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到下半年了,你还要混日子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7月,回顾2018年已经走过的一半里程,你心中是否有生成一张关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年中总结报告呢?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试问在职场上,什么才是对职场人的最高评价,我想除了专业,还应该有“不混日子”。

你80后,大学毕业后,工作10年了,月薪7K到8K,偶尔请假,没有强烈的上进心,你并不觉得羞愧,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这样活着。

在公司混日子的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世界正在加速惩罚混日子的人,你虽然优秀,每天却做着差不多的工作,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安享于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没有主动成长的意识,当更优秀的人到来,你随时可能被取代。

2018到下半年了,你还要混日子吗?

所以真正拖垮你的根本不是死工资,而是你一直混日子的心态,想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成为特立独行、牛逼哄哄的人,就必须跳脱出这种现状,而那些走得远的人,往往都具备这几种意识。

1.你的被动,正在淘汰你

最近听了一段引发深思的话,出自音频节目《好好说话2》。

马东说他亲自把关公司所有面试的最终环节。在面试新员工和实习生时,他经常会问:一份西红柿炒蛋该怎么做?

我当场发懵,按下暂停,戏精上身,演了一出,换作是我,该如何作答呢?

无厘头的题目后,肯定埋着玄机,我怀着几种猜测继续往下听。

应聘者凡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会做的,还是结结巴巴报流水账似的,都没过马东这一关。

其中一个应届小伙子的回答是这样:

“马老师您这问题真有意思,我猜您应该不会真想考验我的厨艺吧,我厨艺不行,但我对如何调出一杯好的鸡尾酒倒是颇有心得,我和您说说?”

这就是打动马东的满分回答。

2018到下半年了,你还要混日子吗?

因为小伙子看懂了马东的提问诉求,一个内容公司当然不是真的在招厨师,而是想考察对方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抗压能力。

马东欣赏小伙子遇到奇葩题目后没有有一说一,而是想深一步,反客为主,把被动化为主动,把劣势变成优势,翻盘面试的走向。

这个小伙子的回答我反复听了几遍,越听越妙。

先把马东占据主动权的局面打破,再展开一段平等的互动对话,最后以勾起马东好奇心的方式,掌握了主动权。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也有类似情节:

刚毕业的安妮去面试时尚女魔头米兰达的助理时,场面被动到难堪。她没看过米兰达公司出品的杂志,直到面试当天才知道米兰达,对时尚既没追求也没见解。

2018到下半年了,你还要混日子吗?

安妮化被动为主动,总共分了2步:

1. 介绍自己的长处,比如自己曾是西北日报的主编,获得全国大学记者竞赛的第一名,揭露了校工团的不法剥削。

2. 面对米兰达的不为所动,豁出去说“在你看来我不适合这里,不够苗条漂亮,不懂时尚,但我很聪明,学得很快”。

结果争取到米兰达助理的职位。

在面试那么短的时间内,安妮从完全不占优势,马上意识到自己与米兰达要招的人之间的差距,介绍自己的长处,突出自己的不同,用聪明和勇气,把一度很被动的场面,赢得一些主动分。

化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性,不只存在于电影中,在现实中也成为很多企业看重的素质。现在用人,喜欢的是在专业领域有见解,敢于表达且做事主动的人。

一个有追求、有野心的人,从不等着机会主动降临,他们喜欢通过主动思考、主动解决、主动争取换来的。

而一直被动下去,哪天被淘汰了都不知道。

2.打造斜杠能力,随时拥有人生下半场的惊喜

今年在俄罗斯世界杯首轮上,冰岛1-1逼平阿根廷,冰岛守门员哈尔多松因扑出梅西点球,震惊了所有球迷。

更令人震惊的是,网友随后发现,这位传奇的冰岛门将,2014年才正式成为一名职业球员。他此前是一名导演,为冰岛拍摄过可口可乐世界杯的广告。

2018到下半年了,你还要混日子吗?

不仅是门将,冰岛队主教练的另一份工作,也是牙医,队长之前是手球运动员。

甚至它的后卫,都是位盐厂工人。

网络段子说,冰岛队就是“厨子传给司机,司机传给木匠,木匠进球了。场边的牙医笑了”。

这虽然是调侃,但是它应验的还是那个常识:走得最远的人,往往都是斜杠青年。

当你总是拥有多种能力,始终追求改变,你就不会呆在原地,就能够选择与谁同行,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优秀的人,从来都不安分。真正厉害的人,一生都在“出轨”。

出轨,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说,不管在什么环境,你都不要得过且过,持续学习新技能。当你拥有多种能力和身份,就算命运让你躺到阴沟,你也能重新仰望到星空。就像冰岛队一样,随时拥有上半场的惊喜。

3.有六成把握,你就果断去做

朋友M四年前离开摩根士丹利,加入麦肯锡。这两家公司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门当户对的,但是事实是,尽管无关乎好与不好,这两家公司其实区别特别大。

摩根士丹利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受到各种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内部的风控日趋收紧,纽约总部集权严重,香港也特别喜欢刷存在感,凡事都得层层汇报,尤其是和钱相关的更是敏感,整个公司的风格都偏保守和谨慎。

而麦肯锡作为一家合伙人公司,在法律和核心价值观的框架内,大家都特别主动、灵活以及自由,公司对员工都充满信任。

朋友M到公司的第一周,就收到了一个招聘的小朋友到美国出差两周的申请。对于刚从摩根出来的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到老板,也就是当时大中华区的大内总管,问他是否可以批。

结果老板看了一下,对他只说了两句话,一,可以,二,以后有这种事情你自己判断,因为这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工作。

还有就是在方案细化的过程中,朋友M还是习惯性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他老板去请示和汇报,两三次之后老板对他说了一句话:Here at McKinsey, do it as you see fit, do not ask for permission,ask for forgiveness.

翻译过来就是:在麦肯锡,你认为是对的事情,马上放手就去做!不要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到处找人去批准,应该等到你做错了才找人去原谅你。

后来又听说了那句著名的Make Your Own McKinsey(Do not ask for permission, ask for forgiveness.)“认为是对的就马上去做,错了再求别人原谅你”的这种看似有点无赖,实际上有大智慧的自我驱动性,难道不应该是我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也同样适用,应该一直恪守的黄金规则吗?

尤其是在职场打拼的朋友们,更加应该摆脱各种束缚和藩篱,勇敢地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虽然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但并不是只要你做好了充分准备,机会就一定会光临。当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机会还没有光临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去创造机会。

写到这里,突然有些感慨,我们辛辛苦苦去工作,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实现理想,如果什么都没得到,却在混日子,那么太可惜了。

能够心安理得混日子的人,当然也有,但那是在职场早已打下江山的人,他们功成名就。你还年轻,还没有资格。你的人生,还可以再努力争取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