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3D錄取通知書:「驚艷」新生的代價是否太大?

清华大学3D录取通知书:“惊艳”新生的代价是否太大?

清华大学3D录取通知书:“惊艳”新生的代价是否太大?

談經論政丨社會縱議丨文體娛教丨雜感隨筆

用一面看不見的網絡旗幟集聚思想大軍

清华大学3D录取通知书:“惊艳”新生的代价是否太大?

本期推薦

“最驚豔大學錄取通知書”

未免代價太大

文 | 維揚書生

這輩子最美好的禮物,經年歲月的我們,多想再收到一份,最驚豔大學錄取通知書。清華大學又火啦,憑一張錄取通知書,再次強勢霸屏。(7月28日澎湃新聞網)

又是一年錄取季,準大學生們陸陸續續受收到錄取通知書了。今年,不少高校在錄取通知書上做了不少功課,有“最書香氣”的,有“最穿越”的,有“最科技”的,有“最夢幻”的,有“最調皮”的。在網友曬出的各種錄取通知書中,清華大學設計獨到的3D效果通知書強勢霸屏,拔得頭籌。

但筆者想弱弱地問一句:一紙錄取通知書“驚豔到哭”,真的有價值嗎?

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是清華美院2018屆碩士畢業生管玉磊負責的團隊設計的。管玉磊說,這是他自己“長這麼大做過的最爽的設計,沒有之一”。為了一份通知書,一個專業團隊,研發歷時半年,實驗做了上百次,經過激光雕刻、裁剪、拼插組裝等步驟,才終於有了給18級新同學的這第一份禮物。看得出,管玉磊和他的設計團隊這回真的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

試問,清華大學為了給新生留下一個難忘的印象,花這麼大代價值得嗎?

浙江農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之所以被贊為“最科技”,是因為這不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紙,而是一張展現農林特色的名片,該通知書以毛竹為原材料,運用學校自主研發的刨切微薄竹技術製作並印刷而成,這項技術曾先後獲8項國家專利和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毫無疑問,製作這份通知書絕對很燒錢,因為通知書使用鑲夾無紡紗布的雙層刨切微薄竹,同時使用先進的熱壓、防腐、印刷等技術處理,從而確保通知書印刷時字跡更清晰,使用時更耐壓耐折,收藏保存時更容易。通知書還做了防腐處理,可以永久保存。

試問,把國家專利技術用在錄取通知書上是不是太奢侈了點兒?

也許有人說,製作“驚豔到哭”的通知書的高校,都是國內知名高校,你要說人家缺國際頂尖專家學者,這也許不假,但這些高校最不缺的就是錢。製作通知書燒兩個錢,跟他們一年動輒幾億甚至十幾億、幾十億的國家撥款比起來,簡直就像在牛身上拔幾根汗毛。拔幾根牛毛讓新生留下難忘印象,這樣的投入不是很值嗎?

事實上,國外許多世界頂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走的都是簡約樸素的道路,比如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都不把心思花在錄取通知書上。這些世界頂尖高校把錢花在科研上,花在項目上。因為錄取通知書,只要告知新生被錄取的專業、學制幾年、何時報到註冊等基本信息就行了,無需過多花裡胡哨的“裝飾”。

高校與其在錄取通知書上求新求異,不如把功夫花在內涵發展上,像陝西師大的做法就可圈可點。為了將給新生的見面禮製作得更有儀式感,該校12年來一直堅持請老教授、退休教師、校友代表用傳統書法一筆一劃為新生寫通知書,給每一位新生送上縷縷墨香,讓他們感受中華文化的無聲的浸潤。網友老熊說得好:“被自己心儀的高校錄取,這是一個人一輩子值得記住的事,錄取通知書設計得新穎別緻,無可厚非。但希望儘可能控制好成本,如果形成豪華的攀比就不好了。像陝西師大讓教師手寫通知書的做法就很不錯。”

說實話,像陝西師大的這份展示學校深厚文化底蘊且花錢不多的通知書,比起那些燒錢無數的通知書更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清华大学3D录取通知书:“惊艳”新生的代价是否太大?

<<賽事回顧>>>

-第三屆評論之星落幕 湖南師大王豔華奪冠-

-月度之星收官戰 鄭州大學胡晉瑜奪魁-

-“評論之星”激戰正酣 湖南師大王齊拔得頭籌-

-“月度之星”揭幕戰 浙師大胡夢佳摘冠-

<>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長按圖片 關注我們

紅網紅辣椒評論自2001年下半年開辦以來,堅持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廣泛反映草根階層訴求,力求用網絡傳遞理性聲音,是當今網絡評論中最有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原創基地之一,先後榮獲了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十四屆湖南新聞獎名牌欄目獎、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並四次被推薦為年度“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