政府的各項雙擁政策,盡我最大的努力,為軍人軍屬服務。”李雷訓介紹,日前,從省第十一屆雙擁模範城(縣、區)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泗洪縣再次被評為全省雙擁模範縣,這是泗洪縣連續第三次獲此殊榮。

為了普及愛國主義教育,李雷訓創新工作方法,提出“三模式”普及法。一是發揮烈士陵園的教育作用。每逢建軍節、國慶節、清明節,組織廣大幹群、官兵、學生到泗洪縣烈士陵園等國防教育基地開展祭掃活動,緬懷先烈,深植國防觀念。二是傳承紅色基因。充分開發利用烈士陵園的“紅色”旅遊功能,申請把泗洪縣烈士陵園、雪楓墓園、朱家崗烈士陵園納入全縣旅遊景點規劃,開闢了“紅色之旅”旅遊線路,加大推介力度,使得烈士陵園成為省內外聞名的旅遊景點。三是拓展烈士陵園公共功能,全天候免費開放,供廣大市民晨練、休閒,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泗洪大地是個英雄輩出的革命老區。為了加強國防教育基地建設,鞏固國防教育成果,李雷訓帶領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強革命烈士紀念館及烈士墓區的建設維護。他先後組織人員遠赴甘肅、寧夏等地,向當年參加朱家崗戰鬥的老戰士徵集史料文物,共徵集烈士遺物、領導題詞、名人書法作品390多件,收集整理各類圖片資料3000多份,並通過實物、照片、圖表、模型、繪畫等形式進行宣傳展示。2008年,泗洪縣烈士陵園進行散葬烈士墓集中改造時,李雷訓從設計、招標到施工全程參與,始終把精力“盯”在工程上,每天在施工現場參加烈士墓的施工,經常下坑仔細挖掘尋找烈士遺骨。此項慰烈工程的經驗做法在2009年被省民政廳推廣至全省,後來又被民政部推廣至全國。

2012年,泗洪縣烈士陵園成功創建為國家級國防教育基地。2010年,李雷訓被市民政局評為“全市民政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被市委、市政府、宿遷軍分區聯合授予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二連冠活動三等功”;2012年,在全省民政系統創先爭優活動中被評為“先進個人”;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宿遷市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2014年,被泗洪縣人民政府評為“泗洪縣勞動模範”;2015年,被宿遷市委評為全市“群眾身邊好黨員”;2018年,榮獲“宿遷市最美擁軍愛國者”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