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黄叶病怎么治?

手机用户7015110658


严格来说,水稻没有黄叶病,只有其他原因导致的水稻叶片发黄,目前能引起水稻发黄的原因有不少,相信种植水稻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遇到过叶片发黄的情况,具体该怎么防治,要根据具体原因具体分析,下面小帮手说说常见的4点原因:

1、病害

叶片发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得病了,这是没错的,能引起水稻发黄的病害不止一种,比如细菌性基腐病、叶枯病、立枯病、苗瘟等,感染后,都有可能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针对病害问题,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不过一旦发病后,及时用药防治,具体可用药剂,由于病害不同,所选择药剂也会有差别,根据当地病情的严重程度,购买杀菌剂(由于药剂过多,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有问题的朋友,可在底部留言)。

2、缺素

缺氮、缺钾、缺锌等,田间都有可能出现发黄的情况,缺素原因也是毕竟常见的一种,有可能底肥施用不足,或追肥过晚,这种情况下,尽快补充肥料,除了追施氮磷钾外,一些中微量元素,可叶片喷施叶面肥补充。

3、肥害或药害

肥害的话,一般有2种原因,一是撒施不当,二是用量过大;药害的话,就是除草剂问题,比如选择除草剂不对、过量、用药时期等等,肥害和药害造成的叶片发黄,一般会伴随着干尖的情况,随后叶片看着有烧焦症状,这种情况下,先换水,随后喷施叶面肥进行缓解,如果受害特别严重,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4、虫害

稻田一些常见的害虫,比如稻蓟马,也会引起水稻发黄的情况,这种也好判断,观察一些发黄的叶片,看上面有没有蓟马即可,如果有,及时打药防治,可用药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如果发生严重,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间隔十天半月,可多次防治。

以上4种是常见的导致水稻叶片发黄的情况,当田间水稻出现发黄时,先判断原因,再对症治疗,当然,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这里就不过多讲解了,如果你有其他看法,可在下面评论处留言,一起探讨学习。


农民的小帮手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让每一位农民朋友成为一名文化人!

稻麦巴巴: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科普知识,解决实质性难题。

水稻黄叶病怎么治?

没有听说有水稻黄叶病的?你说是水稻叶片发黄吧,还有没有其他症状?田间发生多不多?现在水稻什么生育期了?

水稻叶片发黄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引起:

比如氮肥不足,或水稻植株毒害,根系不好,施肥或施药不当,或病虫害影响或脱肥早衰等都会导致引起,具体你要结合田间实际排查针对性解决。

哪些情况可造成水稻叶片发黄?

、缺氮引起。

田间发生比较普遍,从老叶的叶尖开始发黄,后逐渐由下延至心叶,最后全株成黄绿色。严重时叶尖、叶缘枯黄,秧苗生长缓慢,远看秧苗一片黄色。要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

二、肥害或药害引起。

肥料选用不当或使用量大或农药施用不当或重喷等也会引起中毒发黄,导致成块成片叶片变黄,有时黄叶上有焦灼斑。

药害严重时,叶片出现退绿或黄化斑点,或焦灼失水枯萎、有时甚至全株枯死。

发生初期田中可立即灌深水,并换水2-3次,或向稻株喷洒清水等,在叶面喷施碧护或芸苔素加美洲星或海藻酸等可缓解减轻药害程度。

结合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利快速恢复正常。

三、植株中毒发黄。

冷水田或淤泥田,或栽插过深,或田间水层较深,或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等,常常会造成水稻毒害影响。

还原性气体及硫化氢中毒,根系发黑,有时土壤有臭鸡蛋味,白根少而细;基部老叶黄褐色,叶尖枯焦,严重时老叶枯死,仅剩上部1—2片绿色新叶。

有机酸中毒,根系萎缩,表皮脱落,新根少,叶色发黄,有时产生萎缩现象。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而死。

中毒性发黄的田块也要立即排水晒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复水时追施氮磷钾速效肥料,能快速恢复生长。有机酸过多的田块,还要施用生石灰或土壤改良剂等以中和土壤酸性。

四、病害侵染引起。

开始多为局部发生,随后会蔓延为害。

1、苗瘟。

多3叶期以前发生,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现黄褐色或淡红色,严重时叶片蜷缩,病苗枯死。

及时喷施稻瘟灵或富士一号或稻瘟酰胺等防治。

2、立枯病。

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茎基软腐,易拔断,全株黄褐枯死。

注意加强温度管理,初期喷施甲霜福或瑞苗清等加美洲星或昂立邦防治。

3、白叶枯病。

一般先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上,有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扩展成斑条,呈灰白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常有黄褐色的“菌脓”。

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后沿叶脉形成淡黄色狭长斑,油渍状半透明,湿度大有菌脓溢出,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融合,叶片红褐色枯死。

5、细菌性基腐病危害。

心叶凋萎卷缩,有的已经变黄枯死,像钻心虫危害造成的枯心苗,但茎秆无蛀孔,茎基部常发黑腐烂,有恶臭味,茎节变硬变脆,易折断。

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及细菌性茎基腐病都是细菌性病害,发生初期可以及时喷施噻菌铜或噻森铜或氯溴异氰尿酸等防治控制。

