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馬術在一定形式上與武術相類似,有很多門類和派別,但目標都是通過科學的學習與訓練,使騎乘時得到更好的鍛鍊和體驗。

書本上的標準動作,馬術初學者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但有些什麼好方法能細化練習,為初學者們把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分解、細化,從而進行“精巧化”的練習呢?

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圖一:無凳上馬的一個動作節點

01 個別技巧

上圖,老師左腳伸直踩在馬蹬上,當然,僅憑這個動作節點是不可能上馬的。對於初學者或者從來沒上過馬的人來說,要從地面登上馬背是很困難的,這種方法在左腳踩伸在馬蹬上後(如圖一),慢慢的轉動身體,呈正常上馬動作(如圖二),在教練助力或者右腿彈起全身協力,完成上馬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馬匹都能採用這種方法,只有在馬匹能接受這種動作的情況下,才可以做這個動作。它是給剛開始學習而不想使用凳子的學員提供的一種上馬方法。

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圖二:由圖一轉動身體後形成的正常上馬動作

02 細節研究

騎馬時,腳掌前三分之一處踏馬蹬,上馬時,腳尖不能直頂馬肚,這些大家都知道。腳尖不能直頂馬肚,只是起到不影響馬匹的作用。

更科學的做法是:腳尖前斜放置在馬前腿與馬肚子結合部的缺口處(相當於人的胳肢窩),這樣腳尖不僅不會頂到馬肚子,如果馬匹想移動,還能卡住馬匹關節活動的範圍,能有效控制馬匹移動,從而保證安全上馬。

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圖三:腳尖“卡住”馬匹“胳肢窩”

03 常規利用

常規利用通常是利用什麼呢?比如上馬時,騎手們通常是左手拉握前鞍橋借力上馬。

更安全是方法是:左手控制好韁繩的同時握住馬鬃,因為上馬時手可能會從鞍橋上滑下、鞍具也有可能滑動。但騎手握住馬鬃,馬的肩和脖子不會突然掉下來,所以這是安全上馬的一種方法。

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圖四:左手握拉馬鬃上馬

04 合理探索

說到合理探索,需要講的就太多了,但今天只講上馬。在上馬時,除了利用和控制好馬匹自身條件外,還要利用好裝具的特性。大部分騎手為了避免右腿翻跨馬背時碰到馬匹後驅而引起馬匹移動,經常會把腿抬的很高。腿抬高當然是避免了碰到馬匹後驅,但在晃動的馬背上,腿抬高了很容易引起重心不穩。

合理的探索是:在翻跨馬背時,右腳後跟向臀部收,右膝蓋靠著鞍子的邊緣上升下滑,做畫半圓動作,直至翻跨馬背後,右腳踏上馬蹬,坐平騎穩。

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圖五:右膝蓋靠著鞍子的邊緣翻跨馬背

05 知識闡述

這些方法,對於初學者或業餘愛好者是有很大幫助的。如果跟書本來嚴格對照,可能於書本中的標準知識有不及之處。但現實教學中,書本里講的知識,又恰恰是初學者、業餘愛好者想做做不到的。初學的他們沒有強大的肌肉體能、沒有豐富的受訓經驗、沒有完整的知識總結,在這些原因下,他們很難完成書本上的標準動作。初學者在跟教練溝通後,可採用本文中的方法進行基礎練習,待技術沉澱,會發現自己離書本上的標準動作更進了一步。

馬術跟武術一樣,要有自己的“套路”

圖六:反覆感受重心分佈,有助於上馬練習

06 老師理解

馬術在一定形式上與武術相類似,有很多門類和派別,但目標都是通過科學的學習與訓練,使騎乘時得到更好的鍛鍊和體驗。目前,國內馬術仍處在發展階段,對一些馬術理念上的理解還存在差距,有些文字、圖片上的訓練方法,有時候會因理解不透、操作不當,而造成誤解傳播。

為什麼從書本知識變為學員本身能力的過程中需要老師、教練?就是因為學員在理解不透、探索無方的時候,老師、教練用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作為“橋樑”,讓學員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訓練,最終達到標準和科學的動作。馬術訓練中,必須要有老師、教練的正確指導、反覆糾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走好馬術之路。(編輯/馬術在線 圖文/桃源馬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