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A股乃「穩預期」重要內容

8月9日,滬深兩市本週內再次大幅上揚,滬指從本週一的最低點2692點抬升到了最高點2800點以上,似有投資者對A股重拾信心之意。

在這次大漲的一天前,證監會召開會議提出把日前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六穩”要求貫徹到資本市場監管工作的各個方面,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擴大開放,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更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六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穩預期”,“穩預期”最終是要歸結到“信心”,而近期的股市持續上揚正是“信心”應有詮釋。如果不能有效穩住股市,不能有效穩住投資者的信心,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是十分巨大的。

如今,A股市場的投資者已經形成一個十分龐大的群體,並且這些人都是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及微觀運行充分關注的人。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上市公司已經達到3551家,總市值約50萬億元,佔到GDP的六成左右,投資者群體涉及到數億的家庭。如果他們沒有充足的信心,我們的“穩預期”就是失去了重要群眾基礎。

今年以來,我國的A股市場經歷了大幅度震盪,也產生了比較大的跌幅,帶來的影響是眾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深陷其中,這也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消費信心。畢竟持續擴大內需、擴大消費是我們今後帶動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方向。而且,股市的不穩造成企業融資渠道的缺失,有的上市公司股價被腰斬,市值成千億地蒸發,這種環境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利。

按照證監會要求,下一步將採取深化發行改革、推進併購重組,不斷完善並堅決實施退市制度,加大基礎性制度改革力度,推動公募參與養老賬戶試點,擴大對外開放,年內或推出滬倫通等諸多措施。這些都是當前“穩股市”的重要措施,但更重要的是當前要加大監管力度,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從而提振投資者對投資A股市場的信心。

事實上,證監會今年上半年嚴懲市場上興風作浪的違法主體,共做出行政處罰決定159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1%,罰沒款金額63.94億元,市場禁入20人。這個力度可謂空前。但在大數據已經為社會充分運用的情況下,監管部門還可以有更大作為。只要想做,努力做,市場上任何操縱股價的行為都會無所遁形,這一點在當前股市震盪的情況下,尤為重要。

證監會也表態今後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繼續加大稽查執法力度,提升監管科技化水平,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除了加強監管力度外,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切實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在當前情況下,“嚴進寬出”是可以考慮的選項。“嚴進”,就是嚴格IPO的標準,有的上市公司上市不久股價就被腰斬,市值損失了2000多億。這並不是單純股市整體下跌帶來的影響,更多是可能出自上市公司本身的因素。在這一點上,不能降低上市企業的准入門檻,並且要切實防範這些所謂“成功企業”帶來的潛在影響。

“寬出”方面無需贅言,包含對長生生物迅速進行ST處理及今年多家企業退市,就已經體現了“寬出”的政策指導:違規要退市、信息表露不真實要退市、業績達不到標準也要退市。此外,應該通過擴大開放,引入更多外資,讓以機構為主的外資進入A股市場,倒逼A股投資者機構化、成熟化。

股市一定程度上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A股現狀並未完全體現當前的經濟總體狀況,也就是未體現“基本面”。“穩股市”是“穩預期”的重要內容,如證監會所言,當前主要任務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擴大開放,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希望股市呈現一個健康、良性、穩健發展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