6、干尖线虫病。

叶尖上部干缩枯死,呈黄白色或黄褐色,并扭曲成纸捻状。

关键是播种前选用无病种子,或选用浸种灵或杀螟松浸种防治最佳,发生后喷药防治效果差。

7、水稻黄萎病。

植株矮缩,叶小,分蘖丛生,不花叶,叶片叶鞘黄化,严重时植株枯死。

8、水稻橙叶病。

下部叶片叶尖先黄化,然后向下扩展全叶黄化,并向上蔓延导致全株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分蘖少,新根少,叶片短小直,分蘖后发病易植株枯死。

9、黄矮病。

从顶叶及其下一叶的叶尖往下发黄。病株显著矮缩,不分蘖,根系少短;病叶平展,甚至下垂;严重时植株枯死。

黄矮病、黄萎病、橙叶柄都是叶蝉传毒为害引起,注意平时防治好叶蝉,可以有效预防发生。

田间发生及时拔除销毁,喷施异丙威加阿泰灵或宁南霉素加碧护防治。

9、霜霉病。

植株矮缩,叶片退绿花叶状,斑点黄白色,有时心叶黄化扭曲,严重全株黄化枯死。

发生初期及时喷施甲霜灵锰锌或霜脲锰锌或霜霉威等防治。

10、水稻条纹叶枯病。

心叶发病,沿叶脉断续黄绿色或黄白色条斑,病斑增大,病叶一半或大半会黄白色,其它仍退绿条纹,植株矮化不明显,分蘖少,高杆品种会呈纸捻状弯曲下垂,严重时植株枯死。

11、灰飞虱带毒传播为害引起。

注意平时防治好灰飞虱,尤其秧田要防治好,田间发生后及时喷施病毒灵或阿泰灵加碧护或芸苔素加噻虫嗪或氟啶虫胺腈等防治。

关于【水稻黄叶病怎么治?】就讲解到这,若有不足或其他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说明,看到后会及时回复。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让每一位农民朋友成为一名文化人!

稻麦巴巴: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科普知识,解决实质性难题。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首发,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水稻资讯。


稻麦巴巴


水稻黄叶病,又称黄矮病,在我国南方稻区放生比较严重。这种病害的发生是由于水稻黄叶病毒寄生引起的。水稻感染黄叶病毒后,多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黄化特征,黄绿色病斑由叶尖逐渐向中下部发展,病叶逐渐枯黄,与水稻茎秆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

要想找到水稻黄叶病的防治方法,就必须搞清楚黄叶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一般来说,水稻黄叶病主要是通过二点黑尾叶蝉和黑尾叶蝉来进行传播的,前者多出现在华南稻区,后者在长江流域分布相对较多。当孵化的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在病株上获得病毒后,虽不能通过卵生传播给下一代,但却可终身带毒。当携带病原体的黑尾叶蝉或者二点黑尾叶蝉越冬后即可成为第二年的病毒源。因此,水稻黄叶病主要发生时期就在苗期和分蘖期,且晚稻的黄叶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常常要高于早稻。

那么怎么来防治水稻的黄叶病呢?早稻的发病相对较低,对于晚稻也可以借鉴,根据茬口安排,抢农时,尤其是在黄叶病比较严重的区域,尽量提早播种定植晚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黄叶病的发生。同时,要选择抗病性品种,尽量减少单季稻与双季稻的混种混栽,以防黄叶病毒蔓延。除此之外,还需加强田间的药剂防治。通过黄叶病的传统途径与发病原因分析可知,防治黄叶病重点在防虫治虫,用吡虫啉、异丙威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结合人工清理围埂杂草和网捕等手段效果更佳。


水土博士


引起水稻叶尖变黄有三个因素。一是水稻分蘖末期饿至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有机物质积累关键适期,而今年在这时段的7月21日至8月20日的31天时间内,雨日25天,光照仅62.93小时,光照时间仅占历年同期243.35小时的25.8%,为1950年以来雨日最多年和日照最少年。由于光合作用的减少,影响了水稻有机质合成,水稻孕穗期由于也不原有的有机物质一部分疏松到穗部后,水稻叶片由于缺少了有机物质,使水稻夜间变黄。二是由于长时间降雨,田间土壤通气下降,水稻白根比例下降,根系吸收的矿物质能力收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和i钾肥吸收量的减少,使夜间变黄。三是局部地区由于在病虫防治时,用水量少,药液浓度过高,造成局部叶尖药害后变黄。预计随着天气正常,抽穗后,在穗和叶片同时光合作用下,部分叶尖将恢复绿色。

采取措施:

1.开好丰产沟,做到排灌畅通。

2.注意湿润灌溉,即一次灌水后2.3天自然落干,过两天再上薪水,保证稻田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养好水稻根系。

3.结合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每亩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清水50公斤喷雾。


上海12316三农热线


您好,水稻黄叶病防治方法如下,仅供参考

1、加强农业防治,尽量减少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切断介体昆虫辗转为害。深翻地,减少越冬寄主和越立虫源。合理布局,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减少介体迁移传病。早播要种植抗病品种。收获时要背向割稻。

2、选用抗病良种 如白壳矮、博罗矮、IR29、溪南矮、木泉等。

3、治虫防病,把介体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早稻在冬代叶蝉迁飞前移栽。在越冬代叶蝉迁移期和稻田一代若虫盛孵期进行防治。双季稻区在早稻大量收割期至叶蝉迁飞高峰前后防治。晚稻秧田,从真叶开始注意防治,结合网捕。晚稻连作田初期加强防治,间隔3-5天一次。单双季稻混栽对早稻要加强防治。晚稻早栽早期也要加强防虫。使用药剂参见水稻矮缩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